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果面光滑度的几个小妙招

 尛尛夜 2021-07-04

一、形成果面伤疤的三种因素

1、缺素造成幼果表面产生伤疤。土壤缺素会直接导致植株缺素,养分失衡,容易引起果实发育不良,出现畸形果,果实坚硬,果顶黄化,果面有斑。缺素严重的情况下,果面会有胶液渗出。严重的可直接导致落果;病斑小危害轻的,果实坚硬且畸形,果肉内部发育不齐全,不能形成商品果。

2、化学药害造成果面留疤。在高温天气使用高浓度农药,或使用高浓度乳油制剂(机油乳剂)、溶解性差的粉制剂农药或“三无”药肥,容易导致柑橘果面发生不可逆转的药害。

3、病虫的危害蓟马、椿象、蚧壳虫、锈壁虱等害虫危害致使柑橘果表面产生伤疤。溃疡病、沙皮病、灰霉病等浸染果实,果实表皮油胞破裂,呈现大斑痕,斑痕随着果实膨大而扩大,严重影响果实品相。

4、物理因素。风吹或人为等因素容易造成柑橘果面机械损伤。位于风口处或高凸部位的橘园,受对流风影响,果实易与枝叶产生摩擦碰撞,幼果产生的机械擦伤,形成“风疤果”;施肥、打药、修剪等农事作业时,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幼果果面擦伤。

二、预防对策柑橘生产过程中,果面伤害问题“防”重于“治”。

很多伤疤都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因此,找出致病原因,及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有效防止伤疤果,提高果实商品率。

1、果园缺素的防治。缺元素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及时补充微量元素肥,冬季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助。丰产树每株微量元素肥料50-80g,钙镁磷肥500-800g。谢花后叶面喷施或滴灌微量元素肥料。

2、柑橘病虫害防治。严格做好采果后和萌芽前的2次清园工作。在春稍、夏稍、秋稍萌发到1厘米时用药一次;在春稍、夏稍、秋稍抽发至10-15厘米时用药一次。防病先杀虫。在用药时,杀虫剂和杀菌剂科学复配使用。在柑橘花期和幼果期进行持续监测,如果虫口基数过大,应立即补喷,及时杀灭。

3、药害防治。柑橘在开花期、幼果期,果面娇嫩,稍有不慎,容易对柑橘的花和幼果造成伤害,此时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生产中为了保证幼果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对各类病虫害进行及时的科学防治,合理混配化学农药,减少打药次数,如三唑锡和代森锰锌混用会造成果面伤害;农药交替使用,不能随意减小稀释倍数,如使用阿维炔螨特防治害螨时,在高温天气浓度高于1000倍,就会对叶片和幼果造成药害;选择合适的天气用药,选择在无风的阴凉天气喷药,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