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刍议命题作文

 僰俗 2021-07-04

作者:三分明月

文从心起,诗自感发。

这种说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凡是喜欢码字游戏的人,可能都会有这种体会。

有时候写的诗歌也好散文也罢,自我感觉还上得台面,拜得读者。

有时候则不然,诗歌无诗味,文章没嚼劲,如同一杯白开水。

究其原因,这个问题恐怕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既然三两句话说不清楚,那就小议一下如何哩?

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标题《刍议命题作文》。

这便是本文的开场白。

现在的小学生从二、三年级就要开始作文训练,这种训练几乎都是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从小学练到中学,一直练到高考的作文试题。

你说它不好,那你拿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啊!

这如同高考方式一样,明明知道这种方式不科学,带有封建社会科举应试的色彩。

专家们讨论过来争论过去,始终拿不出一个更为科学的方法。

最后还是觉得,这是目前较为公正,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材的方式。

命题作文也是这种窘境,明明知道这种作文训练不科学,但目前又找不到更为科学的方法。

近些年,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深感命题作文的弊端,也深知这种作文训练对学生思想的束缚甚至禁锢,于是做了不少这方面的探索。

其中比较有效的探索,就是扩大命题范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不再假话连篇,不再无病呻吟。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不久前,一位广东中山的朋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帖子。

这个帖子是2021年广东的中考作文题。

作文题的要求是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內容自选,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笔者认为,今年广东的中考作文题就命得比较科学合理。

从文题的四点要求来看,题目、内容都放得很开,这就给了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

同时,要求用总结性结尾,使考生无形之中懂得了什么叫作画龙点睛。

我相信,一个有十五六年生活经历的少年,又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要写出一篇五百字的《少年模样》的短文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送孩子到学校,这时候父亲的手机响了,父亲一边开车一边接电话。

孩子提醒父亲注意行车安全,父亲仍然我行我素。

孩子无奈选择了报警,违章的父亲当然受到了惩罚。

作文是请以《给违章父亲写一封信》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据说这是前几年陕西省的高考作文题。

这个题目,在网络上引起一阵热议,吐槽者甚多。

其中一个商洛山区的考生在试卷上的那封信,不是写给违章父亲的,而是写给出题老师的。

他说自己的父亲是商洛山区的一个老农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从没有走出过大山。

别说开车,就连高速公路都没见过。

这位考生在信中这样说,让一个山区的农村考生写这样的作文题,无异于让城市的考生去写农村生活。

并在信的末尾说,我知道我的作文很可能被判零分,但我也只能这么写。

这位考生的作文虽然离题万里,然而平心而论,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的基本功来看,文字功底是较为厚实的。

从以上两个案例,就不难看出命题作文要出得科学合理是何等重要?

写文章,往往是写作者在生活中被某种场景所触动,激发了本人的写作灵感。

这时候就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旦发了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

老作家魏巍有一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范文,被选入中学教材几十年。

他在文章的开头有这么几句话: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段话应该是对创作冲动最好的诠释。

命题作文虽然不同于灵感写作,但只要你这个命题能打开学生心智,使其产生一种写作冲动。

那么他感情的潮水,同样也会放纵奔流。

当然,这就要看你如何命题了。

文章至此本该结束了,但还想给这条“画蛇”再添只脚。

接到本文开头的话题再说两句。

写文章为什么有时感觉不错,有时却有点糟糕?

统观一些写作大家的作品,也不是篇篇都是精品。

就跟一些书画名家一样,也经常把那些书画废品弃之纸篓。

这就告诉我们,当写作卡壳时不要硬写,硬写必成无病呻吟。

真如是,文章便缺少了生命力,无生命力的文章,成次品甚至废品那就是必然的了。

             2021年7月1日晚

作者简介杨克纯,退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却没有什么建树,显得十分平庸。

平时喜欢喝点小酒,打打小牌,看看闲书。偶尔也玩玩文字游戏以打发空闲时光。

身上也有一些臭文人的臭毛病,别人觉得有些高冷,其实是无能。








僰俗》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