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07-03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说起溥仪成“国宝贼”的事儿,其实也够奇葩的。1922年7月13日,知道大势将去的溥仪开始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趁溥杰、溥佳二人每天上午进宫伴其读书之机,首先将大批珍贵的宋、元版善本书偷运出宫,以备今后不时之需。

因为善本书与溥杰兄弟平时随身携带的课本大小相类,方便携带,两个多月来竟然没有引起“内城守备队”值勤士兵的怀疑。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历代帝王图》局部

根据国民政府“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7月31日发现的“赏溥杰单”和“收到单”统计的数字,至1922年12月12日,溥仪总共盗出历代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而事实上,尚有大批隋、唐、宋、元的珍品没有登记到清单上。

为了维持“小朝廷”的活动和自己的奢华生活,溥仪开始通过各色人等搭桥出卖盗运出宫的字画。溥仪究竟卖出多少书法名画,已无案可稽,但“溥仪盗宝”的确使北京故宫流失大量国宝。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历代帝王图》局部

据资料考证,溥仪在天津时曾“赏赐”经手人陈宝琛的外甥刘骏业一批书画,其中就有唐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卷,五代阮郜的《阆苑女仙图》卷及宋拓《定武兰亭序拓本》卷等珍贵书画作品。

《历代帝王图》最终流入美国,现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步辇图》、《阆苑女仙图》在全国解放以后才回到人民怀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步辇图》

溥仪盗走的都是宫里最精品的文物和书籍,让人痛心的是,在到东北的路上,他和朝臣们没有吃的,就拿这些价值连城的字画、古董和当地农民换馒头吃,让大量的珍宝流失民间,当然,现在几乎找不回来了。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阆苑女仙图》

“溥仪盗宝”,对于溥仪来讲可能只是对自己东西的一次再也普通不过的变卖,而对于整个中国史来讲的却是一件历史大案。可以说每一次历史变革,这些瑰宝都遭受了一次命运的转轮,如今流失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其中背负着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段段早已被尘封的故事。

溥仪私人物品大公开: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放音机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青玉交龙纽玺、花云鹤纹爵式杯、粉彩花卉纹盖碗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伪满宫廷陈设的日本磨花玻璃盘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日本皇室赠送给溥仪的七宝烧梅花瓶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溥仪御用白熊皮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溥仪使用过的木冰箱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溥仪常听的进行曲唱片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画片扑克牌 这套扑克牌上绘有一系列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淑女,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当时英国富有的资产阶级女性的穿着时尚与流行发饰。爱新觉罗·溥仪在宫中受教于英文教习庄士敦后,开始对欧美文化及其国民风俗好奇和倾倒,婚后与皇后婉容还不时用英文书信往来。故宫藏有的这套纸牌可能就是溥仪或婉容打发宫中闲暇时光的消遣之物。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麻将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溥仪关押在苏联期间绘制的狮子图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洋金壳圆手表 20世纪 瑞士制造 清宫旧藏 日本官员送给溥仪的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留声机,民国,高80cm,长70cm,宽50cm,清宫旧藏 用留声机播放京剧唱片、外国歌曲唱片成了溥仪的消遣之一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牙刻“无逸斋精鉴玺” 清末 清宫旧藏 此印常钤于溥仪鉴赏过的古书画上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寿山石“宣统御览之宝” 清末 清宫旧藏 溥仪有“宣统御览之宝”共4方,此为其中之一,用于他御览的书画上。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白寿山石双狮纽“所其无逸”玺,清末,通高8.7cm,纽高3.1cm,印面3.2×3.2cm。清宫旧藏。印为白寿山石,双狮纽,为溥仪闲章之一。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红彩双“喜”字碗,清宣统,高9.3cm,口径21cm,足径8.8cm。清宫旧藏。溥仪自宣统三年(1911年)退位后,民国临时政府给予清廷一系列优待政策,使得溥仪能够在宫禁内继续生活,而体和殿也是其曾经居住的宫殿之一,此碗应为溥仪曾经使用的生活用品。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青金石摆件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玉雕摆件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茶壶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描金梳具

最憋屈皇帝,卖了自家的宝贝,却成了“国宝贼”


溥仪花鸟 自幼受到宫廷的良好教育和熏陶,喜欢书法和绘画,并有一定的功底。

在电影《末代皇帝》最后,年迈的溥仪花了一角钱去了自己曾经的家——故宫,此时的故宫已经空无一人,他翻过太和殿的围栏看着自己曾经坐过的宝座,这是影片里面第一次,太阳照满了溥仪的整张脸。他沿着台阶走上去,却被一个小红卫兵制止了。

“你是谁?”

“我是小红卫兵,你是谁?”

“我是中国的皇帝”

“证明给我看”

溥仪轻快地爬上台阶,坐在龙椅上开心地露出微笑,并招呼小红卫兵上去。溥仪从龙椅背后掏出了自己五十年前从陈宝琛那里拿来的蝈蝈笼子,仔细地擦了擦,递给小红卫兵。小红卫兵打开盖子,夕阳里,一只蝈蝈爬了出来,抬头,那位老人已经消失了……

相信这个片段给看过电影的朋友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实中的溥仪,被赶出原本属于自己的皇宫后,曾花大钱租房子住,也过过居无定所的日子。

当看到自己的家——偌大的紫禁城已成了历史的纪念品,而自己也成了活的历史的载体,各方涌来的异样目光,如同置于自己于博物展馆里的历史标本,供人指点、被人“解剖”。

这种活在新时代,但永远也抹不掉自己身上背负着的命运的复杂滋味,或许只有他自己能懂……

图片文字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