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需要文采。一代文学批评大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论述文采: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情采》
在这里,刘勰从情和文的角度,论述了情感和文采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肯定文采的作用:文采和情思都是立文之本源。 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文化形式,如果从文本的角度来看,是否像诗歌散文那样需要文采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据茶座君观察,大凡经典名联,其文采都是处于在线状态的,读来令人余香满齿,赞不绝口。 试举几例: 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翠暖珠香,重游瞻部; 十万春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 ——北京庆乐园戏台联
据说此联出自清代著名诗人吴伟业(梅村)之手。本联可以深深的宇宙意识,打入强烈的人生体验,使得联作可作为文本来欣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世事本浮沉,看他傀儡登场,也无非屠狗封侯、烂羊作尉; 山河供鼓吹,任尔风云变幻,总不过草头富贵、花面逢迎。 ——戏台联
此联笔力千钧,非常老辣,李伯元《庄谐联话》谓“骂尽世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中有舜日尧天。
这是某王府庭院对联。本联文辞优美,确实可以说文采斐然。 讽刺时入木三分: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1904年,章炳麟讽慈禧七十大寿
短联极具韵味和意境: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凤诰题济南大明湖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长联可媲美散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翁题昆明大观楼
趣联妙趣横生,忍俊不禁: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纪晓岚应对乾隆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有流水对(上下两联互相依存,不能独立,有如流水,顺流而下):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无情对(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但细读起来,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巧妙):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偏旁对(偏旁一致):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宦室,富宅宽容。 ——叶向高对翁正春
还有嵌名联,包括各种嵌字格(根据嵌字的位置,可分为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凤尾以及魁斗、蝉联等特殊嵌字格) 季子自鸣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又何曾? ——曾国藩、左宗棠互怼(左宗棠字季高)
此联还有一种版本: 季子自鸣高,与我心期何太左! 藩臣身许国,问君经济有何曾?
表现在语言上,要优美、典雅,不能太直露,“文采所以饰言”(修饰语言):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阮元题杭州贡院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杨慎题昆明华亭寺
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通感、谐音等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诀别联
“莲子”谐“怜子”,“梨儿”谐“离儿”。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陶澍题家乡榨油坊
比喻和夸张。 不拘乎山水之形,云阵皆山,月光皆水; 有得乎酒诗之意,花酣也酒,鸟笑也诗。 ——赵之谦赠友联
比喻、拟人和通感。 本文对联选自《历代名人名联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