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梨帐中香

 shelia 2021-07-03

鹅梨帐中香: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香乘》

1、用沉香一两细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

鹅梨是一种香味强烈的梨,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和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显然的,这是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的清而且甜的香芬浸到沉香中。在《陈氏香谱》中,同样的合香法被列为“江南李主帐中香”之第二方,然后记载云:

2、又方: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补遗》)

把鹅梨挖去内核,装入按比例配好的沉香末、檀香末,密封,然后上火蒸———这是把原料之一的香梨直接发展为盛香料的容器了。蒸过之后,把梨皮去掉,梨肉连同其中的香末一起研碎、和匀,做成饼儿、丸儿,经过“窨”的程序之后,就可以焚烧。

这个一两应该是31.25克,古法十六两为一斤

据考证,宋以前方书中的剂量,除特别标明为大斤两者之外,一般可以按一两=14克计算.宋以后至民国初年,衡制基本未变,一般可按一两等于37克计算.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用市称,1斤=500克

一斤=16两,一两=31.25克;一两=10钱,一钱=3.125克.目前为了处方配伍

鹅梨(鹅梨) 

亦作“鵞梨”。 梨之一种。皮薄多浆,香味浓郁。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帐中香》:“ 江 南 李主 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宋 范成大 《内丘梨园》诗:“汗后鵞梨爽似冰,花身耐久老犹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梨》〔集解〕引 苏颂 曰:“鹅梨, 河 之南北州郡皆有之,皮薄而浆多,味差短,其香则过之。”

古方中记载的香方有两种:

其一:用沉香一两细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具体说就是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和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显然的,这是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的清而且甜的香芬浸到沉香中。

其二: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具体说是把鹅梨挖去内核,装入按比例配好的沉香末、檀香末,密封,然后上火蒸—这是把原料之一的香梨直接发展为盛香料的容器了。蒸过之后,把梨皮去掉,梨肉连同其中的香末一起研碎、和匀,做成饼儿、丸儿,经过“窨”的程序之后,就可以焚烧。

鹅梨就是河北鸭梨!

檀香一钱也就是三克,沉香一两,古代是37g现在是50g

呵呵,材料简单,特别适合新手小白

:蒸熟晾凉,搞三次,鹅梨帐中香不需要加蜜

我的还发酵了!这是正常的!香合好后还要窖藏嘛!

呛是因为底料用的差了,含油低导致的烟火气特别大

三蒸之后,是去掉梨皮,跟里面的香粉一起研磨还是,直接不要梨子了,就只留着香粉

:这个看你的保存手段啊!本来窖藏过程中就会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香气以后与众不同啊!

干燥密封窖藏

制香牌 

用粘粉或者炼蜜混合入模

鹅梨帐中香不需要加粘粉,西风大叔说用梨汁里面的糖分来作为粘粉,和香之后要醒香泥,阴干再窖藏,小心发霉

确实这个鹅梨是榅桲,一种香果

第一,鹅梨并不是梨子,是一种叫榅桲的水果,特产于新疆,第二,《香乘》虽然是清乾隆年间修订的四库全书之一,但是写书的人是明朝,应当用明朝的称重换算成克,但是明朝的称重又分为宫廷营造局的和明间的,所以还是需要查找一下资料计算,第三,《陈氏香谱》中有记录另一个做法,大体与你《香乘》差不多,但是在蒸煮过后还需要加入麝香和金颜香进行搅拌,但是麝香现在很难买,人工合成的麝香不太敢用,我也还在寻找可以替代麝香的香料,第四,风干时间要一个月,不是摊开晾干,而是放在容器中自然风干月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