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槐树街183号】朱燕 | 梧桐泪

 槐树街183号 2021-07-03


·

朱燕

梧桐泪

入夏后的一场疾风骤雨,就在这个午后,自西边天际向这方压过来,刹那间,黑云翻滚,狂风大作,急雨倾盆而泻……天地一片飘摇之中,大自然竟如此哀嚎。

我独在办公室里,此时此刻,再没有坐住的定力,电闪雷鸣,刺破长空,钻进屋子,让我惊悚万分。飓风摇着门前的梧桐树枝,透过窗户玻璃,看见枝叶狂舞,伴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树枝终不抵风的威力,一枝枝被硬生生折断,密集的坠落到地上。风似乎更狂了,屋顶上咣咣作响,我知道,这是树冠垂落压顶的声音,紧接着,一棵粗壮的梧桐树身径直向一边倒了下去……生长了几十年的梧桐树,就在这场暴风雨中毙了生命。风停了,雨住了,办公的大院里一片狼藉,连根拔起的梧桐树无力倒伏着,须根上还带着鲜泥,雨水从片片叶子上滴答着,那是梧桐流下的眼泪。

早在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梧桐花雨》,文中的梧桐便是刚上述的梧桐。现下,我又一次写梧桐,单看为题《梧桐泪》便大体知其意,两篇梧桐同为一棵树,却是截然不同的境遇,一种是生的旺盛,一种是死的悲怆。从生到死,这棵梧桐走完了属于她的生命历程。至于这棵树的树龄,有人说三十年了,也有人说四十年了,没有人能具体说清楚。我在这个大院里上班已经二十余年,这棵树一直是长在这里的,几十载陪伴着我们,她粗壮的树身上刻下一个个春秋,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赓续奋斗。不知是谁栽下的梧桐树,这位栽树人可又曾听过看过树的枝繁叶茂?孰不知,这棵梧桐树早已成为这座大院子的标志物,许多来来往往的人,都曾对她有着深深的记忆。而眼下,这棵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很快就会从人们的视线里移出,从此再不见她春天的花容、夏天的叶茂、秋天的缠绵、冬天的虬干,这树风景也将永远写进大院儿的历史。

脑海里想起春天的往事,因梧桐树年久长得巨大,冠如伞盖,把房顶全罩住了,遮的办公室阴暗潮湿。就在梧桐花开之前,师傅锯掉了她下面的几枝大枝干,屋子瞬间透亮多了,心情似乎也明朗起来。可是,花开的时候,只能仰头看花,闻见香味,看见蜜蜂在花丛间来回飞舞,却享受不到伸手触花的诗情惬意了。原来,枝丫伸展下来,千朵万朵桐花开的时候,更是把枝子压得很低,在树下走过,头顶桐花,伸手摘花确实一点不为过,美丽的桐花,香甜的花香吸引了大院儿人的目光,花枝下曾留下多少人的倩影,又惹得多少人拍下一幕花事,深深忆起过去的故事。我的《梧桐花雨》里,写花、写意、写心情,很多读者读着花,勾起了大院儿里的回忆,那是一种久久眷恋,那是一份浓浓深情,这棵梧桐树是树,更是一起成长的伙伴,她的根扎在这里,生命早已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荣辱与共。

如果没有这场暴风雨,梧桐树依然会在这里挺拔着,依然会守望着这座大院儿和大院儿里的人们,一年、二年、五年、十年……我期望她的生命长一些再长一些,她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一样望着我们,带给我们温暖,看着我们一棒接一棒的奋斗和奉献。当然,树也是有年龄的,也许,今下这棵梧桐树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已经不起强风暴雨的洗礼,才会轰然倒下。假若她还年轻力壮,可能这场风雨算不了什么。假若,毕竟都是假若了,暴风雨该来还会来,梧桐树该倒还会倒。只是,来得有点太突然了,这棵树身直径达50公分的梧桐树,在暴风雨中倒下了,工人师傅将她的树头和树身锯开,又段成几截,装车运出了大院儿,车上留下了湿漉漉的雨渍,不,那是梧桐树淌下的泪。车后的我们,再看一眼这位共同作战的老朋友,饱含深情,眼里满是不舍,又不得不舍,无论人和物,聚散终有时,祝福她以另一种新生继续续写生命的赞歌。




编辑 I 安默





作者简介



朱燕,山东高唐基层政府公务员,喜欢文字,感悟美好,闲暇偶也写小文,散落于省、市级网络、报媒等平台。

槐树街

素酒一杯琴声远,江湖几度风雷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