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足少阳胆经的第43穴侠溪,它也是一个泻火的大穴,主要泻的是怒火,这点和肝经的原穴太冲穴是一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最后一穴足窍阴,它也是泻火大穴,但对着急上火引发的急性结膜炎(红眼病)效果不错,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五窍之阴血 足,指穴在足部。 窍,空窍之意。(五窍) 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性水液。 足窍阴,名意指胆经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的空窍之处。本穴为胆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会点,由于胆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所处为高位,因而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体内,故名足窍阴。 【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在趾背侧动、静脉,趾跖侧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足,当然就是一个方位词了,指在足部;大家不好理解的就是这个窍,中医认为,目为肝窍,耳为肾窍,舌为心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本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都有帮助,重点是眼病;阴,当然指的是阴血了。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足”命名的穴位,共涉及4条经络的5个穴位,如下: 首先“足”穴当然是一个方位词,除了两个“里”穴是大大小腿上,其余三穴都在足部,当然它们也都归属于足三阴三阳经上,重点是在阳经上,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均有,以少阳胆经最多,是两个,且距离位置很近,其中膀胱经和胆经上的这三个穴靠的很近,并且三穴在功效上也相似,均治疗头痛。 其次,以“窍”命名的穴位,只有两个,都在胆经上,分别位于头和脚,都是孔穴之意,头窍阴穴周边有骨缝,同样,足窍阴也如是 第三,以“阴”命名的穴位,涉及到了8条经络14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但真正符合词组命名规则的,则只有3条经络的4个穴位(红字),及一个经外奇穴,由此可见“阴”与“阳”一样,在中医的穴位命名中,还是非常普及的,均指阴血。 胃经:阴市 二、60五输穴之井穴,其性属金 什么是井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三、治疗急性结膜炎 结膜炎有很多种,按西医的分类,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中,急性的结膜炎,通常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红眼病。 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尤其是9月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红眼病最容易发作!比如流行性感冒病菌等,都会导致红眼病,但肠道病菌引起的红眼病最多。 那足窍阴治疗的什么类型的结膜炎呢?如果你是因为着急上火再加上用眼不卫生引起的,那么你可以先点按该穴,如果很敏感和疼痛,不妨用针刺一下,放出血来,效果很好。因为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着急上火,火邪奔上走,我们不妨给它来一个釜底抽薪,引火下行,这就是中医的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上病下治法。 当然,导致结膜炎的病因很多,如果刺激该穴不敏感,可能就不是上火引起的,还需要及时就医以确诊病因才是! 健康一线解读足窍阴穴-急性结膜炎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沟通内外经脉气血 【主治】 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 四、总结 1、五窍之阴血 2、60五输穴之井穴 其性属金 3、治疗急性结膜炎 这正是:五窍之血汇足底,各种垃圾堆积里,经络循环受阻碍,足窍阴中病祛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