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奶的左眼 | 作者:​王永寿

 大河文学 2021-07-03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奶奶的左眼,是个摆设。
她的左眼,看起来跟我们正常人的眼睛是一样的,但只瞎眼,用我们这儿的土话说,叫清光黑,什么也看不见。那眼儿总朝人“乜斜”着,像那么一回事,那是她小时候得眼病抽搐时留下的后遗症,这只眼,生人见着会打寒颤,小孩瞧着会吓得惊叫或者哭了。
奶奶嫁过来时,村里人对我奶奶的左眼说三道四。后来,爷爷听不惯别人对奶奶的闲言碎语,才跟村里人漏了口风,说,三奶奶的左眼,是只瞎眼,什么也看不见,大家莫怪她乜斜得瘆人。村里人才瞪大了眼,发出惊叹。
说起我奶奶的这只左眼,那是她9岁时得了眼病,没钱就医,痛得眼儿抽搐得吓人,后来就撂下了这只怪眼儿。这眼,惹了不少的麻烦和遭人嫌弃。
一九四七年八月的一天中午,保长找我爷爷,奶奶正好站在门口乜斜着左眼看保长,看得保长都戗毛了,蒙了,脑袋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转不动了,倒退三步,既而逃之夭夭。本来,保长是想跟爷爷说,你家独苗,不派壮丁了,但奶奶的左眼神,使保长改变了主意,硬是把爷爷抓了壮丁(当国民党兵),爷爷被押到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夜宿鹅湖时逃了出来,逃出来后,爷爷没敢回家,一直南下,在江西鹰潭参加了解放军,直至全国解放后的一九五0年三月,才回了老家。爷爷见到奶奶的那一刻,被奶奶的左眼神吓了一跳,愕然了片刻,才笑着迎向奶奶。
奶奶的左眼,惹了不少的祸。
先是得罪了社教工作组的干部,那天,三个社教干部经过奶奶家门囗,奶奶一抬头,把走在前面的一个年轻干部脸都吓白了,不敢再迈步,咧着嘴,想说句,却没说出话来,右手指着奶奶,发出“你、你、你、你……”。大队干部上前,挥手示意奶奶进屋,再向那年轻干部解释奶奶的左眼。再是公社书到我们大队,经过奶奶家门口,奶奶正好屋里出来,那个左眼神,把公社书记惊得跌了个跟斗,书记出了个丑,随行者训了奶奶一番,说,没教养,用这种眼神看书记?对书记有何不满?……奶奶最倒霉的一个左眼神,算一九六九年五月九日,那天,一个老师领着一队学生穿村街呼囗号,奶奶凑过去看热闹,那个左眼神投向队伍,被旁观者添油加醋举报到大队部,说奶奶藐视队伍,仇视革命者……那真是惨了,奶奶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戴纸帽游了半个月的村街。
那一回,奶奶讨厌起自己的左眼,给自己的左眼扇了几巴掌,还老泪纵横。
奶奶不敢轻易出门,不敢抬头看陌生人,不敢往人堆里钻,有时真要出去,左手挡住左眼,生怕惹祸,有时忘了左手挡着,会遭到陌生人厌恶的目光的回击。甚至会听到那人边走边说,自己算个什么东西,给我这样的眼神。
奶奶的左眼,就像庙里的神端着个架子,他们都是泥捏的。她的左眼神,就是那么个假眼神,不是见你不顺眼而乜斜着,不是的。
奶奶因为自己的左眼,老是一个人生闷气,她右眼神里已藏着说不出的憋屈和疲惫。
奶奶到七十六岁,也就是八十年代了,她看到不少年轻人赶时髦戴墨镜,才想到了一个法子,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独特的眼镜,左镜片墨绿色,人家再也看不到她的左眼儿,右镜片是透亮的老花镜片。可奶奶戴上这奇特的眼镜,村里人看到她惊得像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作者简介:王永寿,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今古传奇《文艺天地》《海外文摘》《微型小说月报》《小小说月刊》《金山》等发表中短小说、小小说、散文400多篇。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