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1》启示录: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创业大咖?

 磐石之心 2021-07-03

“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

100年前,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上,当13名平均28岁的爱国青年发出灵魂之问时,世人谁都想不到,他们居然成为了“史上最牛的创业团队”。

近代以来,有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先后登上过中国的政治舞台,但大都淹没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潮流中。而从一个13人的团队出发,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从弱变强,不仅成立100年,而且连续执政70多年,实现了经久不衰、世所罕见的奇迹。

一部建党史就是一部创业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牛?

从电影《1921》里,我们或许能寻到启示与答案。

 

理想信念是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一个“他们为什么建党”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1921》里的一处草灰蛇线,或许能提供解答。李达当年抵制日货时,发现用来点燃日货的火柴,居然是日本生产的,这让他痛苦又尴尬:“偌大一个中国,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一句双关语,至今听来仍令人热血沸腾,当年又是何等振聋发聩!

还有一幕是法国国庆日。毛泽东跟着庆祝国庆的法国人走进了法租界领事馆,马上就被看守推了出去。法国领事馆里的法国人喜气洋洋,外面的中国人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眼睛湿润了,他在上海的街头纵情奔跑。

先辈们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纷纷抛家舍业、不惜生命,这对创业者并不陌生。当他们眼里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身体也不知疲倦。但不同的是,共产党人的创业并不是靠一腔热情驱动的,13名代表的青春热血背后,更多的是理性与睿智,精准站在了时代“风口”。

《1921》用独特的国际视野体现了这种判断力。电影从国际化视角展现中共一大召开时的国际形势和历史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反动势力的种种博弈,深入地解读这段史实,充分展现出了共产党人倾听时代声音、顺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的先进性特征。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干事创业需要身上有那么一股子气和劲,需要有那么一点内心的火种。因为,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动力,激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精准研判市场走势,聚焦消费者需求,现在很多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都蕴藏着巨大商机,国家政策对某一个行业的走向也会关系重大。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首先要学会研判政策,判断趋势,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俱进调整方向和策略。

坚持战略方向 适度“中央集权”

建党,就要有科学纲领。

《1921》如实反映了13名代表的唇枪舌剑,他们虽然都很年轻、稍显稚嫩,甚至面临着不少困惑,但他们对这次会议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要通过一份纲领性文件,为前进之路提供指导。为了中国一大纲领,代表们争锋、激辩、舌战,各种思想流派火花四溅。

会议期间,刘仁静在洗碗池前一脸担心地问毛泽东,如此激辩,会不会直到会议结束都辩论不出结果?

但毛泽东笃定地回答不会。

“因为我们的起点一样,誓死推翻旧世界,还因为我们的理想也一样,盼望着建立新中国”。

13名代表具有高度统一的战略方向,对今天的创业者仍然有很多启示。创业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成功少而失败多。尤其是对于有家室的朋友来说,创业不应该是一项赌博,而是一项计划,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周全准备。

但同时也要看到,创业胜在执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须拔枪快、开枪准,必须出现一名敢作、敢当、敢决策的英雄和领袖。《1921》里的毛泽东还不是领袖,但随着遵义会议召开,共产党的创业团队找到了一名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真正找准了革命的方向。

铁的纪律才能保证方向一致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从《1921》中,人们对共产党人的纪律性印象深刻:一大会议吵吵嚷嚷,但井然有序,13名代表重点讨论了党员条件、入党程序,并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

影片的最后,也如实反映了13名代表的结局,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站在了天安门城楼,其他有的在革命斗争中牺牲,有的从“一大”代表到脱离革命走向对立面,再到寻找组织、迷途知返,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则成了叛党反革命分子,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纪律是党的生命。13名代表以残酷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纪律严明,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无论是谁,无论他作出多大贡献,无论他在团队的位置上多么重要,只要违反了纪律,就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加强纪律性,革命战无不胜。”创业和革命一样不失残酷,毛泽东写下的这句话,至今仍然被许多创业者反复引用——在初始创业中,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往往是理想,是热情,是关系,甚至有的领导者采用“人治”,将不少亲戚朋友拉入团队。

但随着创业走向正轨,每个人的利益开始分散,制度化地治理公司更为重要,公司要明确规章纪律之重要,促使员工自觉把增强纪律作为工作之纲、人生之镜。要杜绝人情关系,对不适应团队需要的人要及时矫正,必要的时候甚至踢出团队,这是一个优秀领导者魄力的表现,也是保证创业公司路径一致、方向一致的重要手段。

用企业文化来激扬奋斗精神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1921》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事变,于细微处见义理。当毛泽东说“因为我们的理想也一样,盼望着建立新中国”时,当李达在印刷厂执意把“百姓”改成“人民”时,当代表们为“早日结束中国之苦难”干杯时,我们注意到,许多年轻人都落泪了。

要知道,放在若干年前,很多人可能对红色影片无感。而通过今年的反应来看,几乎所有人都由衷感到了自豪,为中国共产党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重新树立了一整套价值观(党的“初心”与“使命”),从使得党在组织上、制度上、文化上、价值观上经历了一套洗礼,找回了新生。

上等公司治理靠文化,中等公司靠制度,下等公司靠亲友义气。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只谈工作,薪资和能力,几乎不谈公司的使命和文化,是缺少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要想走得更加长远,企业要挖掘核心价值观,创造出“人人受重视、各个被尊重”的文化氛围,通过“企业爱我”的切身感受,产生出“我爱企业”的深厚感情,从而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所以,为什么说《1921》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因为,就从100年前的草台班子上,我们已经看到共产党人表现出世界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指导思想、严格的组织纪律、优良的传统和作风等。纵观世界,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如此深谋远虑、持之以恒、知行合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懂了《1921》,也许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也许就能在创业征途中少走一些歪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