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炫叶楓雪 2021-07-03

导言:

地缘战略特点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幅员、形状等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上的特征,它对一个国家制定政治、军事战略、国防和外交政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传统最恒久的因素。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家别尔加耶夫指出:“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包含着历史之所有的哲学,它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代,并确定着各个时代的特征,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

“地缘关系不仅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现行战略产生影响,而且会使其战略思想在地缘关系方面带有某种传统性,甚至表现出模式化的地缘特征。”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观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缘战略特征十分鲜明,地缘战略特点对其传统安全战略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地缘政治方面,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在欧洲的疆界被压缩到300多年前,即俄罗斯开始扩张前的范围内。

俄罗斯传统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观决定,俄仍将原苏联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将东欧地区看作是利益范围,至少是不容西方国家染指的“中间地带”——否则将形成联合的西欧与孤立的俄罗斯对峙的局面,对俄十分不利。

因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必将以巩固独联体的一体化、维护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为根本战略目标;以发展同德、法等欧洲大国的合作,建立欧洲统一空间、强调欧安组织的作用为战略途径,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冷战后俄罗斯地缘安全空间的裂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俄罗斯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实体在世界地缘政治版图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在俄罗斯的地缘周边先后发生了北约东扩、颜色革命、阿富汗反恐战争等一系列事件,俄罗斯地缘安全空间发生裂变,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全面改写。

冷战结束后,俄地缘政治状况严重恶化。在西北、西线,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俄罗斯从东欧撤军后,丧失了大约2000公里的战略防御纵深,原苏联统一的战略防御体系被割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为将俄军撤出后形成的“中间地带'纳入其安全体系范围,积极推进北约东扩。

1999年3月12日,原华沙条约成员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使北约成员国增加到了19个,北约东扩计划迈出实质性一步,使俄丧失了700——900公里的战略纵深。2004年3月29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7个波罗的海和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北约实现第二次东扩。

这次北约大规模东扩大大改变东欧地区的地缘政治态势,新加入的不仅有前华约国家,还有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北约防区向东推进了1000余公里,在有些地段直抵俄国西部边界。中东欧地缘政治版图再次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一新形势直接牵涉到俄罗斯的切身利益和安全。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在地理上,俄罗斯将与多个北约成员国的领土接壤,而俄罗斯西北方向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被北约从波兰和立陶宛方向紧紧夹住;由于波罗的海3国加入北约,俄西北边境失去了所有缓冲地带,西音屏障丧失殆尽,北约战车直抵俄罗斯的家门口。用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的话讲,北约东扩“从军事政治意义上看,北约是从西北方向和黑海方向包围俄罗斯”。

尤其是北约电子侦察机进驻立陶宛佐克尼艾军事基地执行巡逻任务,意味着北约在波罗的海建立了第一个常设基地。北约军事基地更加接近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城市和国防设施,这一严峻的战略态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2005年12月6日,罗马尼亚与美国签署了美国在罗马尼亚设立军事基地的协定。该协定改写了东欧没有美军基地的历史,并使俄罗斯的侧翼毫无遮挡地直接面对美国和北约。如果让美国或北约完成对黑海水域的控制,俄罗斯的侧翼也就会完全丧失战略纵深。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与美抗衡时代来临

不但如此,而且在西南、南线,美国在独联体国家推动了一系列以政权更迭为标志的颜色革命。2003年11月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2004年11月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2005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黄色革命”等,这些“革命”使俄罗斯的独联体盟友与俄正在渐行渐远,美国在独联体空间立足。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状况严重恶化。

美国通过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在外高加索获得立足点,在外高加索打开独联体的入口。美国通过乌克兰的“橙色革命”西面包围俄罗斯。而且,俄罗斯黑海舰队一直驻扎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根据乌俄两国1997年5月签署的协定,俄黑海舰队在乌的驻扎期将持续到2017年。

失去乌克兰,俄罗斯海军就将被迫离开塞瓦斯托波尔港,失去“俯瞰”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地区的战略优势。失去乌克兰,俄罗斯黑海舰队将沉没。乌克兰加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北约老成员国土耳其从黑海方向对俄罗斯构成了军事政治意义上的包围。美国通过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进驻中亚。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2001年秋,美国就曾利用阿富汗反恐战争之机,先后租用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汗阿巴德空军基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国际机场,塔吉克斯坦同意美国及其盟国的反恐力量提供库利亚布机场,哈萨克斯坦向美军飞机提供临时起的便利,土库曼斯坦同意美国军用飞机从其领空通过。

由此,美国立足中亚。美国在中亚驻军,既削弱俄罗斯在独联体南部地区的影响,“将俄生存空间压回本土”,'扼住俄罗斯南下的咽喉要道”,并且能“对俄罗斯腹地实施监控”,又可以威慑伊朗和中国,还有利于美国控制中亚和里海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亚成为美国在21世纪推行全球战略“大棋盘”上的战略要地。美国在中亚驻军使欧亚地缘政治和军事结构发生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另一场深刻变化——使中亚从俄罗斯安全战略传统的“后院”变成了“前线”,使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与北约向前苏联波罗的海三国扩张相呼应,对俄罗斯形成钳形包围态势。

能源危机和安全战略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能源安全也受到了威胁。高加索、中亚和里海地区蕴藏着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格鲁吉亚是里海原油的必经通道,其国家政权的西倾可为美国最终控制里海石油产地和石油输出管道的全球石油战略利益服务。乌克兰是承担着将90%俄罗斯能源输送到欧洲的重任,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过境运输国。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在当代世界,在能源问题有重大意义的情况下,美国悄悄联合这些区域于西方经济和政治体系之中的计划不只是开采和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美国打算在俄罗斯以南建立被成为'21世纪的丝绸之路'公路、铁路、石油管道和空中走廊的网络,以将外高加索和中亚国家带出俄罗斯的影响之下,保障它们同世界的联系,避开俄国,同时加强它们同土耳其(土耳其是美国在这一区域的主要盟国)的联系,以根本改变地缘政治均势。”

2005年5月25日美国等西方国家修建的连接里海和地中海的首条直接输油管道一—巴库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汉管道开通。“里海石油绕过俄罗斯而流淌气“(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俄罗斯从原苏联领土上的资源中挤走,损害俄罗斯在这一区域的传统政治影响。”

这是在原苏联地区修建的第一条没有俄罗斯参加的大型战略能源输出项目,这一管道绕开了俄罗斯,具有地缘政治意义。对此,俄罗斯国家杜马外交委员会主席卡萨乔夫指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出于政治而非经济考虑的项目;建立一条没有俄罗斯参加的里海石油出口管道,完全是一件政治事件;这一能源项目的开通,将使美国和西方国家找到在该地区进行军事存在的借口。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观下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此外,近年来,尤其是过去一年间(2005年),独联体正面临愈发严重的“独多联少”的尴尬局面:在2005年8月的独联体峰会上,土库曼斯坦成为首个终止独联体正式成员身份的国。随后,其他国家内部的一些政治力量也开始质疑独联体继续存在的意义。在数个独联体国家爆发了“颜色革命”之后,一个由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倡导的“民主选择共同体”也正式宣告成立,独联体已经直接感受到了来自西方价值观的威胁,独联体生存面临挑战和威胁。地缘政治状况的变化使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态势大大恶化。

在东线,中俄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已划分完毕,只存在俄日北问题尚未解决。俄罗斯的远东地缘疆界基本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