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是一笔灵魂的交易》第5课 宇宙就是你的靠山 读书笔记

 dituinaocom 2021-07-03

如果你为自己设限,就会削减很多潜在的机会。

你将会仔细掂量违背自己的心意,委屈求全将付出什么样的代。

也许你会发现,你很想彻底改变,你将不再削足适履,

也不再因他人对你的限制而束缚自我的成长了 。

限制

我们总是认定自己成不了大事,这大大的阻碍了我们接受精神慷慨的恩惠。

我们也许能够收听到自己内在造物主的声音,但在听到一个信息后,我们往往会把它贬斥为疯狂的妄想。

记住,神是我们的靠山,

站在灵性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银行账户里存有取之不尽的资金。

大多数人从未想过造物主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而我们往往却只接受其中十分有限的一部分。

神能够在我们身上施予多大的力量,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而且我们还在无意识之中为他设定了上限。
我们总是对自己很吝啬,如果我们接到了一份超乎自己想象的礼物,往往就会诚惶诚恐地将它归还 。

大胆的去接受神的恩惠

神会提供无尽的馈赠,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取它。

认识到这些,你就不会因为收获太多而产生负罪感。

每个人可以汲取宇宙的能量,我们的丰收并不是因为剥夺他人而获得的 。

如果我们能把接受神的恩惠当成是神的行为,这本身就是协助神去实现他的计划,

以彰显生命中的真善美,我们就不会再与自己过不去了。

我们对自己吝啬小气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总怕供不应求。
我们可不想把好运用光,也不想透支精神财富,

我们又一次把神当成脾脾气古怪的父母,从而限制了自我的流畅。
记住,神是我们的源泉,这源泉愿意自我延展,能够让我们更有效地汲取创造。

如果你把创意生命权都托付给人类之手,那么你将无法突破创意瓶颈。

我们易于变得世故,城府很深,或是很精明,

殊不知这些貌似聪明的做法,常常会阻塞我们的能量流动,我们对于自己能从何处获益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

机会往往来自隔壁邻居,牙医的弟弟或是妻子的校友,这些机会恰恰是神的源泉在运作 。

你到底在逃避什么?

创造力是一个关乎心灵的一题,任何或小或大的进步都是由信心的提升而取得的 。

当每个构想冒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必须满怀信念去除我们心中的障碍,以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

如果你觉得这些话听上去很不切实际,那么请坦白的问问你自己,

你到底在逃避什么?你已经获得了支援,你还觉得梦想不可能实现吗?
在你自我拓展的过程中,如果你卡在这儿不动,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

将神视为我们的源头,这一生活计划非常简单明了,却效力十足。

坚信神能帮助我们,我们的生活就将不再有负面的事物,而且我们也将不再焦虑,我们要做的是要细心聆听神的指示 。

聆听的方式之一就是写晨间笔记。

在晚上睡觉前列出,我们在哪个领域需要引导,早上也要围绕这个主题去写。
我们会发现,先前未见的通往梦想的道路就在自己眼前铺开来。
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做个实验吧,晚上祈求答案,早上聆听答案,
敞开心胸 ,去接受所有的援助吧 。

寻找河流

在之前的4周,我们都在挖掘意识,我们见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么敷衍,多么充满恐惧。

见识到了我们都不敢相信,只要聆听我们内心创造力的声音 并跟随他的指引,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定位。
我们开始怀有希望,但在同时也对希望抱有畏惧感 。

依赖心灵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转变,这种转变缓慢而稳健,但一直都在进行 。

日复一日,我们变得更加忠实于那个真正的自己,更愿意去拥抱积极的事情。

我们还会惊奇的发现,就连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因此而有所改善。

我们越来越能表达我们真实的想法了,也越来越包容他人。

对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意见,我们都能以宽宏的度量与温和的态度来对待 。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晨间笔记作为意识流的载体,让我们逐渐释放成见和短视,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观点和洞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变化的流动能量,这股流动的能量就像河流,是一种恩典,
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谋生方式,寻找合适的伴侣找到天赋的大任。

一旦依赖内心的造物主,我们就不会再依赖其它事物,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看上去很矛盾的是,与他人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唯一途径是毫不依赖。

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有不害怕被抛弃才能活的越发随心所欲,

只有不缠着我们的爱人去承诺什么,对方才能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回应我们的爱 。

在我们耐心地聆听内心的小小艺术家说话时,他会越来越有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它说话才能更大声,即便是在你觉得最糟糕的时候。
那个细小的声音也还是会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你:“你还是做得到的,或许你做了就会觉得有意思 。”

大多数人都会发现在坚持写晨间笔记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那么刻板了。

创造性自我修复是一个过程,我们寻找河流,并坦然接受水流急湍。

面对机遇,我们从拒绝变为主动迎接,这种态度的转变可能会让自己暗自吃惊,
我们将自己从旧有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刚刚浮出水面的全新自我热衷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

我们只有以轻松愉悦的态度去浅尝新事物,才能拓展创造力。

用“可能”这个词换掉,“没门儿”,我们就能打开一扇通往神奇和奇幻的大门 。

一旦信任并爱上内心深处的指引,我们就不再害怕亲密关系了。

因为我们都清楚这是宇宙的力量,而不会再把这股力量同亲密的人混为一谈了。

简而言之,我们在慢慢学着,不再盲目崇拜,也就是对任何人, 场所以及事物的崇拜性依赖,

现在我们只依赖源泉本身源泉,通过人场所以及事物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

美德陷阱

艺术家都会经历一段低谷期,并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我们有捍卫这种低谷期的权力。

我们需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念,并具有强韧的恢复能力。

在低谷阶段,我们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静一下,这不免会让亲朋好友以为我们是在退缩或疏远他们,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隐退是必要的阶段,如果没有这种隐退,艺术家就会感到困惑,气恼,一切都乱了套。
如果我们一直不这么做,内心中的艺术家就会闷闷不乐,情绪低落,满怀敌意。
最后,我们会变成困兽,冲着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咆哮,让他们离我们远点儿,别再对我们提无理要求了 。

是谁在提无理要求

其无理要求的人其实是我们,我们既不能满足内心艺术家的需要,还指望着有良好的表现。

艺术家需要保持创意的孤独,也需要时间独自让伤口愈合。

如果没有时间补充能量,内心的艺术家就会因此而耗竭,

久而久之,艺术家不仅会心情越来越糟糕,还有可能想轻生 。

我们喜悦和满足的感觉,会被“这有什么用呢?”的习惯性想法代替。
我们会继续过日子,甚至还有可能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
但这么做的代价是,我们会慢慢榨干自己的血液,吸干自己的灵魂。
用一句话说,我们因美德而损耗,骑虎难下,我们陷入了美德陷阱之中 。

逃脱美德陷阱

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都觉得自己必须做个“好人”,

他们担心,如果放胆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么他的朋友,亲人,伴侣将会怎样,

这些事正是这些瞻前顾后,使他们碌碌无为 。

修复创造性自我的人往往会为了当“好人”而伤害了自己,这种虚假的美德会让人付出很高的代价 。
很多人都把对自己的剥削当成一种美德,我们甘于长期佯装对艺术的厌恶,并把这种洋装视为殉道者十字架背在身上,
我们用这十字架培养自己虚假的灵性,因为做“好人”就意味着要优于他人。

我把这种具有诱惑力的虚假灵性称为“美德陷阱”,
灵性总被人们错误地当成一条道路,一直延伸到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地方,超越了人性。
这种有优越感的灵性,其实只不过是另一种否认自己的形式而已。

对艺术家来说,“美德”会带来致命的伤,

强求别人尊重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成熟,往往是一场徒劳甚至还有致命的杀伤力 。

我们积极地尽量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周到,而且努力变得乐于助人,大公无私。
我们还想待人慷慨做事,干练,多见世面。
然而事实上,我们真正想要的却是一个人独自清净。
如果我们无法逃离人群,独自清净,那么最后我们只有不理自己。

其他人看到的是我们活生生的就在那儿,其实我们可能往往只是装作我们就在那儿,而我们真正的自我可能早就已经躲到别处 。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只剩下了完整自我的空壳,他留在这儿是因为他不得解脱。

就好像马戏团里无精打采的动物,要被鞭打才会表演一样。

它们的确按规矩表演了把戏,也赢得了掌声,但完全听不到喝彩。

我们也听不到喝彩,因为我们内在的艺术家不但心情很糟糕,而且已经打包走人了。

对于现在的生活我们能体验到的也只是一种灵魂出窍的貌合神离 。

我们的自我走了,不见踪影,临床医生可能会称它为“分离障碍”,我则称之为“逃离犯罪现场” 。

正因为我们怕被视为自私,我们才丢失了自我,变得越来越有自毁倾向。
这种自毁并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消极寻求的目的,因此我们往往对这种自毁的杀伤力浑然不知 。

你有自毁倾向吗

它真正的意思是“你会摧残你的自我吗?”

再准确些的表述是:“你摧残了你真正的本性吗 ?”

有许多人虽然深陷“美德陷阱”,可表面看上去,却一点儿都瞧不出有任何自毁的迹象。

他们一心要成为好老公,好爸爸,好妈妈,好妻子,好老师,
还为此搭建了一个虚假的自我,用来迎合外部世界的口味,以此换取来世俗的认可。
这个虚假的自我在任何时候都表现的那么有耐心,总会把对自己的需要满足排在别人需求或命令的后面 。

错误的美德,让困在陷阱中的创意人,一次一次亲手毁了真正的自我。

而这个自我从小很少获得称赞,他听到的只是严厉的责备:“别那么自私。”

真正的是我应该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他通常都很正常, 但偶尔也会肆无忌惮。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玩耍,也知道什么时候要向别人说“不”,向自己说“好” 。

陷入美德陷阱的那些人,即使富有创意,也无法让自己赞同真正的自我,唯恐一旦这么做,就会惹得非议不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