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蛋的颜色

 网瘾废物拘留所 2021-07-03

(选自《大自然》杂志1987年第三期,作者李序正)

全世界的鸟大约有九千种,它们下的蛋有大有小,形形色色。从颜色上来说,除了人们常见的白色、乳白色、黄色、棕色的以外,还有绿色、蓝色、灰色、紫色等等,真是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而且许多鸟蛋上还有各种大小斑点和花纹,更显得绚丽多彩。科学家研究发现,卵的颜色和斑纹,同雌鸟生殖器官分泌的色素有直接关系。卵在子宫中本来是无色的,当通过输卵管下移时,色素就从输卵管壁上的腺体中挤出,染在卵壳上。如果色素不止一种,并且腺体呈点状分布在输卵管壁,那么,卵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被染上斑点;如果卵正在移动(滚),色素腺体也正在分泌,则会染成花斑和线条。

鸟蛋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多彩的现象呢?总的来说,这是鸟类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在中南美洲,生活着一种猩红比蓝雀(scarlet tanager),它的巢里铺衬着苔藓和地衣,生下的蛋是蓝绿色的,上面还有紫色的斑点和黑色不规则的条纹,恰与巢材的颜色一致,不留心观察就不容易发现。在沼泽地筑巢的威尔逊沙锥(Wilsons snipe),它的蛋是橄榄绿色的,带有黑褐色的花纹,也跟环境一致。北美洲有一种小鸟,学名叫双领鸻(Charadrius vociferus),它爱把鸟巢筑在河岸上。下的蛋呈灰黄色或淡褐色,上面带有黑色斑点,与河床沙砾的色彩一致,同河岸上的卵石真假难辨。著名科学家尼科·廷伯根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鸟蛋的颜色是保护色。他把数量相同的三种鸟蛋(纯白色的、纯褐色的、带有斑点的)一起放在裸露地面上,观察乌鸦和大海鸥叼吃的情况。实验结果,纯白色和纯褐色的鸟蛋最显眼,因而被叼吃的最多;而带有斑点的鸟蛋与地面色彩相似,所以被叼吃的最少。

啄木鸟在树干上凿洞为巢,翠鸟在河岸土坡上掘洞做巢,还有其它一些以洞穴为巢的鸟类,它们下的蛋大多是白色、牛奶色,并且很少带有斑点与花纹。为什么呢?因为洞穴本身就提供了保护,而白色的蛋在黑暗中更容易被亲鸟辨认。保护色对它们来说没什么意义。

绿头鸭在繁殖期可产下12个蛋,最后一个蛋产出以后才开始孵化。产卵期间如何保护自己的蛋呢?绿头鸭常在落叶灌木丛中筑巢,每当它离巢觅食时,会用嘴叼几片叶子盖在蛋上。这是个有趣的行为。而另外一些鸟类,比如家鸽、野鸽、蜂鸟等,它们的蛋没有保护色,亲鸟也不会叼树叶来把蛋盖住,但是它们每次只下两个蛋,产出第一个蛋时就开始孵化,所以用不着做伪装。

鸟类对自己的蛋的辨认力有很大差异,崖海鸦(又称海鸠,学名Uria aalge)的辨认力就比较强。如果它产下的某个蛋被粪便沾污,它就会认为这个有着异样“斑点”的蛋不是它自己的,因而把它抛弃。而鲱鱼鸥却显得“很大方”,任何颜色的蛋,哪怕是极不相似的蛋,它都接受,一视同仁地进行孵化。当然,这样做,对那些具有“巢寄生”行为的鸟类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史蒂夫·奥斯特恩把用石膏做的北美洲褐头牛鹂“假蛋”分别放进43种鸟类的640个巢里,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二的雀形目鸟类接受了这些蛋,有四分之一不接受。约在20世纪20年代,伯恩哈德·连斯赤做过一个实验,将白喉蜂鸟的三个蛋,替换了一种鸣禽(北美黄林莺)的三个蛋,当北美黄林莺产下第四个蛋时,自己便把它抛弃了。奥斯特恩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美国有一种鸟叫灰猫嘲鸫,又叫“猫声鸟”(cat birds),它本来是不接受褐头牛鹂的蛋的,但是实验者在它产下第一个蛋后,马上换成褐头牛鹂的蛋,就这样,产一个换一个,灰猫嘲鸫不仅全部接受了褐头牛鹂的蛋,还把自己下的最后一枚蛋丢掉了。以上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鸟类对卵的辨认力可以有效地对抗其他鸟类的巢寄生行为,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的。鸟对自己巢里的蛋的认识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初次印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猩红比蓝雀(scarlet tanager)

  威尔逊沙锥(Wilsons snipe)

双领鸻(Charadrius vociferus)

崖海鸦(又称海鸠,学名Uria aalge)

褐头牛鹂,雄性成鸟学名Molothrus ater,英语:brown-headed cowbird

  北美黄林莺学名Setophaga petechia)

灰猫嘲鸫(学名:Dumetella carolinensis)为雀形目嘲鸫科灰嘲鸫属下的一个种, 分布于北美洲与中美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