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侃侃102:中国的新首都—上海

 汕头能率 2021-07-02

北京作为都城,开始于西周的封国燕国,那时候叫蓟城。但无论西周还是春秋战国,燕国都是边缘角色,燕国留名后世主要是因为“荆轲刺秦王”的主角荆轲是燕国聘请的。北京成为帝国的都城,开始于辽帝国(916-1125),是辽帝国的南京,陪都之一。辽帝国被金帝国消灭后,北京又成为了金帝国的中都,首次成为首都。辽金实行的都是“五都制”,有东、西、南、上、中五座京城(都城),灵感来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金帝国被元帝国灭亡后,北京摇身一变为元帝国的大都,拉开了北京作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序幕。此后,明、清乃至共和国,相继定都北京。

综上来看,第一,元朝开始,北京蝉联首都的位置,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第二,以北京为都城的五个古代帝国中,竟有三个是发家于东北的,分别是辽、金和清。这意味着,北京登上帝国都城的舞台与东北密切相关。

自隋唐以来,东北(关外)逐渐取代蒙古高原,成为了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患来源地。而且,来自东北的势力,对中原的威胁远超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横行草原,但是深入中原农耕文明地区之后,战斗力就大不如前了。游牧民族的人口数量太少,进入中原占据大片土地,需要不断的分兵把守,分兵几次之后就没有多少机动部队了。这时候中原王朝的大军杀过来,游牧民族只能赶紧“细软跑”了。

图片

东北矿产资源分布图

但是来自东北的势力就不同了,东北坐拥辽河冲击平原,有充足的水源和大块的平原承载人口,提供兵源。东北还有丰富的铁矿,用来生产制造大量兵器。最可怕是,东北勾结蒙古高原,即满蒙联合,与中原王朝抗衡。兵多粮广,武器先进,还有充足的战马,就可以组建规模庞大的重装骑兵部队,即古代的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一旦杀入平原地形为主的关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自西周以来,中原王朝就一直在同化东北(辽东),可是效果并不怎么好。其一,东北板块孤悬一隅,相对封闭,很容易滋生分离倾向。其二,东北板块物产丰富,能够关起门来单干,并不仰赖关内的商品。其三,东北板块也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枢纽,无法通过经济利益绑定。地理地形的原因,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贸易,主要走海路。走东北属于绕道,距离长成本高,而且还要不断的穿越山地,更加推高了成本。

图片

唐朝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交通地图

为了控制东北板块,北京作为内陆连接东北的枢纽,同时兼顾蒙古高原,地位开始直线上升。隋帝国时期,隋炀帝坐镇北京(涿郡),展开对高丽的战争,这也是京杭大运河要挖到北京的主要原因之一。唐帝国时期,最大的藩镇范阳节度使就驻扎北京(范阳)。到了辽帝国,北京开始升格为都城之一(陪都)。到了金帝国,升格为帝国首都。元帝国开始,更是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了。

从内陆连接东北方面看,天津要优于北京,比如京杭运河就经过天津,京哈铁路也经过天津,为什么天津落选了呢?其一,北京可以兼顾蒙古高原,中原王朝最担心的就是满蒙联合。其二,古人建造城池的标准是“依山傍水”,傍水即靠近河流,丰富的水源满足城市大量人口的饮用水需求,同时又提供了低成本的交通方式水运;依山即靠近山脉,地势较高,有利于防范水患,包括自然形成的洪涝灾害和人为制造的放水淹城。天津没有山,水却非常多,海河的主要支流都是在天津汇入海河,雨季来临,天津很容易变成“泽国”。

图片

为了治理海河水患,共和国成立后,开挖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和潮白新河等多条入海通道,作为海河主要支流漳河、卫河、子牙河(滹沱河是子牙河的支流)、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入海通道,分担了海河的压力。当然,有一利也有一弊,这些新入海河道的开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海河的航运。这几年,天津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激活海河流域的水运以及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的通航,天津作为海河出海口与海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将受益无穷。天津,顾名思义,天子的渡口,引申为首都的港口,没有水运,岂不是失去了灵魂?

到了现代,东北已经是汉人占据绝对主导,似乎已不再是外患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中国地大人多,国民凝聚力又异常强悍,难以分化瓦解,分而治之。因此,想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在中国周边寻找一块经济承载力比较高,进出中国也比较方便的板块,作为基地,步步为营,蚕食中国。哪些地方可以充当征服中国的基地呢?其一是朝鲜半岛,其二是越南(红河平原),其三是外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而朝鲜半岛和外东北都直接接壤中国东北。而且,越南接壤是中国的岭南板块(广西、广东),岭南被重重山脉包围,不太适合机械化部队推进。

图片

北京与国防

所以,无论是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陆权势力(包括沙俄、苏联和俄罗斯),还是来自亚欧大陆边缘的海权势力(包括英国、日本和美国),占领中国的方案是惊人的一致,都是“欲征服中国,先占领东北”。区别是陆权势力是从外东北进入东北,海权势力是从朝鲜半岛进入东北。近代以来围绕东北的战争,本质上都是争夺征服中国的主导权。犹太人在东北建国的河豚鱼计划,可以看做是为海权势力进入东北征服中国所作的“前期铺垫”。而且,东北水源充足,人口众多,还富含铁矿煤矿,是天然的军事工业基地。

因此,中国的国防重心,仍然在东北。直接定都东北不可行,东北偏僻,与内陆的联系不太方便,不利于控制全国。而且,一旦苏联从蒙古方向杀入华北,直扑京津,那么东北与内陆的联系也就随之中断了。此外,中国还需要防范苏联从中亚方向杀向新疆,前些日子全线通车的京新高速公路(G7),就是北京直连新疆的战备公路。现代的中国,还是需要防范“满蒙联合”。定都北京,是“天子守国门”,共和国也不例外。

什么时候中国就不需要“天子守国门”了?第一,海权势力退出东亚和东南亚,中国整合亚太,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变成中国的海洋屏障,西太平洋成为中国势力范围。第二,陆权势力退出西伯利亚和中亚。退出西伯利亚需要俄罗斯“二次解体”,退出中亚需要欧盟实质上“解体”。在第一和第二同时达成之前,中国的首都仍然要放在北京。从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描述来看,这似乎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第一和第二同时达成之后,世界上不再有具备威胁中国本土能力的国家势力,下一步中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选项一,是恢复朝贡体系,中国并不寻求征服全世界,兼并其它国家,只需要它国支持自由贸易,不危害世界和平即可,这是中国的“主流意见”。作为地表最强陆军,亚欧大陆上出现的问题自然不在话下。中国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美洲、非洲等不在中国陆军直接辐射范围内的偏远地区,介入这些地区需要强大的海军。此时,中国的首都可以迁到上海,直接掌控海军;上海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承载力完全不需要考虑。至于辐射全国方面,上海已经建成了通向全国的铁路网络,也不需要担心。

选项二,就是征服全世界,世界的主体是亚欧大陆,亚欧大陆的中原是中亚,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要经略中亚,自然离不开新疆。早在百年前,“谋大洲则定都伊犁(新疆)”的思想就诞生了,而且得到了很多大佬的认同。定都新疆是定都长安的2.0版本,汉唐定都长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安(西安)是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便于经略西域,争夺亚欧大陆霸权。不过,定都新疆需要先完成北水南调工程,改造陕西、内蒙、甘肃和新疆等西北地区,作为京畿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加强与内陆的联系。

图片

北水南调工程

基于现实考量,征服全世界的难度太大,让全世界都过上中国人的生活的成本又太高,所以中国最有可能走向选项一,恢复朝贡体系。因此,未来中国要迁都,最有可能是迁到上海。只是,这一天非常遥远,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有生之年,中国的首都还会是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