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存在第廿一章

 昵称32379989 2021-07-03

从小到大,我就非常喜欢武侠。

在生病之初,电视台正引进了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和《射雕英雄传》等剧热播。六岁的我虽然是个小姑娘,可是看得比男孩子也入迷。每天都要一集不拉地看,哪怕很晚了,不看完决不睡觉。妈妈对任性的我很无奈,可是见我坐得累了,她却心疼地把我抱在怀里,陪着我看。

我喜欢武侠故事的原因,一来是喜欢故事里的人物正直善良,武艺高强而且经常保护弱小。二来是武术招式刚劲有力,剧中人闪转腾挪、拳来剑往,敏捷快速,刀光剑影让人目眩神迷。

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他们,有种淋漓尽致的畅快感觉。

到后来开始读小说,这个爱好又延伸到了武侠小说上。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文学大家的作品让我流连其中,乐而忘返。

通过阅读武侠小说,能让身体不能动的我有了“运动”起来了的快乐。虽然这种感觉是建立在想象上的,却也让我体会了无拘无束的感觉。

这是第三个我喜欢武侠题材的小说、电视剧和电影的原因。

但是,十几年武侠小说看下来,我有一个大大的不满。那就是——武侠文学太过于男性化了!

说起来很无奈,武侠小说的创作者绝大部分是男性。他们的笔下故事情节虽然好看,也有美好的爱情。可是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是什么呢,我又说不出来。去看了女性作者居多的言情小说后,又觉得只有爱情故事的小说太腻了。真想有一种可以结合二者优点的文学体裁啊。

随着后来各种小说看得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有的故事只需看个开头就能够知道结尾了。于是,我有了一个驱不散的念头——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它要有武侠的刚,还要有言情的柔。

自从生病,疼痛让我的睡眠时间就变得很少,一天想睡够八个小时都是很奢侈的事。尤其是小便乱了套以后,睡得就更加少了。

最严重的时候,白天爸妈随时能抱着我让我在便盆上解手,到了晚上,要排净肚子里的尿就只能垫尿布了。大概是膀胱不好了吧,有尿意的时候也只能尿出一点点。而且是每隔56分钟才能尿一下。虽然我克制着晚上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尿意却总是一再骚扰我,让人不能轻易的入睡。

每天夜里一两点以后才能睡着是常事,最糟糕的时候,一直到凌晨四点才能感觉尿意没有了,可以睡一会儿。

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几年时间。

失眠是很痛苦的,而因为绵绵不绝的尿意,想睡却不能睡就更加痛苦。

在这样的时候,我就看着窗户数数儿,或是默默背诵古诗,数一首歌的字数之类的事情打发时间。后来小说看得越来越多,我开始在脑海里构想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人物对白等等,来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

一夜一夜的,渐渐有了一个个模糊的故事框架。

其中时常出现在脑海里的,是一个满脸不情愿的小姑娘跟着一个沉默年轻人走在山野间的场景。

那是燕祈儿和丁离——《燕祈儿》的男女主角。

没有电脑时,曾经试着把构思写在稿纸上。可是构思容易,转变成文字就难了。

首先,不会写的字太多。

虽然基本上所有字都认得,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和朋友通信。但那大部分是聊家常的内容,文字的范围比较小。要去写小说,涉及的文字就复杂得多,我写不来了。虽然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写作,可试了几次发现,我的手平时画画还可以,如果长时间写字,肌肉紧绷久了,就会抽搐的疼起来。

于是,我不敢贪心妄想做小说家了,把故事都存在脑子里,让它们每天陪我度过不眠夜。

自从我的漫画家梦想被现实打得粉碎,每天发呆抑郁。挣扎着思索,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梦想。

比起困难较大的漫画家,写小说,或许会容易一些?

有了笔记本电脑后,我可以用拼音打字,不会写的字不再是障碍了。为什么不给这些徘徊在脑海里的故事一个变成文字的机会呢。

首先,第一个要写的,就是已经想了许多年的《燕祈儿》。

我想要讲述一个完全不会武功的少女,在江湖经历了波折,逐渐成长的故事。别人小说里的女主角总是哭哭啼啼,我偏偏要写个很坚强的女孩子。别人的男主角很温柔,我的就要来个很冷酷无情的。所有在电视剧里看过的狗血情节、肉麻的台词统统不要!

带着这样的理想,我野心勃勃地开始了第一部小说的写作。

说真的,小学一年级都没读完的我,对于学生们能上作文课是非常羡慕的。因为我没上过一堂作文课,写作过程遇到了很多疑难。

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

“得、地、的”怎么区别使用。

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我一概不懂,写起来常常让我为难。加上个性又害羞胆怯,写了故事完全不敢给家人看,有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开口问别人,只能像当年认字那样,全靠自己琢磨。

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可真是不少。

这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写故事和做任何事一样,开始看着很简单,到后来想要做好就很难了。

就算这样,我仍然要说写小说是很快乐的事。

生病后的我总是一个人在家待着,有时候即使家人在,一天也说不上20句话。我从不说自己多么寂寞,但在内心里非常渴望和人相处。而写作正好可以实现我与人沟通的这个愿望。

用文字构想一个虚拟的世界,为笔下的人物安排命运、对白,与他们一起经历各种事件。我好像有了很多朋友,随叫随到。永远不会背弃我。

更让我欢喜的是,随着小说写作的开始,我枯萎很久的画画灵感也出现了。

某天我用彩色铅笔随手画了一幅小说女主角“燕祈儿”的大头像,姐姐看了,说很好看。

这可让我大大的惊讶了一把。

虽然姐姐一直在给我做画漫画的助手,但她很少夸奖我的画啊。

这一次的夸奖让我欣喜不已,立即决定了以后就用彩色铅笔绘画,放弃从前的钢笔线稿。彩铅的优点在于笔触柔和,画错了可以用橡皮擦修改。不像钢笔,一旦下笔就没有退路了。想修改只能是重新来,或者用广告色弥补。

就这样,我每天上午用电脑打字写故事,下午则依照脑海里的剧情画插图。在画不出来的时候就集中精神写故事,写不出来时就使劲儿画画。双管齐下,互相促进,我的生活又一次进入忙碌而快乐的时期。

以前看小说,很喜欢读最后的作者后记。常有作者说在写作的过程里,写着写着,笔下的人物会说出自己都没有设想过的语言,那些文字中的人物似乎有了生命,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一般。

我对这份神奇充满了好奇,期待着,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这样奇妙的体验。

《燕祈儿》写到第四年的时候,我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原本前一夜想好的对白,打字时却变了,就好像角色自己有了生命一样,没有想过的话语,从键盘上被敲击出来。让打字的人大吃一惊。

这感觉太奇妙了,让我更加爱上了写作。

燕祈儿的第一幅插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