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是韩国贵族,为何不帮韩王立国,反而帮汉王刘邦反秦打项羽呢

 一国之君历史 2021-07-02

张良是战国末年到秦汉初期的人,他的家族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贵族,他的祖父张开地是韩国三朝国相,他的父亲张平是韩国二朝国相,战国时期的贵族政治,世袭世䘵制,如果韩国一直存在,那张良同样也会成为韩国国相,只可惜到了张良时代,就被秦始皇统一了整个战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原来的东方六国不复存在。

秦始皇不仅仅是终结了天下战乱的局面,而且彻底废除了分封制,开创了郡县制,秦之后的社会不再是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张良这个曾经的韩国贵族之后对秦始皇也是恨之入骨,为了报国仇家恨,张良散尽家财,雇佣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只可惜刺杀行动失败了,张良也因此到处逃亡。

张良

战国末年到秦朝初期,有很多像张良这样的原六国落魄贵族之后,包括张良在内,这些人的心愿就是复国,恢复自己当年贵族之后的身份,要知道当一个贵族是可以世代传承的,而秦始皇却终结了这一切,可想而知那些原来的贵族有多恨秦始皇,所以才会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一反秦,整个天下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燎原。

张良也是如此,凭借他的人脉与资源,张良拉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反秦,由于势力过于弱小,所以张良需要投靠一家势力较大的诸侯,最初张良决定投靠一个叫景驹的诸侯,这个人是楚国贵族之后,屈、景、昭三家之一的景氏后裔,在陈胜被杀后,景驹被部下秦嘉立为楚王,但是,项梁也拥立了原来的楚王后裔熊心为楚怀王,这样就有两个楚王了,后来项梁找了借口灭亡了景驹。

张良准备刺杀秦始皇

张良在去投靠景驹的路上遇到了刘邦,刘邦当时势力不大,带着自己的一支队伍反秦,刘邦与张良一见如故,张良于是放弃投靠景驹,反而投靠了刘邦,幸亏张良投靠了刘邦,如果投靠了景驹的话,可能还会被项梁打败。

这个时候的张良虽然投靠了刘邦,但是为韩国复国的心愿一直没有放弃,刘邦在当时也是归属于项梁的,张良就劝说项梁立韩国的王族后裔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项梁同意了,韩成就是韩王成,而张良本来则成为韩国的司徒,相当于相国,这个时候张良复国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但在秦末天下大乱的局势中,韩国即使复国成功,但由于国力弱小,只能依靠于项梁及后来的项羽,韩王成与张良依靠项梁提供的数千兵力开始与秦兵激战,企图夺回原韩国的土地,事实也也夺取了几座城池,但由于势力弱小,与秦军展开反复争夺,反而又被秦军夺走。

张良与刘邦的相遇

直到刘邦奉楚怀王之命令西向攻秦路过韩地时,张良与刘邦再次会和,刘邦帮助韩王成与张良夺取了韩国故地,并且向韩王成请求借用张良,此时的张良毕竟是韩国的司徒,韩王成同意了,留守韩国旧都河南禹州,刘邦于是带着张良继续西进攻打秦朝。

刘邦依靠张良的计谋从武关打进了关中,灭亡了秦朝,差不多同一时间,项羽在巨鹿之战灭亡了秦军主力,以反秦义军首领的身份进入关中,张良帮助刘邦在鸿门宴躲过了项羽的迫害,同时在分封天下之时,张良利用项伯为刘邦争取到了汉中之地,最终张良又劝刘邦退回汉中时烧毁栈道,以消除项羽的怀疑之心。

在做完这一切后,张良再次离开刘邦跟随韩国王成去了,那么后来张良为什么又放弃自己曾经复国韩国的理想,而彻底跟随刘邦了呢?

张良复国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项羽杀死了韩王成。

最首要的原因就是项羽在分封天下结束后,不让韩王成回到封地,而是把韩王成带到了自己的西楚国都彭城,软禁了起来,不久项羽把韩王成贬为穰侯,最后又杀了韩王成,派出自己的亲信郑昌为韩王。

项羽的这一行为,直接断了张良的理想,张良毕生的心愿就是恢复韩国,恢复自己祖先的荣光,但是项羽居然杀了韩王成,然后立了非韩国王族后裔为韩王,张良能效忠项羽所立的韩王吗?当然不能,但张良能改变什么呢?

张良只能彻底投靠刘邦,来打败项羽,才能让韩国再次复国,于是张良投靠了刘邦。

项羽杀了韩王成

二、张良看清楚了项羽分封之后的天下形势

项羽分封天下之后,天下立即大乱,以张良的谋略完全看得出来天下的形势会如何发展,项羽分封天下的行为是以西楚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就连天下第二大势力的刘备,也只能乖乖地退到汉中这样的偏远之地,虽然项羽的势力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藏着很多变数和不确定因素。

首先是田荣杀了项羽分封在齐地的三个王,齐国是项羽西楚国的北部屏障,项羽分封三个齐王就是想让他们相互制衡,与封三秦王在秦国故地是一样的道理,项羽不愿意让其他势力坐大,他只想保持自己一家独大,而唯一能打败项羽的人,就是刘邦。

张良看到了只有刘邦才能打败项羽,张良在与刘邦初次相遇的时候,张良给刘邦讲太公兵法,这种兵法太过深奥,一般人很难懂,而张良给刘邦讲太公兵法的时候,刘邦每次都听懂了,张良很惊奇,这叫什么?叫志同道合,人逢知己,所以张良就投靠了刘邦,协助刘邦最终打败了项羽。

张良与刘邦

三、张良政治理想的转变

张良最初一直是拥立分封制,以复兴韩国、恢复家族荣耀为己任,但在韩王成被杀后,张良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彭城之战大败后,刘邦一度灰心丧气,他大手一挥,告诉群臣:谁能帮我打败项羽,我把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都分封出去,然后一个叫郦食其的人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刘邦分封各地诸侯,就能打败项羽了。

这等于是恢复了秦朝之前的分封制,刘邦当时也许是脑子糊涂了,就同意了郦食其的意见,还刻好了很多分封用的印章,让郦食其为使者出使各地,而且张良知道了这事,阻止了刘邦,张良告诉刘邦现在分封天下已经是形势不同了,解决不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如果分封了天下诸侯,那么各地的人就会效忠所分封的诸侯,形成战国时期那一种局面,那么谁来效忠汉王(刘邦)呢?

张良劝说刘邦

张良之前就是想恢复韩国,后来张良发现韩国即使能恢复,也不是原来的韩国了,天下仍然会继续战乱,而在战乱之中,以韩国的力量根本无法独立,即使恢复了,也是被会其他势力所灭亡的,而唯一能够让天下安宁的方法就是统一,让一个最有能力和势力的人去统一天下,而这个人只能是刘邦。

张良直到这个时候,才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好处,所以他放弃了自己之前分封制的那一套理论,转而拥护秦始皇郡县制的那一套理论,包括刘邦后来在中央政府控制区实行郡县制,多少也受到张良的影响。

张良功成身退

所以张良会彻底跟随刘邦,协助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而此时的张良已经没有政治理想了,他身为韩国贵族之后,对于名利和地位看得比较淡,刘邦给张良三万户的封地,张良没有接受,只要了和刘邦当初相遇的地方为封地,在刘邦统一天下后,张良以身体不好为由弃官,不重名与利,此时,张良的理想就变成了修身养性、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

汉初开国三杰,只有张良没有受到任何猜忌,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张良不重名与利,与世无争,只想着修身养精,刘邦又怎么会猜忌他呢?也许这也是张良功成身退的一种表现,张良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只是为了结束战乱,为了天下百姓少受战乱之苦,然后张良的使命就完成了,最终功成身退、善终一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yiguozhijun_li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