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西游记》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

 紫薇院 2021-07-02
南怀瑾,“《西游记》真是写得好,全部修道功夫的道理都在里面了。第八回的偈子,试扣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天下学佛修行,各种信仰,年轻出家修道,到头发白了,得了个什么,往往到头虚老。

年纪轻轻,万事不管跑来修道,以为打坐啊,听呼吸啊,或者是参话头就是修道了,都是积雪为粮,磨砖作镜,误了几多年少。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便见龙华三宝。

春天的境界回转来了,生机活泼,那时节识破源头,才明心见性了。”

读书,如果只是读一遍就完了,那叫自游记。

读书要有好习惯,要为了有所得而读,好的句子,可以把它记下来,读书就不是白读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指人的心,白龙马代表意气,猪八戒当然是人的欲望,沙僧是没有主见的无明众生。

唐僧虽然看起来老老实实,甚至有些笨和呆,但他是真正的善人和好人,虽然遇到那么多的妖魔鬼怪,由于他的诚意正心,所以他能够取得真经。

孙悟空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人的意识思想什么也不怕,哪里都可以去,就像孙悟空上天入地,还能到阴间消了自己的生死,到海底夺了定海神针。

孙悟空的师傅是须菩提,猴子学东西很快,很聪明,但是不守规矩,所以师父就把他赶走了。

悟空,就是要告诉读者们,思想念头生灭无常,抓不住,像水中捞月,所以不能也不必执着。

唐僧代表人的本心,所以不管怎么折腾,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本心的达成。

猪八戒叫悟能,悟道了,对于人间色欲的执着,就可以转化为修道的能量。

沙和尚叫悟净,他一直挑着重担,世人背着五欲六尘,负重不堪,如果能悟,就清净了。

《西游记》里面有个无底洞,孙悟空也拿它没办法,这个无底洞就代表了我们的食欲。

为了这个身体,必须每天不停的填入食物,人活着就不能停止,所以出家僧人要求过午不食,也是一种修行之门。

#修行# #国学# #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