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里罕中学六八届高三二班演义(连载)

 天下掌故 2021-07-04

八里罕中学六八届高三二班演义(连载)

八里罕中学六八届高三二班演义
            作者:乔林

06-14 阅读2








 第二十六回
欲借李茂荣军帽排队等候
想戴李树丛手表立等可取

  一九六六年什么最流行?是解放军绿军帽。那时候毛主席号召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最直接的形象就是绿军装。当时人们都会背诵毛主席诗词: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群众认为这个武装就是绿军装。再有毛主席身穿绿军武,头戴绿军帽,在北京八次接见全国红卫兵。绿军装风迷全国,多少人梦寐以求。
  高一二班李茂荣是全班乃至全校第一个拥有绿军装的,全套的,有解放鞋、军裤、军上衣、军帽、军皮带、军挎包。据说李茂荣的姐夫在内蒙古军区,是一名干部,给了他一套军装。李茂荣人长的秀气,不胖也不瘦,不白也不黑,不高也不矮,不俊也不丑。但他脚蹬解放鞋、上身绿军衣、下身绿军裤、腰扎军腰带、肩挎绿军包,头戴绿军帽,那样子就帅呆了。特别是绿军帽上有一颗红五角星,一闪一闪的,简直酷毙了。同学们都很羡慕,央求李茂荣能不能借给穿穿?回答说军装不借,军帽可以戴戴。由于要借的同学多,排队等候,一人一天。排上号戴上绿军帽的同学,一下课就跑到教室外面立正稍息敬礼学解放军,绿军帽热了很长时间。
  且说高一二班李树丛有一块手表,也很抢手。李树丛的爸爸姓刘,在存金沟公社卫生院上班。妈妈蒙古族姓李,李树丛出生后跟她妈姓,姥姥姥爷对他疼爱有加,念初中时就给他说了媳妇,念高中时就买了手表。是上海牌的,当时价格是一百二十元钱。那时大部分职工干部每月工资三四十元,多的也就五六十元,手表不是普及品,应该是奢侈品,很珍贵,罕中有的老师也没有手表。有的同学就想借来戴戴,李树丛说,谁想戴只管吱一声,但大多数同学不敢借,怕弄坏了。借表的同学拿到手后,仔细看表盘上三个表针怎么走动,表盘上的数字如何布局,表带怎么连接扣上,再把表贴在耳朵上听滴哒滴哒的响声。戴上后总是情不自禁看时间,其实离上次看表也不过五分钟。
  更多精彩内容,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书山携手励志笃行 

  却说一九六六年六月份以后,八里罕中学很热闹,但高一二班比较平静,大部分同学都成了“逍遥派”,他们不甘心饱食终日,虚度年华,而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书山携手励志笃行,终身受益匪浅。很多人说老三届毕业生基础好,有水平,殊不知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付出的更多。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书法小组最红火。那时罕中见不到名家书法的字贴,可老师中藏龙卧虎。教高二语文罗振义老师的草书,教高三语文李振德老师的正楷,教高三俄语杨庆镇老师的魏碑体,教高一语文马振国老师的鲁迅体,教初三语文纪向阳老师的隶书,教高一物理韩永贤老师的篆书,图书室管理员郭秀岩老师的行书,都十分了得。汝俊杰、卢士选、高春荣等同学喜欢楷书,就请李振德老师写字贴,宋国祥、乔林、李明等同学喜欢隶书,就请纪向阳老师写字贴,周凤玉、陈希和、黄殿彩等同学喜欢鲁迅体,就请马振国老师写字贴……… 老师们都很热情,有求必应,学校供应笔墨纸。读书小组主要是读小说,学校图书室不外借了,乔林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从县图书馆弄来一包小说,有《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红岩》《创业史》《铁道游击队》等等二十余部,同学们看完后直呼过瘾。
  且说在诸多学习小组中,最津津乐道的是无线电小组,他们从物理教研室借来历年存留的《无线电》《科学试验》等杂志学习,看到一篇介绍矿石收音机如何制作的文章,不太复杂,主要材料有直径1、5吋的园管,纸管塑料管都可以,28号漆包线、可变电容、1N60二极管、耳机等。这些材料八里罕当地没有,同学们就托天义的亲朋好友及考上赤峰市中专的初中同学购买,价格不算太贵,批发更便宜,如漆包线大家就买一整团,回来再分。材料备齐后按杂志上的电路图焊接组装,效果还挺好,能收好几个台,关健是不用电池。当时组装矿石收音机的有李树丛、乔林、张吉民、于龙等多名同学。还有补习文化课小组,主要是学习高二课程,没有课本,就找高二年级的同学借。基本上是自学,不懂的地方同学们互相研讨,再不懂就找任课老师请教。成员有郝庆元、尹贵、孟令芳、赵国范等多人,这些同学毕业后当了教师,还多亏那时多学习了文化课程。喜欢美术的,请孙廷老师教,喜欢乐器的,请于树田老师教,喜欢珠算的,请项连德老师教……反正每个同学都找点事做,充实自己。这正是:走过一段路程,典当一份岁月,收获一份成长,感悟一段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