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命案多奸情...

 maiko 2021-07-05

⬆️点我 ⬆️

图片

东周列国·春秋篇 郑庄公剧照


01

郑庄公继位时,才十三岁。

外有强敌环绕,虎视眈眈;内有悍母愚弟,寻衅滋事。

隐忍了22年,终于在鄢城剿灭了叛乱的弟弟共叔段,国内形势拨乱反正。

从此举国上下团结一致,郑国实力大增。

这不,庄公正寻思着怎么才能合理展示一下郑国的拳头,卫、宋、陈、、鲁五国,组团打上门了…

庄公是很开心,但总得知道因为啥吧?

原来,庄公当初剿灭弟弟共叔段的时候,放过了公孙滑(叔段的儿子),大侄子跑到了卫国。

巧的是,卫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哥哥卫桓公和弟弟公子州吁争权,结果州吁篡位成功,就觉得世道就该如此,特地为公孙滑出头,来打郑国。

宋国也差不多,闹别扭的是堂兄弟。

当年宋穆公死前,居然把位子传给了哥哥宋宣公的儿子殇公,没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殇公继位后,公子冯跑路到郑国避难。宋殇公非要斩草除根,于是也来了。

还有陈国、宋国、蔡国。不过这三个是收了卫国的好处费,来壮声势的…

庄公一分析,郑国与陈、蔡、鲁无冤无仇,不会拼命;

宋国是为了公子冯,那就让公子冯暂且离开,宋国肯定移兵;

卫国州吁刚刚篡位,真实目的是为了立威,只要假装失败,满足一下他应该就可以了。

果不其然,一切如庄公所料。

宋国移兵长葛;
陈、蔡、鲁顺势退兵;
卫国“胜”了一场就班师了。

怪不得伟人夸赞说:郑庄公是一个很厉害、很有谋略的人。

而这还只是开始!


02


庄公让公子冯出逃长葛,本意是让宋国顺势退兵就好了。没想到宋国人真的打长葛,这就不识抬举了。

捶宋国问题不大,关键是怎么名正言顺,怎么将利益最大化。

这不,庄公去首都觐见了周天子,导演了一出“假借王命”,对外宣称宋国很久不来朝贡,天子赏我十车黍米为信物,命我讨伐宋国。

同时与齐、鲁缔结盟约,在外交上彻底孤立并包围宋国,然后,组成三国联军共同伐宋。

这里面可没有打酱油的,军事行动很顺利,在庄公统一指挥下,三国联军很快拿下宋国的郜城和防城。

宋国这边则采用了国防部长孔父嘉的计策,联合卫国,绕道偷袭郑国首都,迫使郑国退兵。提前演练了春秋版的围魏救赵。

庄公经过权衡,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宋国当时也是大国,占领,没那么容易;

第二,宋国与郑国不接壤,即使占领了,也不容易守;

第三,假借王命的理由有点牵强,宋国爵位很高(公爵),灭掉宋国会引起全天下的敌对,不值当。

于是,庄公和齐鲁两国协商:周天子的意思是教训教训宋国就得了,不用做的太绝。打下的两座城池,你们分了吧,我不要了,我先回家了。

然后,就回军救援首都去了。

一点好处不拿?

别急,自然不会白忙活…


03


郑国回援,孔父嘉的计策实现了,宋国也就撤军离开了郑国。

害怕路上和郑军相遇,宋卫联军特地绕道戴国撤军。

欺负戴国是个小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进了人家地盘。

戴国肯定不高兴啊,当我好欺负是吧?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严防死守,抗击宋卫侵略者!

孔父嘉也不高兴了,郑国我打不过,你个屁大点的戴国,还和我叫板?!

于是找卫国领队商议,小小戴国,咱顺手灭了再走。

但孔父嘉一动手才知道,戴国是小,但战斗力挺强,宋卫联军根本打不动。

又叫来兄弟蔡国,三国一起打,还是打不动,面子丢大了…

戴国也难,本来就小,吃的穿的都不富裕,无缘无故被三个国家围攻,暂时没怎么吃亏,但久了可就招架不住了,只能向郑国求救。

这可把庄公高兴坏了!

即使戴国不求救,郑国也会来的…

因为郑庄公率军回国就是要找宋卫联军算账,没想到他们跑得快,正憋着劲儿没地方发泄。

而且郑庄公也早有吞并戴国的想法,但他了解戴国是块难啃的骨头。

现在宋卫联军和戴国干上了,难得的契机,呵呵一乐,我来了…

于是马不解鞍、人不卸甲,带队直扑戴国,并且打出口号:打击宋卫侵略者,救援戴国好兄弟!

戴国自然夹道欢迎郑军的到来,迎进城,好酒好肉招待着...

吃饱喝足后,郑庄公小手一挥,动手!

戴国就沦陷了…

庄公站上城头,冲着下面笑了笑。

宋卫蔡三国联军傻眼了——这“侵略者”还有被抢戏的?

郑军先是赶跑了蔡国,然后歼灭卫国,最后合击了宋军。

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国防部长孔父嘉最后跳车钻高粱地,才捡回一条小命。

 

04


此役,郑庄公收获的不仅仅是戴国领土,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种稳妥的利益收割模式——联合齐鲁。

虽然当时周天子已经没有号召力了,当个招牌都嫌寒碜。

但郑国有实力,想扩张,顾忌国际影响(脸皮比较薄),不好行动。

联合齐鲁是最完美的选择!

一,齐国是姜尚封国,爵位高,不但国土大,主要还具有代替天子专征专伐的特权。

也就是说,齐国打谁,就等于天子打谁,合法!

二,鲁国是周公旦封国,地位与齐国不相上下。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一直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换句话说,鲁国打谁,就是谁做的不好,合理!

联合齐鲁,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再也不用假借王命,冒充中央军了!

可以畅快的行动了。

许国就是下一个目标!

找的理由是追究许国不向天子纳贡。

(是不是很熟悉?)

过程就不用介绍了,因为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但攻破许国后,三国出现了分歧。

郑国率先攻破许国,功劳最大。

但齐侯害怕郑国一家独大,有意将许国让给鲁公。

鲁公呢,虽然知道这块地迟早是郑国嘴里的肉(郑国离许国最近),但也故意不表态,形成一种无形压力,希望庄公退让。

但,郑庄公看的更远。

许国位居中原争霸的核心地带,临近有郑、陈、蔡、楚,还被秦、晋、齐、鲁等强国包围,贸然占领许国,必然面临强敌环伺的境地。

是块烫手的山芋。

但也不能轻易放弃,毕竟花了大力气打下来的。

于是,庄公扶持了历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大夫百里,并宣称:

“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这是天要降祸于许国,只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郑国占领许国的核心目的不是灭许国,而是为了巩固边防...

这波操作非常克制,无论齐鲁,还是其他诸侯国都很难挑刺。

至此,郑庄公摆脱了周王室的束缚,将王命大旗为自己所用。

天下之事皆可为!

天下之利皆可图!

制霸一方,实至名归!

也自此,礼崩乐坏,天下诸侯各自为战,开启了数百年大乱。


PS:

再说一句孔父嘉,就是那个跳车逃回宋国的国防部长。

当时宋国另一实力派人物太宰华督(类似总理),与孔父嘉的矛盾很深。

一是因为领导殇公偏向孔父嘉;

二是华督看上了一个女子,美艳无比,却得不到,因为她是孔父嘉老婆。

《左传》把华督这位好色之徒的丑态描述得更形象: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图片

孔父嘉从戴国大败而归,华督抓住了机会,散布谣言,让人到处说,当时的宋国国君殇公上台十年,却打了十一场大仗,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

最后,宋国军队暴动杀死了孔父嘉,华督趁乱抢走了他老婆…

因妻子太过美丽而遭杀身之祸,孔父嘉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孔父嘉的儿子被家臣护卫逃去了鲁国。

传到第六代,出了一个历史上顶顶有名的人物~

就是孔子!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