分享

野百合也有春天

 AlanZhu1978 2021-07-02
今天听的还是有关春天的歌。看到预告明天上午要召开脱贫攻坚总结大会,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关于十八洞村——也就是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的地方——脱贫故事的,第一集就叫《野百合也有春天》。


这个歌名现在可能比歌曲本身用得更广泛了。在许多逆境中逆袭的场合都会用这七个字来感慨。这自然也是歌曲原意更高的升华,不过还不算重新解读。

这首歌本来是一部叫做《野雀高飞》的电影的插曲。这部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讲述的几个不被看好的小姑娘成为运动场上胜利者的故事。作为插曲自然是映衬了这个主题的,词曲正是当时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掀起台湾流行音风暴的罗大佑。

罗大佑还是一贯地用他词曲贴合、旋律优美的风格,特别是一些流畅的长句用得恰到好处。当然也是烘托电影的励志故事,歌曲还是正面昂扬的,野百合虽然只能在山谷夹缝里生长,但依然有着向上、向爱、向善、向美的心,依然期盼春光的照耀,依然拥有绽放的权利。

我爱你想你念你怨你深情永不变
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
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记得袁枚的一首小诗《苔》,曾被乡村教师改编成歌,激励山里的孩子刻苦努力,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其实“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说的也正是“野百合也有春天”的志气。


其实这部《野雀高飞》还有一首同名电影主题曲,也是罗大佑的词曲,也是潘越云的演唱,但却在当时被认为与时局不符,只在专辑的首版磁带和一张电影歌曲选辑中收录过,后来就没再出现,成为了珍稀藏品。好在80年代内陆有个红极一时的扒带歌手,叫做黄文君,她竟然曾经翻唱过这首歌,这也成了网上能听到这首歌的唯一渠道了。

其实这首《野雀高飞》和《野百合也有春天》堪称姐妹篇了,歌词意境很类似。

再说到原唱潘越云,也是那几年台湾流行音乐浓郁文艺性的代表人物了。刚从民歌时期走来,许多流行歌曲还有现代诗的痕迹,还多歌的作词本来就是诗人。那时候潘越云就演绎了许多这类型的歌曲,也使之成为这个过渡时期的最优秀的歌手,不需要加之一。1993年评选的台湾百佳唱片,潘越云的个人专辑独占五张,还有一张她和齐豫合作的三毛作品《回声》,以及一张以她主唱的《桂花巷》电影原声带,这样的占比也代表了她在歌坛的地位。

这张《天天天蓝》排位最高,第四名。前三名分别是罗大佑、苏芮、齐豫的作品。

只是到了90年代,潘的风格延续有些乏力,转型也不太成功,到后来更是遇人不淑导致一些私人的负面消息让她困扰不堪。像我90年代初才开始关注,一开始就只是知道她的一首名曲《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89年的作品,也入选了台湾百佳唱片。




后来也听到她以前的这些经典作品,但和90年代那些流行性极强的抓耳洗脑歌相比,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了。也有《最爱》《几度夕阳红》《谢谢你曾爱过我》等等个人钟爱的单曲。当然潘越云的佳作远不仅于此。更多其他作品在静下来的时候整张专辑听起,会更加触动心弦。

就像这首《野百合也有春天》,其实我第一次听,还是在孟庭苇的那张经典民歌翻唱专辑《纯真年代》里。那时候觉得这些纯真的民歌就是属于孟庭苇的,后来才知道每首歌的来历。


收录这首《野百合也有春天》的《胭脂北投》已经是潘越云第三张专辑了。前面的《再见别离》《天天天蓝》就已经奠定了潘越云歌坛地位,特别是后者让她获得了在当时骄人的销售纪录,以及许多硬核奖项。虽然《野百合也有春天》是罗大佑和她的第一次合作,也是她这时期作品里至今最为传唱的,但要像某些公众号说成这是潘的成名曲,那就说明对“成名”这个词有误解了。

罗大佑后来和潘越云的几次合作,也都是互相成就的经典:《无言的歌》《爱的箴言》《痴痴的等》。




除了孟庭苇,《野百合也有春天》也一直被歌手选来重新演绎。还有粤语版和英语版的翻唱。

邝美人的这首《寂寞的风》唱的就是个人小格局了,但也很动听。

她还翻过罗大佑写给潘越云的另一首《痴痴的等》。

罗大佑的红颜知己张艾嘉则翻唱了另一个粤语版本。

和潘越云一起酒吧驻唱出道的好友苏芮还唱过这首歌的英文版。

而国语原版的翻唱就更多了,就只是给出原作者的演绎吧,最大的改动就是把副歌提前到开始,直抒胸臆,先声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