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稿】给“熊孩子”的“弱”家长“补课”是教育治理的应有之义

 木香草堂 2021-07-04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中心校(第五督学责任区)  吕建  235065

近年,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不时出现。四川检察机关调研发现,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监护缺失或缺陷的家庭超过62%。自2015年起,四川省检察机关探索“强制亲职教育”工作,让不合格的父母“回炉再造”。检察官表示,相关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都是一帆风顺,除了需要立法支撑,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当前,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不时走进大众视野。认真梳理发现,许多走向犯罪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个“一言难尽”的家庭。“不着调”的家长怎么管这一问题成为现实难题。(8月27日工人日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一言难尽”的家庭,有一组软作为、不作为、懒作为的家长。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当前,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答卷面前,在国家及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已成为教育治理“必答题”。

基于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责任,适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有效整合学校家长学校及有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组织不合格父母“回炉再造”,为他们补好家庭教育课,让“熊孩子”的家长都能成为家庭教育“明白人”。具体说,应在四个方面精准施“补”,实现“回炉再造”“华丽转身”:

一是涵养教育情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庭共同的教育取向。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经济全球化、教育现代化的考量,这个取向需要注入丰富内容、更深刻内涵。有人说,爱心是一个人的核心品格,家长作为一个特殊“教育人”,仅有教育常识、教育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涵养自己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的基础是家国情怀,对国家、民族、教育、孩子爱得深沉、执着投入,才能从小事、小我中走出来,把孩子的教育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把家庭教育小事做实做好,以好家庭、好家风“反哺”家国情怀、教育情怀。

二是补齐教育责任。当前,一些年轻的父母自己还没有长大,对孩子家庭教育责任意识不强,教育孩子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隔代和委托依赖,并未扛起孩子家庭教育的重任。工作时间、休闲娱乐时间占比增大,陪伴教育孩子的时间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家庭尤其是父母陪伴成了孩子最稀缺的教育资源。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谁的孩子谁抱”,年轻的家长们一定要勇于承担第一监护人职责和家庭教育责任,不推脱、不搪塞、不畏惧,从工作、娱乐、休闲腾退出更多时间空间,将注意力从工作及手机、电脑屏幕转移到孩子身上,增强陪伴意识,增加教育时间,提高教育质量,跟孩子一起教育成长。

三是补足教育常识。李政涛教授说:“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客观地说,很少有家长能就家庭教育常识说出个一二三、ABC,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节奏下,家长无暇、无力接受更多新信息,家长教育常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育常识缺失,一些家长对教育现象产生误读、误解、误判、误为,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开展家庭教育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关组织应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采取有效方式途径,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常识普及教育,补齐家长教育常识短板,打牢家长家庭教育基础,提高家长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水平。

四是掌握教育技术。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作为“教育人”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情感运动,也是个“技术活儿”。 广义的教育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 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长并不注意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学习与更新,缺少教育技术支撑的家庭教育,过于简单、粗放、直白,“爱你你却不知道”,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广大家长要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技术,在家庭教育行为中有效渗透教育元素,力戒简单粗暴,推动孩子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