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日子并不好过”,这恐怕是家装全产业链的共同呼声,作为“夹心肉”的涂料行业感受应该来得更加深刻。6月初,一篇题为“土巴兔的'中介困局’:获客成本高企 装修烂尾屡遭投诉”的文章在行业内疯传,内容主要是讲土巴兔脱离了家装本质——落地服务和供应链——从而遭到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投诉与攻击。土巴兔与酷家乐、好好住、爱空间还有2018年上市的齐家网都属于“互联网家装”的范畴,即通过打造垂直型曝光展现平台,整合地产中上下游中小型公司来落实平台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达到汇集行业流量从而变现的目的。谁把控了“流量”、“资源”,就拥有更多的说话权与利润,特别对于作为家居建材商品与消费者嫁接桥梁诞生的家装行业更甚。所以因为“互联网家装”的诞生与兴起,传统家装公司的流量锐减。“跑路”、“破产”的消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大型装修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8月,全国就已经有46家传统家装公司破产,其中浙江企业数量最多,有17家,这一个数字还在不断飙升,在当前疫情与行业环境下——号称“最早国内整装的企业”、前身为“天地和”装饰公司的沈阳晶枫装饰被曝“人去楼空”,据该公司项目经理和材料供应商的不完全统计,相关欠款已经高达千万余元;南京鲁公大宅被曝经营不善无法履约,上百位业主家停工,装修材料供应商反应被拖欠费用的材料商总额加起来达数百万元;桂林顾家建安家居被曝“突然停工”,施工队以及材料商的钱,装修公司也没有如期支付;柳州东巴象被曝“向装修业主要求结束经营”,据透露,追不回货款的材料商至少有几十人;合肥盛腾家装被曝“突然关门”,致使业主损失了“约百万元装修款”,材料供应商各方“损失估计好几百万元”……这些“破产”、“跑路”的家装公司,大部分都是由于经营不善,而后存在资金问题。“起先公司每个月结一次货款,从去年开始拖欠了几个月货款,对方解释是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今年起改按周结算,最近两周又没有结货款了。”一个被东巴象拖欠货款的供货商曾如此表示。根据相关媒体披露,2020年1月-6月,装修纠纷案件达到750条,多家建材公司被拖欠货款,最高的被欠60多万元。可以说,家装公司正面临着重大的打击,“互联网家装”遭受消费者信用危机,传统家装企业因为流量流失而纷纷破产、跑路。涂料属于半成品,同时也仅仅是家居装饰当中的一环,消费者选择涂料产品的时候多青睐于向家装公司问询,或者直接交由家装公司打理,所以涂料品牌方想要增加销量多数会与家装公司进行紧密的深度合作,比如参股、建立子公司等,深耕家装渠道更是成为许多涂料企业的行动指南。但如今随着家装公司的破产、跑路,与其深入合作的涂料企业必定受牵连,更别说是扩充销量了,有可能影响其资金链。值得注意的是,家装公司作为家居建材行业的“样本”其实很大层面上也能映射出涂料企业的现状——“惨”,特别是涂料企业都有种“家装公司化”的趋势。除此之外,作为涂料厂商的展示平台,经销商的经营场所的家居卖场在这一两年也境况堪忧。曾经卖场作为全国性涂料品牌必须争夺的市场,它是品牌的展示窗口。买家居建材产品到家居卖场,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可如今的卖场中地位又堪几何?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已经有超过6家建材卖场终止营业,其中有经营不善的独立卖场,也有知名品牌运营的地方门店, 居然之家长沙金源店、郑州中州建材市场、欧亚达家居徐家坊店、欧亚达重庆店、天津环渤海家居购物广场涵盖其中。总的来说,涂料销售渠道已经在悄然发生变革,新商业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厂商们只有找准自身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渠道,才能不断顺应变化的市场。经销商、卖场渠道的深度变革,也倒逼涂料企业必须要做出适应新形势下的调整,共享展厅、O2O店都是在流量分散时代做出的调整。
排版:春花 丨 校审:何时了 丨 图源:网络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或投稿,请联系:zhuzhulbs@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