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 1. 什么是磷脂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几乎存在于所有机体细胞中 2.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aPLs)? 一组以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 aPLs主要存在于抗磷脂综合征(APS)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中,最具特征的实验室指标。 aPLs可见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某些药物使用后,甚至部分健康人群中亦可出现。 3. 临床实验室最为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 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作为APS分类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 4. 如何解读实验结果? 约10%的普通人可能出现过一过性低滴度的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 不到1%的人存在高滴度的抗心磷脂抗体或者狼疮抗凝物试验阳性; 随着年龄增长,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的阳性率会增加; 10%到40%的SLE病人阳性,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是近20%。9%的妊娠丢失、14%的脑卒中、11%的心肌梗死、10%的深静脉血栓存在aPL阳性; 注意:抗体阳性未必是APS,需要结合临床症状 二、临床表现 磷脂抗体介导临床表现的可能发病机制概览 2006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修订的APS分类标准 ·临床标准: 1. 血栓形成:任何器官/组织发生的1次或1次以上动、静脉或者小血管血栓形成(浅表静脉血栓不作为诊断指标);必须有客观证据(如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组织病理学如有血栓形成,必须是血栓部位的血管壁无血管炎表现。 2. 病理妊娠: (1)1次或多次无法解释的形态学正常的胎龄≥10周胎儿死亡,必须经超声检查或对胎儿直接体检表明胎儿形态学正常; (2)在妊娠34周前,因重度子痫或重度先兆子痫或严重胎盘功能不全所致1次或多次形态正常的新生儿早产; (3)连续3次或3次以上无法解释的胎龄﹤10周的自然流产,需除外母亲生殖系统解剖异常,或激素水平异常,或因母亲或父亲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所致; ·实验室标准: (1)狼疮抗凝物阳性:需按照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的指南在血浆中测得狼疮抗凝物至少2次,每次间隔至少12周。 (2)采用标准化的ELISA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抗心磷脂抗体(aCL):IgG/IgM型中高滴度阳性(IgG型aCL大于40GPL;IgM型aCL大于40MPL;或滴度大于99的百分位数)。 (3)采用标准化的ELISA法检测血清或血浆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IgG/IgM型阳性(滴度大于99的百分位数)。 注:上述检测均要求间隔12周以上,至少2次或2次以上阳性,如果aPLs结果阳性与临床表现之间间隔<12周,或间隔超过5年,则不能诊断。 APS的主要表现是血栓事件、妊娠丢失。但也有很多其他临床表现,会累及多个脏器。 1. 血栓形成事件 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常见。几乎没有哪个静脉不能受累。比如少见的肺静脉、肝静脉、门静脉,甚至眼静脉、脑静脉窦都可以累及。注意肾静脉受累可以引发严重高血压、甚至肾衰竭。 动脉血管血栓主要发生在脑袋。往往会以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形式出现。 2. 妊娠并发症 aPL阳性跟很多妊娠并发症相关。多数表现为怀孕10周后死胎、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功能不全而早产。少数表现为10周内的妊娠丢失。虽然可导致流产和妊娠丢失,但目前的研究认为aPL跟不孕无关。 除死胎、流产外,aPL跟宫内胎儿生长受限有关;虽然证据不充足,但很可能也跟子痫前期相关。 3. 神经系统 最常见脑血管病变引发的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aPL可直接损伤神经元组织。所以也有认知障碍、白质病变、癫痫、精神病、舞蹈病、偏侧投掷症、横贯性脊髓病、感音神经性聋、偏头痛等等。 4.血液系统异常 血小板减少是APS患者的常见表现,发生率为22%-42%。还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坏死;最严重的可导致血栓性微血管病综合征。比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5. 肺部受累 主要是累及肺血管病变。比如肺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栓塞性和非血栓栓塞性肺高压(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血栓形成、肺微血栓形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弥漫性肺泡出血。 6. 心脏病变 APS的心脏表现最常累及瓣膜,包括瓣膜增厚和瓣膜结节。 7. 肾脏病变 不止是肾血管病变,也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球。比如带来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和寡免疫性肾小球肾炎等等。 8. 胃肠道血栓 9. 皮肤改变 包括裂片形出血、网状青斑、皮肤坏死和梗死、浅静脉血栓形成、指(趾)坏疽、皮肤溃疡、类似于血管炎的病变; 导致正常弹性组织的丧失,表现为皮肤松弛、皱缩------这也可见于SLE。 APS病人的网状青斑改变 箭头所指皮肤缺血溃疡 多灶局限性的皮肤松弛、皱缩 10. 其他脏器 眼睛:可增加眼部闭塞性血管病变风险,从而带来一过性黑矇、视网膜静脉和动脉闭塞、以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肾上腺:导致肾上腺出血性梗死;由此腹痛、腰痛、盆腔痛或胸痛等等。 五、治疗 1.策略 目的:减少血栓事件、减少不良妊娠。而不是让aPL下降至正常。 A. 单纯的aPL检验阳性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可无需治疗 B. aPL(+),但无血栓事件、不良妊娠者的SLE患者,定期评估APS的风险,积极的羟氯喹治疗。aPL阳性的SLE,还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避免血栓高风险生活方式 C. 对已有血栓事件者:肝素和华法林是主流方案。如积极治疗后仍有血栓事件发生(而不是单纯看化验单),联合阿司匹林是标准方案。无论是否有SLE,羟氯喹可能有益。 D. 对于已有不良妊娠历史而再怀孕时:怀孕时不能用华法林。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是必须的。 2.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CAPS)的治疗 目前研究证实激素对单纯的APS是无益的。但对CAPS病人抢救是必选。除激素外,免疫球蛋白冲击、血浆置换是标准治疗; 仍有反复的病人会用到利妥昔单抗、依库珠单抗,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注意副作用。 对血清中存在持续阳性的aPL、但未发生血栓的APS患者,应避免可能导致高凝的药物,如避孕药等。此外,可考虑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75 mg/d)预防血栓,但目前尚无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无症状的aPL阳性,可使用羟氯喹或小剂量阿司匹林+羟氯喹预防血栓形成。 六、抗栓方案 1.预防 对血清中存在持续阳性的aPL、但未发生血栓的APS患者,应避免可能导致高凝的药物,如避孕药等。此外,可考虑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75 mg/d)预防血栓,但目前尚无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无症状的aPL阳性,可使用羟氯喹或小剂量阿司匹林+羟氯喹预防血栓形成。 2. 二级预防 对已发生血栓的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并预防再次血栓形成(二级预防),制定抗凝方案时应考虑抗凝时间和强度。 1、如何决定抗凝时间? (1)静脉血栓是否存在诱因; (2) aPL的类型和滴度如何; (3)血栓的部位是否重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 原则如下: 如血栓形成有诱因,aPL单次阳性者可短期抗凝,即3~6个月。 无诱因发生静脉血栓,且患者存在长期危险因素:如易栓状态或自身免疫病;患者发生重要部位血栓如肺栓塞;患者体内存在3倍以上高滴度aPL 3、如何决定抗凝强度? NR 2.0~3.0,高强度抗凝是INR>3.0。 通过以下指征来决定抗凝强度: (1)对体内存在3倍以上高滴度aPL,或影像学有多处脑缺血的高风险患者,或2次以上临床血栓事件者,应给予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 (2)既往心肌梗死且合并3倍以上高滴度aPL的患者,需长期使用高强度华法林(INR 3.0~4.0), 或标准强度华法林(INR 2.0~3.0),同时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 (3)复发性顽固性血栓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并联合他汀类药物和羟氯喹等辅助治疗。 (4)新型口服抗凝药、他汀类药物以及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对APS血栓并发症可能有较好的治疗前景。但缺乏证据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