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地活着

 dituinaocom 2021-07-04

80字数 1,987阅读 1,552
                                       

01

应好友要求,将他的一段痛苦的经历写出来,希望他从内心能释怀这段曾不堪回首的往事,也希望给我们这些看似坚强的人一些启发。

朋友磊曾经是一个比较阳光开朗的帅小伙子,并且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无论什么事,都会努力去尝试,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知充满了好奇。

即使在年轻时,生活虽不尽如人意,但也未曾放弃过。

磊二十几岁时就背井离乡,在外创业,且小有成就。但后来事业上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心境也伴随有了细微的变化,但这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生活依然一如既往地向前狂奔。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5月2日这天,对磊来说是一个永远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打击,也许压死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那一天,外面风雨交加,磊去安徽参加同学聚会,这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多年未见的同学促膝交谈,把酒言欢,像是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就在同学聚会结束后,磊接到了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也是磊曾一度痛苦的导火索。

电话那头传来恐慌焦虑的声音:“磊,你快回来吧,咱们公司的杰跳楼自杀了”。磊听到这话后,整个人像触电一般瘫倒在地上,四肢似乎不听使唤。

杰是一位二十七岁的东北长春小伙子,是磊公司的一名最优秀的业务员,和其他业务员比,杰的业绩总是遥遥领先,已经在磊的公司做了五年,是磊的下属,更是磊的好兄弟,甚至磊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尽管磊也只是年长他七八岁。

磊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认为自己的下属,不,自己的兄弟的死,他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大家都安慰这不是他的错。

其实在出事前,杰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杰经常跟磊说自己晚上睡不着,头疼,有时头皮都被抓出了很多血痕。

那时候磊由于对抑郁症知之甚少,认为杰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亦或太累了,笑着对杰说:“别胡思乱想了,过段时间就好了。”

面对杰的困惑,磊只是尽力安慰他,殊不知,不理解的宽慰也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心灵生病的人。正如医生对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说,没事,过段时间就会康复一样荒谬。

杰是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凌晨三四点离开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爬上了一个二十几层的楼顶,一跃跳下去,没有一丝犹豫和留恋,这该是有多么的绝望和无助。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什么呢?也许杰也不知道怕什么,在错乱的思绪里,只想尽快结束这一切。杰带着他的痛苦从黑夜里消失了,而那些活着的至亲及磊却在延续着这种无尽的痛苦。

02

后来磊去了派出所,朋友劝磊不要看事故现场的照片,而磊确实也没有勇气去目睹那一张血肉模糊的照片,那终将是一种刺骨的痛。

后来杰的姐姐和姐夫从长沙赶过来一起商量后事。杰的姐姐和磊一样大,也是1981年出生的,他的姐姐很优秀,是一名博士,已经是军事学院的教授。

杰的姐姐一直是杰的偶像,在他患抑郁症期间,也一直给姐姐打电话倾诉。但即便这样,杰的姐姐也没有给杰更多有效的帮助,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深刻。

杰一直很努力,凭着自己的实力,已在苏州买了两套房子。杰那个时候已结婚,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对妻子也特别的好,尽管他的妻子有一点任性,但他却一直很迁就。

他们结婚不到一年,没有孩子。磊当时想如果他们有了孩子,或许杰不会选择这条不归路,但这也只是如果。

后来磊查了资料,了解到重度抑郁症患者,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选择跳楼,这样的病痛会伴随有些人一生。

杰的姐姐及姐夫痛不欲生,当时磊和他们商量,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杰的父母,怕他们二老承受不了这样沉痛的打击,因为杰的父亲因脑梗已不能说话及走路,一直在轮椅上度过。

由此看来这是一个不容易的家庭,好在孩子们都很优秀。

但磊还是建议让二老见孩子最后一面,以免留下遗憾。最后磊和杰的姐姐及姐夫决定一起飞往长春,接杰的父母来苏州。而这件事对磊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磊无法面对杰年迈的父母,不知如何去安慰痛失爱子的两位老人。

在殡仪馆,磊请了最好的美容师给杰修复了头和面部,尽管如此,已经和原来大不一样。磊亲自给杰念的悼词,没有人知道磊的内心是多么的灼痛,视线已经模糊一片。

杰的母亲一直不相信躺在那里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哭得几次休克过去。那天来参加追悼会的除了杰的同事,还有一些朋友及以前的客户,这足以说明杰真的很优秀。

03

这也是磊第一次给人操办后事,一段痛苦不堪的经历,所以后来磊很害怕再去殡仪馆。

从那以后,磊也慢慢患上了抑郁症,切身体会到杰曾经的那种痛苦,也曾一度想轻生,那种行尸走肉般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足足三年的时间,磊经历了无数个黑夜的思想斗争和治疗,才慢慢好转,而这几年磊的头发也白了不少。

磊曾经也经常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活着?但现在磊已经不去想那么多了,只是想活着,简单的活着,也许这就是生活。

希望这段经历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或帮助,去理解和关心我们周围的人。

现代社会,很多人看似健康,但我们的内心早就生病了,只是病的或轻或重,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宣泄,亦或是一种理解或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