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邮票图说中国汉字书法(一)
2021-07-04 | 阅:  转:  |  分享 
  
邮说中国—美术系列邮票图说《中国汉字书法》(一)悠然雅士2021年2003-3《中国书法古代名作》小版张—
“篆书”字帖2000《澳门艺术》小型张—隶书、楷书、行书“中国书法”书写工具“笔墨纸砚”《中国古代书法》小版张—篆隶楷
行草“書”字2001-9《陶瓷》“彩陶瓶”极限片—新石器时代“人面鲵鱼”图画1996-10《河姆渡遗址》“崇鸟敬日”邮票—
“日”形与甲骨文“日”相似1998-21《贺兰山岩画》邮票—图画“人面”2011-4《良渚玉器》“玉璧”邮票—“刻画符号”
与古文字相似T102《乙丑年》北京邮戳—象形字“牛”圭亚那2014《马年》“书法汉字”小型张—“马”字殷代甲骨文西
周金文秦代篆书唐代楷书T149《彩陶》“半坡类型”极限片—图画“人面鱼纹彩陶盆”J174《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
会》小型张边饰—古代青铜器上的“鱼”形铭文2002-9《丽江古城》“纳西民居”邮票—东巴图画“白云深处有人家”2003-22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小型张—象形字“水”文达1984《历史笔迹》“文字演变”邮票—从图画到文字演变的“鬲”字台湾19
79特148《中国文字源流》邮票—“殷·甲骨文”极限片1996-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极限片—“甲骨档案?商代龟甲”201
2-32《中国审计》“审计萌芽”极限片—金文代表西周青铜器“史颂鼎铭文”台湾1979特148《中国文字源流》邮票—“春秋·
猎季鼎金文”《汉字》小版张—字体从大篆小篆秦隶隶书到魏碑今草楷书行书演变的汉字“書”莫桑比克2014《马年》邮
票—篆书“马”字山东泰安2014《春节拜年》邮戳—隶书“马”字《马运神州》小版张邮票—象形字“马”2002-1《壬午
年》邮票—楷书象形篆书隶书草书行书“马”字马绍尔群岛2002《马年》邮票—草书“马”字1994-1《甲戌年》
邮票—篆书“狗”字《陈仓石鼓阁》邮资片—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文“田车鼓”台湾1986特241《新年》邮票—篆书“兔”字2
003-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极限片—小篆“秦?泰山刻石”JP13《欢迎台胞探亲旅游》邮资片—汉代篆书“阖家欢乐”“欢
迎台胞探亲旅游”1997-1《丁丑年》邮票—隶书“牛”字1993-13《龙门石窟》“唐?奉先寺”小型张—“八分”隶书“龙门
石窟”冈比亚2007《鼠年》邮票—隶书“鼠年快乐”1999-1《己卯年》邮票—草书“兔”字文7《毛主席诗词》极限片—毛泽东
草书《采桑子?重阳》2001-1《辛巳年》邮票—楷书“蛇”字斯洛文尼亚2012《龙年》邮戳—楷书“龙”字香港1978《马
年》邮票—唐·颜真卿楷书“马”字2007-30《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戳—楷书“楷”字2002-6《中国陶瓷?汝窑瓷器
》大版张边纸—行书“汝”字JP11《北京图书馆新馆落成暨开馆七十五周年纪念》邮资片—邓小平行书“北京图书馆”J142《中国
艺术节》极限片—宋·米芾行书“藝”字2002-1《壬午年》邮票—楷书等多种字体“马”字《中国书法?艺韵》小版张—汉晋隋
唐宋代书法名家“藝”字台湾1978特141《中国书法艺术》极限片—宋?常杓篆书“宋人词”JP54《国际消除贫困年》邮资片—
篆书“衣食住行”四字新加坡2009《牛年》极限片—甲骨文象形字“牛”台湾2014特616《中华文物殷墟》极限片—“带
刻辞鹿头骨”甲骨文台湾1979特148《中国文字源流》邮票—最早文字“殷·甲骨文”2016-17《殷墟》邮票—具备书法
“三要素”的“甲骨文”2017《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纪念封纪念邮戳邮资图台湾201
4特616《中华文物》“殷墟填朱卜辞龟腹甲”极限片—填朱砂甲骨文JP85《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邮资片邮戳—甲骨文2016-
17《殷墟》原地封—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殷墟甲骨文》小版张—最早汉字“十二生肖”甲骨文山东高密2015《春节拜
年》邮戳—金文“羊”字山东青岛2019《春节拜年》邮戳—金文“猪”字T75《西周青铜器》首日封主图—金文T75《西周青铜
器》“利簋”邮票—西周最早一件铸铭青铜器PP17《大盂鼎》邮资片原文—西周金文“大盂鼎铭文”T75《西周青铜器》首日封主图
—早期金文T75《西周青铜器》“利簋”邮票—西周最早一件铸铭青铜器PP17《大盂鼎》邮资片—西周金文“大盂鼎铭文”及原图台
湾1961特019《古物》邮票—青铜器金文“西周·散氏盤”及铭文原图1992-1《壬申年》邮票—篆书“猴”字台湾1961
特019《故宫古物》邮票—“西周?毛公鼎”大篆铭文《百寿图》邮资片—一字数形的篆书“寿”字2003-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
邮票—大篆“西周?毛公鼎”铭文2003-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极限片—大篆“西周?毛公鼎”铭文澳大利亚圣诞岛2017《鸡
年》邮票—小篆“鷄”字日本1989《国宝?汉字金印》邮票—汉?小篆刻印“汉委奴国王”台湾特148《中国文字源流》“西汉·
小篆”邮票—小篆刻章“禽适将军章”莫桑比克2014《字圣许慎》小型张—《说文解字》收集小篆9353字浙江玉环《传统文化系列?
篆书》邮戳—清?赵之谦小篆选字浙江玉环《传统文化?篆书》邮戳—小篆“秦·诏版”选字2015-9《世界计量日》邮票—小篆“秦
·诏版”《第七届玉雕节》河南南阳邮戳—秦·李斯小篆“王”字”2003-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小篆“秦·泰山刻石”
台湾特141《中国书法艺术》“宋?常杓篆书”邮票—小篆《宋人词册》1996-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简牍档案?汉代木牍”
极限片—西汉后期《集薄》上隶书2012-25《里耶秦简》“秦历日”极限片—秦代隶书1995-1《乙亥年》“喜迎新春”邮票—
隶书“猪”字1997-1《丁丑年》邮票—隶书“牛”字1994-1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刘备招亲”邮票—汉隶“喜”字
2004-28《中国古代书法》小版张—“隶书”名帖1993-13《龙门石窟》“唐?奉先寺”小型张—“八分”隶书“龙门石窟”
2009-20《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邮票—隶书《史晨碑》集字澳门2000《澳门艺术·中国书法》邮票—隶书“书”字
2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隶书“东汉·乙瑛碑”2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隶书“东汉·张迁碑”2
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隶书“东汉·曹全碑”2004-28《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隶书“东汉·石门颂”新西
兰2012《龙年》邮票—汉代《西狭颂》隶书“龙”字台湾特141《中国书法艺术》“明·文征明隶书”邮票—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
”2003-1《癸未年》“三阳开泰”—楷书“羊”字《中国书法?艺韵》小版张—唐?欧阳询唐?褚遂良楷书“藝”字澳门2
000《澳门艺术?中国书法》邮票—连家生楷书“國”字2009-20《唐诗三百首》“杜甫·望岳”邮票—楷书“颜体”颜真卿楷体
集字邮票图说《中国汉字书法》未完见(二)小篆名帖《宋人词册》。宋代人常杓以小篆书写苏轼《哨遍》,内容为:“为米折
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俱非今是,露未晞”。(二)隶书名家书帖1、隶书分类。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秦
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保留着较多的篆书痕迹,称为秦隶或古隶。西汉早期隶书和秦隶一样,之后有所发展,抛弃图画线条,采用抽象符号,笔画简
洁,以方折笔画取代圆转笔画,称为汉隶或今隶。东汉出现“八分”隶书,因为汉隶波折的笔画向左右两边伸展,字的形态像“八”字,所以叫“八
分”。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隶书中的“八分”隶书。2、隶书特点。一是字形扁方,左右分展;二是起笔蚕头,收笔燕尾;三是化圆为方,化弧为
直;四是变画为点,变连为断;五是强化提按,粗细变化。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奠定了楷书的基础。3、隶书名帖。东汉盛行刻石立碑,碑文有的刻在碑碣上,
有的刻在悬崖上,有的刻在建筑物上,流传至今的碑刻约有一二百种,书法史上称为汉碑。主要有《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礼器碑
》、《乙瑛碑》、《石门颂》、《西狭颂》、《华山庙碑》和《鲜于璜碑》等。清代隶书创作涌现出郑簠、金农、邓石如、伊秉绶等名家,是汉之后
的又一高峰。隶书名帖《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立于东汉永兴。《乙瑛碑》为汉代正体隶书之最典型作品,其书法
端庄典雅,浑厚流美,堪称东汉“庙堂书法”的典范,也是今人学习隶书最受推崇的最佳范本之一。隶书名帖《张迁碑》。记载了张迁的政绩,立
于东汉。碑文隶书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是传世汉碑中风格雄
强的典型作品,自明代出土以来,便被奉为珍品,成为书法爱好者临摹的范本。隶书名帖《曹全碑》。记述曹全生平,立于东汉。是汉碑代表作品
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曹全碑》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并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
代书家推崇备至。隶书名帖《石门颂》。东汉时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碑帖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
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
。《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隶书名帖《西狭颂》。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刻在甘肃省成县天井山上,保存完
好,一字不损。摩崖石刻,隶书527字。它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结构美观,刀法有力。它是隶书成熟时代的作
品,但又带有较浓的篆书意味,所以有人说它“结体在篆、隶之间”。隶书名贴《跋范庵书石湖诗》。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隶书主要学钟繇、梁鹄
等,他有时以隶书作跋,如《跋范庵书石湖诗》云:“予訏范庵先生行书为近时海内第一,此非区区私言也”。文征明的隶书温润秀劲,稳重老成,
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三)楷书名家字帖1、楷书特点。楷书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狭义的楷书是指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
;广义的楷书包括魏碑,魏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楷书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楷
书规矩整齐,横平竖直,是字体中的楷模。楷书笼统的分为小楷、大楷和中楷。二、名家书法字帖书法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
,逐渐发展成熟为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五体”。主要是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包括甲骨
文、金文;楷书又分欧、颜、柳、赵四种字体,也就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草书又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从甲骨文发展
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印刷体、电脑体等几个阶段
。这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有时并非截然有前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一)篆书名家书帖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
字体。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六国文字等。小篆是秦国宰相李斯的书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实施“书同文”采
用的字体。1、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写实性的图画文字,象形程度很高。甲骨文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用笔
上,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富有立体感;结字上,方圆结合,开合辑让,外形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对称美或者一
字多形的变化美;章法上,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2、甲骨文代表。甲骨文发掘存世的大约15万4千多片,4500多个单字。这
些甲骨绝大部分最初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因此甲骨文也被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
所证实的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3、金文特点。商代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西周
早期金文质朴平实,结构严谨,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多挺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西周后期金文凝重雄放,雄伟挺拔,遒劲华丽
,从人形、人旁字、王字等多用肥笔,用笔轻重明显,被书法家称之为“波磔体”。3、金文名作。金文作品主要是铸在青铜器的铭文,代表作品
主要有:西周早期武王时青铜器祭器《利簋》,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字体平易古朴,笔划方圆兼备,具有凝练平直之气,是迄今所见西周
最早一件铸铭青铜器;《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易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樽,彝。”西周早
期青铜礼器《大盂鼎》铭文、西周晚期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4、金文名作。金文作品主要是铸在青铜器的铭文,代表作
品主要有:西周早期武王时青铜器祭器《利簋》,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字体平易古朴,笔划方圆兼备,具有凝练平直之气,是迄今所见西
周最早一件铸铭青铜器;《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易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樽,彝。”西周
早期青铜礼器《大盂鼎》铭文、西周晚期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5、大篆特点。西周后期,汉字逐渐演变发展为大篆。大
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笔画粗细一致;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整齐匀称,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
了方块字的基础。代表作为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和散氏盘铭文。浙江玉环《传统文化系列》宣传戳—“周·毛公鼎”大篆铭文6、大篆名帖。《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作者毛公而得名。内壁铸有多达32行,498字的长篇铭文,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的铭文字体属于大篆,书法风格浑厚、凝重而不失典雅。3、小篆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二是笔画横
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笔画以圆为主;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字的局部对称
,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垂脚,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笔画耸起。8
、小篆名帖。小篆历代名家主要有秦代的李斯;唐代的李阳冰;宋代的徐铉、释梦英;元代的赵孟頫、吾丘衍;明代的吴睿、李东阳;清代的赵之谦
、吴昌硕等。小篆代表作品主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碣石颂》、《会稽刻石》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等。小篆
名帖《泰山刻石》。碑石四面刻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刻制,共78字。
《泰山刻石》是小篆最经典作品,形长方,笔画回转流畅,用力匀和,笔势飘逸生动,通篇排列整齐,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韵律美。邮票上12个
小篆字,选自秦二世胡亥追加在始皇刻石上的诏书。书法指书写的法度,汉字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汉字的一种传统艺
术。汉字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艺术瑰宝,悠久的历史
造就了宛若群星的书法大师,留下了极为丰厚的书法佳作,形成了世界上中国独有的书法学科。一、书法起源演变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
段,《书林藻鉴》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
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进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书法艺术。(一)汉字书法起源1、原始图画。八千多年前的贾湖刻符、七千多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
前的半坡陶符以及青墩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书等,早期岩画、原始陶器和兽骨上出现的许多图形符号,与汉字中的象形字型相类似,因
此推断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后来,图画逐渐精简笔画,慢慢地就形成了最初的汉字—象形字。2、甲骨文。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
汉字,主要指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或涂写的文字。许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不仅能看出并理解
文字表达的意思,也能看出文字的排列组合之美,这是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书法艺术是将书写放入了审美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实用性,更追
求书写的美观度。3、金文。周以前把铜叫金,青铜器上铭文叫作“金文”;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所以又叫“钟鼎文”。
金文应用于商代早期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编》记载,金文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可识别字有2420个。金文内容大多是颂扬
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二)汉字书法演变书法演变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汉字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
艺术精彩。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汉字经
过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书法五体”,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1、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
战国时期行于秦国。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刻于石鼓上而得名。小篆。也叫“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宰相李斯在大
篆籀文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由于小篆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印章刻制上一直采用篆书。2、隶书。相传隶书是当时下级小吏所用的应急文字,后经秦人程邈整理而成,由于程邈官职属于“隶”,所以人们就
把他整理的文字叫“隶书”。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发展于秦朝,成熟于汉代,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汉代时,隶书成为官方通用文字。3、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东汉时,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形成了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的“章草”;汉代末期,章草脱去了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了笔划间勾连、上下字连写、偏旁相互假借、笔势流畅的“今草”;唐代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笔势狂放不羁的“狂草”。草书为书法家所常用。4、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汉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印刷术以楷书作为印书的主要字体,楷书为现代常用的标准。5、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献花(0)
+1
(本文系悠然雅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