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历史乐翻天,看到皇帝嘴要甜。

 素笛轩 2021-07-05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御道上銮驾迎面而来,行人纷纷避让,你却懵懵懂懂上前想看个究竟,走近却发现原来是某位一身黄袍的皇帝本尊。惊出冷汗的你赶紧作揖,嘴张了半天却说不出一个字,左右侍卫见你犯了惊驾之罪竟敢不跪,纷纷手举棍棒劈头打来,疼得你大声惨叫求饶,猛然间惊醒跳起,你家领导手拿榴莲怒目而视,这才知道是回笼一梦。

一国之君,首先是祭祀活动中的主角。

中国彻底结束封建制度已有一百余年了,两千多年以来,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直被称为皇帝,再往前推就不大好说了,有人说叫,还有人说是,或者叫。这些可能都不能算错,我们考究甲骨文王字的写法,是一把弧刃向下的大斧,表明一种至高裁决的权力;王国维则认为王的本意是兴盛的意思,好比太阳普照大地,衍生为首领的意思,王和旺本意相通。

后的字形是手在口上,这就是早期部落酋长发号施令的真实写照,后用作首领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后稷、后土、后母戊等等。夏代的君主统称为后,只是到了周秦以后才逐渐演变成女性或者地方长官的,但地位依然颇为尊崇。君字是手握权杖开口说话,这也是和后字相近的意思,实用的例子当然更多,君王、圣君、明君这些都是表达最高统治者的意思。

    与君相近的还有主,原意是灯火的中心也就是“炷”,引申为主要、主持等涵义,比君字更为宽泛一些,各级首领均可称主。一般我们熟知的有人主、国主、主公这些用法,地方割据政权君王在正史中也常被称为某主,开国的为先主、其次为中主或后主,这都是后世修史时为不过三代的诸侯所量身定制的。当然秦汉以后帝王的姊妹或女儿通常称为公主,旁系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则还有郡主、县主等等。

周代新创了天子的头衔,表明一种神授的合法性,死后还得去天上报道,所以也叫归天。当时还没有叫某帝的,早期的指的是天上的神灵,和地上的王有着明确区别,但一些深受爱戴的领袖死后,民众为了表达怀念,将其升格为神,于是也称为帝某或某帝。比如我们都知道黄帝、炎帝、尧帝、帝喾等称呼,都是其归天之后的封号,也就是《礼记》中所说的——措之庙,主之木,曰帝(遗体暂时措置在宗庙内,设立木主牌位,为其加帝号)。

皇恩浩荡如水,但又冷酷如冰。

可见当时的一把手在生前,都没有以帝自称的先例,夏商周每位天子都只是“王”,不过这一情况到了战国时期发生了改变。当时各国无视天子,僭越称王早已普遍,一些野心膨胀的诸侯开始想要更进一步,在生前享受为“帝”之尊,秦昭王自称西帝,同时尊齐湣王为东帝,齐湣王觉得太招摇,高帽子戴了两个月宣布取消,同时联合赵国攻打秦国,逼迫秦昭王也取消西帝之称。

然而秦王自我尊大的欲望日益炽盛,到了秦统一天下之时,将自己凌驾于所有人间统治者之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赵政取三皇中的皇字,加上先祖曾经短暂用过的帝字,组成了全新的称号——皇帝。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说皇帝两字从秦代才有,更早的古籍比如《庄子》中就出现过,但是对上古圣君的泛称,而并非特定称呼。

我们知道皇有盛大之意,但独立的“皇”字不光作为形容词加在帝字前,本身也是一种身份标识。天子登极后如果父亲还在,就称太上皇,但不会称为太上帝,所谓“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地位尊崇但不握有实权的,才称为“皇”。这种细微的差别到了六朝以后慢慢淡化,但并未彻底消失,比如唐玄宗就被称为唐明皇,这多少也有其晚年失去实权被架空的因素在内。

梁武帝前半生叱咤风云,惜乎晚年昏聩佞佛,侯景之乱中被活活饿死。

实际上皇帝本人也未必乾纲独断,臣下强权相逼之下,也只是一个华丽的傀儡而已,但除非角色互换,否则场面上的秩序还是要维持的。皇帝的称呼中往往带有“上”字,最初仅有一个字,后来又有圣上、皇上还有明上,正在位的又称为今上,天子地位自然是至高无上,所以被敬称至尊(或大尊)。

对应皇上的还有陛下,两者大多是当着皇帝的面叫的,后者似乎听着更为正式,但皇帝的称呼中为何用到“下”字呢?其实陛下两字来源于足下,秦末阎乐逼宫时,就称秦二世为足下,这倒也并非藐视天子,而是古代以卑达尊的一种表述。地位卑下者面对上级禀事时,不敢直接与之对话或称呼,而是通过其身侧侍从、属员来间接传话。不同级别下字前抬头不同,具体到一国之君,特称陛下以示隆崇,官员为阁下,将帅为钤下或麾下。

这里的陛是指宫殿的台阶,通过皇室的象征来代称也是重要的方式,类似的还有乘舆或车驾、大驾、法驾等。通常前者指皇帝本人,而后三者还可指皇帝一行人,指斥乘舆是说批评皇帝,大驾东迁是说皇帝带上一批人东巡视察。有些字配上驾后来不见得就是皇帝了,比如说尊驾基本上类似于兄台之类的称呼相当,请人大驾光临也和皇帝没有关系。

然而有些驾字还非得皇帝才能担当,别人还真的驾驭不了,比如皇帝去世叫晏驾或者驾崩。晏是指早晨的意思,皇帝应当勤政——结果大早上还开车来上班,下午人就没了,臣子感情上接受不了,说晏驾就相当于溘然长逝,表达一种惋惜和不舍。刚刚死去的皇帝,又称大行或大行皇帝,意思是出远门一去不返,当然嘴上都说万岁,谁都清楚皇帝能活到退休年龄就算高寿了。

群臣山呼万岁的那一刻,皇帝最为陶醉的瞬间。

去年热播的《清平乐》普及了一个宋代皇帝的新称呼——官家,听上去似乎很亲民,少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追根溯源这也不是宋人凭空杜撰。把皇帝纳入官僚体系至少从汉代就有了,所以早期皇帝又有县官的叫法,《周礼·夏官》上说: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西汉东平王刘宇提到汉成帝时,就说“今县官年少”。可能后世觉得容易跟真正的县官混淆,这一过于落地的称呼被渐渐放弃了,但县官二字,有时还可指代朝廷。

县是封建国家基本行政单位,也是帝王维持统治的实力保证,唐太宗就将全国县官名字都写在屏风上以便时时斟酌,他本人就是全国最大的“县官”。唐代也称皇帝为大家,这是亲近侍从的叫法,百官则称为天家,仅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看做是家天下这一概念在称呼上的具体落实,而一些学者提出,很可能是出于“可汗”和“大汗”等胡语的意译。

尽管君王的地位尊贵无匹,但其本人也须表现出谦抑的姿态,三代之初多用“小子”、“眇躬”或“余一人”之类的自称,表示自己渺小无助,愿贤人全力辅佐之意。周代以后寡人两字大为盛行,原本孤和寡都是指丧亲,尊者自称寡人又有寡德之人的另一层意思,春秋战国列强诸侯个个都孤家寡人不离口。

还有一个“不谷”的谦称,多见于东周文献,有人认为不谷意即不禄,是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但这如果用于谦称也太狠了,直接把自己说死了。实际上谷字上古时期有'善’的意思,我们在一些建筑物房梁上常见到谷旦两字,也就是良辰吉日,所谓不谷就是不善,是说自己德行不足,其实和寡德的本意是一致的。

皇帝过于勤勉,往往失之于专断,结果就真的成了孤寡独夫。

需要注意的是,孤和寡,还有不谷通常仅用于诸侯级别,贵为天子是很少用到的,但后来这类称呼逐渐泛化,失去了原先自谦的本意,甚至称孤道寡成为了野心勃勃的代称。从秦代以后皇帝不管在正式或是非正式场合,通常都自称为朕。这往往带给人们一种错觉,认为朕作为皇帝自称,由秦始皇而起,甚至认为是始皇帝自己发明的,实际却并非如此如此。

严格说来朕字曾一度普遍用于第一人称,《尚书·汤誓》中就有“今朕必往”、“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等字眼,都是国家元首自呼。不过也有人认为,今文尚书乃后人伪作,这些称呼自然也不能作数,但即便如此朕字也非始皇帝首创,只是从他开始规定该字为皇帝所独享。也不是所有的朕都为男性,某些临朝称制的女主,在垂帘背后也自称为朕。

小编尽量用通俗简短的方式梳理了一遍历代统治者的最高代称,当然有些过于生僻少用的,窃以为无需列入其中。这些都是中原地区普遍的君主称号,并未涉及到具体某位帝王的个性化头衔,诸如帝号、年号、尊号等内容,还是留待以后再谈。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疏桐

河图洛书 · 2107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