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齐雅集•子贤师徒雕刻艺术——陈贵洪篇

 石道手工艺 2021-07-03

陈贵洪

国家高级技师

浙江小顺石协会顾问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理事

福建省寿山石研究会会员

福州鉴定中心签约雕刻师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古玩艺术品鉴定中心鉴定专家

艺名妙石,1983年生于福建莆田,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其作品掘弃娇饰和繁杂,纳入简约禅意的气息,注重刻画细节,并着重将禅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雷贯耳》获第十三届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

《四大名著》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品博览会金奖;

《观音》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西游记系列》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知音》获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

《观音》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品博览会银奖;

《西游记系列》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品博览会银奖;

《母亲》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大彻大悟》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礼佛图》获201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十八罗汉》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

伯乐相马 汶洋石

诵经罗汉  芙蓉石

罗汉  结晶性芙蓉石

礼佛图  高山石

师古而不泥古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是寿山石雕创作的必由之路。过去的创新,在今天已成为传统;今天的创新又将是未来的传统,所以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永无止境。陈贵洪,以其“八零后”新锐的朝气与勇气,从石雕创作的呈现手法到实用性艺术化的创作心思,在传统寿山石雕刻题材上不断推陈出新,屡屡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寿山石雕作品。

滴水之恩  金狮峰石

西游记系列  寿山品种石

17岁就开始学艺的陈贵洪,先后跟随擅长人物圆雕的李风瑞和林伟国学习雕刻;后又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修艺术专业,系统地学习艺术创作理论;现被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收为弟子,悉心栽培。陈贵洪的寿山石雕创作深受这三人影响,从大量的临摹古今名人名作入手,辅以学院系统化教育,尤其对罗汉、观音等儒道释人物精于钻研,所临皆务求形神毕肖,加之自身刻苦好学,为其在寿山石雕刻创作上的快速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陈贵洪还常常与叶子贤、郑世斌及同门师兄弟切磋雕工技法与理论,更对其艺术修养的精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其师法古人而不囿于成法的寿山石雕面貌。

知音  汶洋石

艺术总是要有突破的,没有突破就没有进步。陈贵洪的作品大都不受传统所役,为实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理想,他勇于摆脱成法的拘囿,从理念、形态、造型、工艺等方面进行突破,力求开拓新的格局。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他总是不断尝试新的突破,甚至不惜耗时耗力自己寻石、构思、雕刻底架,以求摆件与底座的浑然天成、相互映趣。他还别出心裁地将印钮、摆件和底座合而为一成为一件组合型作品,实现既可以钤印、插香,又可当镇纸;集实用与审美艺术为一体的新型工艺品。

刘海戏金蟾   芙蓉石

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陈贵洪在“大胆落刀,细心雕琢”之前,其用心构思的功夫,不知要花去多少个日日夜夜,废寝忘食在其身上也不知被演绎了多少个来来回回。在寿山石业界,盛传“贵洪妙手改石”的故事:一个石友新得一块俏色甚佳、雕工却不敢恭维的印钮,四处投问无门的他找到了陈贵洪。而陈贵洪经过一月有余的构思,才终有了后来的新貌。经他一改,俏色运用恰如其缝、人物比例恰当、刻画精细,原来的罗汉变成了一老一小,老者儒雅飘逸、稚童顽劣俏皮,一静一动,趣味盎然。但凡雕刻者都知道,新工容易,改工难。这样一件“改工”作品深得业界赞誉,足可见其功力与用心之深厚。

太白醉酒   结晶性芙蓉石

史湘云醉卧芍药花  汶洋石

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陈贵洪的雕刻之路越走越宽,技艺也越来越娴熟。然而,日渐成熟、饶有所成的他,并没有就此停下“精益求精”的步伐,他深知“古今尘世多喧嚣,心静方能成功名”,并坚信“生命有时尽,艺海无尽处”,依然执著地怀揣赤子之心,虔心求教、潜心创作,以做精做细做精品的心态、及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对待他的每一件作品。因而,他的作品往往都透着一股别处难遇的宁静泰然之姿,似在悠悠地吟唱“宁静致远”之歌。

听禅  寿山品种石

母亲  金砂月尾石

悟  芙蓉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