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顾客产生需求时联想到品牌?

 周恩勇 2021-07-05
这是周恩勇第62篇文章
持续原创,做最懂品牌战略的设计师
还记得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需求三角模型吗?
 
欲望、目标物、能力,三者构成完整的需求。先有欲望,再有目标物,最后是否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可是,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目标物很多,你的产品又怎么进入消费者目标物中呢?
 
还是拿王老吉来举例
 
王老吉“怕上火”的诉求,成就了王老吉,但这也是王老吉发展的阻碍。
 
为什么?
 
王老吉塑造的消费场景是吃火锅、串串、烧烤,消费者对王老吉消费场景已经形成惯性认知,多数人只有在特定的场景才会想起王老吉。
 
所以,消费场景也是限制王老吉的发展的因素。

去看看王老吉这两年的广告不难发现,王老吉也在寻求新的需求,突破单一场景限制。
 
“吉文化”就是王老吉另一个场景的突破。过吉祥年,喝王老吉;中秋团圆,喝王老吉...吉庆时分,当然王老吉。




为什么要挖掘场景需求?

其目的,就是让你的产品在某一个消费场景下,能成为消费者的目标物。让顾客产生该需求时,能主动联想到品牌。

消费者有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挖掘消费者的隐藏痒点、痛点。并且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产品能满足他的欲望,只有这样你的产品才会出现在消费者的目标物中。

比如,我经常加班,我就希望加班的时候不那么困,在加班这个场景下,我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喝茶、喝功能饮料或者喝咖啡。不过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广告,“小饿小困来一杯香飘飘”。从看了广告之后,加班这个场景下,我又多了一个选择。

再举一个例子,喜马拉雅就是重塑需求场景与同行形成差异化,避开直接竞争。通过不同的场景重塑需求,从开车、跑步、家务、睡前等场景,激发消费者需求。
<完>

关注「尺子周品牌研究所」并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