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度持续领跑、口碑逆势扭转,《千古玦尘》终于“真香”了?

 娱乐独角兽 2021-07-02


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观众对仙恋剧的偏爱,大概就是一个“真香预警”的过程,近年来播出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亦或是《宸汐缘》等,鲜少能够逃离这一路径:前期被吐槽,随后持续真香。如今迎来大型真香名场面的,是腾讯视频热播的《千古玦尘》。

普遍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又不尽相同,一方面它直接指向了仙恋剧喷发下套路化、同质化带来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则是好故事和优质内容的超强续航和持续突围。作为2021年第一部仙恋剧,也站在类型题材新爆发曲线的端口,《千古玦尘》的情况又是不同的:它更多扮演着“探索者”的角色,在破与立之间不断去探索仙恋剧的新表达和全新进阶。


回归市场,不妨以网友的言论来为其定调:“打破固化认知的、有特色的作品往往不容易接受,等接受了也就真香了”。数据更加客观:上线14天内连续12次斩获猫眼热度日冠,最高热度达到9837.74;腾讯视频播放量单日破亿;而随着剧情展开,剧集口碑也开始强势逆转,“上头”、“真香”的声音不在少数。

观众的热烈追捧和态度反转总是有因可循,渐入佳境的《千古玦尘》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立足市场,这部剧打破程式化的创作,对于市场常青树的仙恋题材发展,又有哪些可行性借鉴呢? 

解构与重塑:

反程式化的人物设定

  
不同于都市、历史等题材在人物塑造上的框架性和真实感,仙恋剧的人物往往被寄托了创作者更多的想象和情怀,有着天马行空的美好和极致化的表达,只是如今这种想象力也在逐渐走入样本化创作中,不食人间烟火、清冷端庄等范式化人物遍布各大仙恋剧,其中更是不乏单一化标签的恋爱工具人。

之于《千古玦尘》,这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塑仙恋人物的过程,打破市场的刻板印象,以差异化创作赋予他们符合时下年轻观众审美和偏好的新式标签。如果非要为周冬雨所饰演的后池加注一个人物标签,那大概是“社会性”,而她性格中的多元复合性恰恰是人物有着落地感的关键。

身为上神却灵力低微,是以她苦修术法;面对凤染考核时的“放水”,她心知肚明;看到凤染被诬陷被欺辱,她孤注一掷将灵力注入手链也要为其撑腰;面对景昭的再三挑衅,她或是以上神之力威压或是机智惩戒;面对陪伴长大的柏玄,她的依赖溢于言表;面对清穆,她又有着少女自然的情感和态度变化……每一面都灵动自然,却又真实的能够让观众在其中找到共鸣感。


这种新鲜十足的仙恋人物,也的确让观众在追剧的过程中欲罢不能,对她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一种期待。差异成长性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在清穆的身上,少年有成、不近女色、正义正直,面对感情又真挚热烈,在看惯了仙恋剧中的虐恋情深、爱而不得甚至是沧桑感,少年意气似乎别具风味。

以后池和清穆为牵引,《千古玦尘》全新架构的庞大世界逐渐显现,瞭望山、妖界、太苍枪等支线故事不断展开,鲜明灵动的人物群像也逐渐出现:凤染的火爆脾气和护主心切、景昭的张狂任性、景涧的沉稳正直、森简的知恩图报等,都逐渐在被观众所记忆,即使是短暂登场的紫垣,也在舆情中有了名字。


在这方世界里,他们不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更不是简单一个标签可以概括,而是有着自己的既往经历和未来走向,是独立的个体。这种人物塑造在上古神界的支线中同样鲜明:上古的少女心性和责任担当,白玦的不近女色和温柔缱绻,天启的风流逗趣和情义抉择,炙阳的古板正直和偶尔流露出的宠溺无奈,亦是如此。

必须提及的一点是,和大多数仙恋剧相比,《千古玦尘》所架构的世界观更加宏大,故事背景所跨越的时间线更长,这也意味着其所铺陈塑造的人物群像更加复杂而当天启、月弥、凤染、芜浣、常沁等人物都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时,也印证了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

张力与厚度:

不只是爱情的仙恋情感版图

  
人物是好故事的精髓所在,也正是这份对人物塑造的差异性和完整性,让《千古玦尘》所传递的情感更加动人。当后池和清穆从最初的大打出手到后来的默契翻倍、情思微动,当“爹系男友”清穆上演大型双标现场,在宠溺与不近女色间实时转换,又有着面对心仪之人的青涩表白,都让这份微甜的感情过分好嗑。

如果说上古和白玦的爱情是隐忍沉淀和肩负着三界存亡的虐恋情深,那后池和清穆的情感,则有一份少年情动的美好,是不自觉的靠近、危急时的守护、坚定的追随。主线人物之外,剧中还刻画多种不同的爱情观,暮光和芜浣、景涧和凤染、天启和月弥、甚至是凤皇和梧夕,嗑糖之外的现实性思考同样也在触动人心。


一直以来,仙恋剧之所以能够持久吸引女性观众,与其架构在世界观之上的高浓度、强张力情感密切相关,以苍生为局谋一人心动,怎能不让人心生期待,更重要的是这份情感里所承载的匡扶正义、苍生大义,也让其跳出了小情小爱的窠臼,自带一份厚重感,更能够直击观众内心深处。

不过近年来的仙恋剧在情感表达上,或是执意于甜宠撒糖、虐恋情深的爱情线,或是千篇一律打怪升级的事业线,偶尔涉及的苍生大义也只是为情感服务的噱头,这也是仙恋剧同质化的表现之一。《千古玦尘》的一大突破在于从人物设定、叙事方式上,更加紧密地将多维情感有机融合,挑动观众神经。

作为混沌主神,上古本身就肩负三界之责,苍生大义还是个人爱情,从来不是她的选择题,她的人物主线在于如何成长肩负起主神的使命;后池努力在学习和成长的,亦是让上神名副其实。这是一场既定结局的故事,所以其中传递出来的爱情之美、苍生之重才愈发深刻,真正让小爱与大爱融合而非割裂式拔高。


而在苍生大义和个人情感的选择里,《千古玦尘》还抛出另一个现实性命题:天命。“苍生太重没有选择”的大义,让上古甘愿赴死,但不同的选择也在展开:玄一叛出选择魔化、天启选择开启灭世血阵、白玦为爱布局万年。这也是以往仙恋剧鲜少触碰的现实思考,而在他们的身上都颇有几分“人定胜天”的抗争感。

除此之外,这也是一面折射多维情感关系的棱镜,凤染对后池的坚定守护、芜浣所展现的人性变化、净渊对白玦的“口嫌体正直”、红日对太苍枪的守护、常沁的自困与离开,友情、亲情、侠义和人性等都在这其中有了承载和解读,也让观众在虚幻的世界里能够触摸到一份真实,并与之产生共鸣共情。

破题与真香:

《千古玦尘》值得更多耐心

  
出道即巅峰的仙恋剧,是市场上长盛不衰的题材代表,不过跨越17年的消长曲线里也浸透着观众对创新升级的渴求。除了在人物塑造上不断追求差异化、极致化,人物情感上追求真实感、落地感,市场同样对仙恋剧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千古玦尘》实现真香的又一关键。

从演员选择上来看,周冬雨和许凯或许并不是市场所划定的仙恋剧“常备军”,但胜在贴合人物,再加上表演层次感鲜明,真正了演活了上古(后池)和白玦(柏玄、清穆)。周冬雨诠释的后池,精准刻画了少女成长的多维侧面;许凯诠释下的白玦、清穆和柏玄更是受到网友力赞,“从背影都能区分出来”。

市场对于仙恋剧的追逐,除了故事、演员之外,还在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千古玦尘》更是从特效、服化道等方面全面发力,将东方美学诠释得淋漓尽致。最新更新的剧情中,太苍枪的现世、火麒麟护主、清穆和后池在空中相拥,唯美特效加上演员的精彩诠释,让网友大呼“这段可以反复观看”。


而立足整体,在其架构的庞大世界里,神界、仙界、妖界和魔界都有着不同的气质。以后古时期为例,香炉、石柱、宫灯乃至兵器上的纹饰等,也都尽显传统美学之底蕴;除此之外,该剧还以开创性的思路将砂岩地貌、雅丹地貌等地理地貌嫁接在剧中诸如九幽、妖界等设置中,真正做到了“虚中有实”。

事实上,剧集中的国风元素和对东方美学价值的传递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基于此,腾讯视频也与河南博物院展开深度合作,创新性推出了“千古神仙爱情盲盒”,将串联剧情起伏的道具黑曜石手链、古帝剑、太苍枪、发簪等最大化还原,观众也可以在拆盲盒的过程中感受国风之美、以及属于上古和白玦的“小情大爱”。

从人物塑造到匠心制作再到创新玩法,《千古玦尘》的每一步都瞄准了年轻观众而来,也让其在同质化严重的类型题材中脱颖而出。回归市场,当黄金三集定律淹没了观众的耐心,我们仍然要相信好故事的铺陈需要时间,不妨更多一点耐心去感受《千古玦尘》,坚信这会是一次不同的仙恋剧新体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