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宁静的复旦校园

 牛粪摄影章国英 2021-07-05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为其主校区,位于杨浦区五角场附近的邯郸路220号。

步入复旦红墙白顶的校门,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是中央草坪上高耸的毛泽东像。在伟人的目光里,一批批年轻人怀着憧憬汇聚到复旦,又抱着理想奔赴祖国和世界各地。主席像在校园内迎着风雨矗立了几十年,已不仅仅是时代的表征、精神的召唤,而融为了复旦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一代代复旦学子的回忆中,它俨然是这个学校最鲜明的象征,成为了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复旦印象”之一。

这栋高142米的光华楼可以说是复旦现在的第一标志性建筑了,2002年开始建造,赶在复旦百年校庆的2005年竣工,斥资5.5亿元,据说这是一栋在全国高校建筑中规模与功能都超前的智能化大楼。

光华楼前有草坪,这大概是复旦人聚会交友的第一去处,视野开阔,树木环绕,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

复旦校园很大,学生换个教室上课可能都要骑车,好在共享单车已遍布校园。


复旦校园里的植物挺多的,虽不那么高耸参天,却总是摇曳生姿; 校园里的建筑也不算雄伟壮阔,却看上去端庄得体。

被称为“小白宫”的系楼,它就是著名的数学楼。这座罗马建筑风格的楼宇总共有四层,门前有四根石柱撑起二楼的圆形阳台,显得雍容不凡。这里也是数学英才的摇篮,苏步青、谷超豪、李大潜……这些名字都与这座典雅的建筑紧紧相连,使得她的气质由内而外地散发。


中央草坪西侧的望道路上,坐落着简单质朴的复旦大学理科图书馆,它与一路之隔的文科图书馆一起,构成了复旦最丰饶的精神源泉。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由戊午级(1918年)学生集资购置图书建立,1922年正式建馆。而今的图书馆拥有馆藏图书超过370万册,馆舍达2万平方米。

毕业季,校园里随处可以取景拍照。

相辉堂。建于1905年,是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见证了复旦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大学校史馆。校史馆面积为700多平米,分十一个部分展示了复旦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历年来的发展成就。其间很多文物十分有价值,有中国最“老”的毕业文凭,有孙中山先后题下的“天下为公”的条幅等等。每次有新生报到都会开馆。而且是对外开放的。

校园文化形式多样。

复旦人总是行色匆匆,却又是那样的自信而充实。有人说,复旦的气质,就如她的校门一样,简洁、含蓄,却历久弥坚。

复旦大学的猫是比较出名的,一是不怕人,二是经常进入教室吸引眼球,甚至跳到同学的课桌上。复旦人给其冠名为“学术猫”,在朋友圈经常会出现光华小黄学习高数大物的照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复旦校园里草坪较多,是最容易窥见复旦学生风貌的地方。热情、爽朗、细腻、随性,在那儿漫步一会儿,回应身边每一个友善的微笑,便顿觉沐浴在生机盎然的年轻气息中,令人陶醉不已。

校园里香樟、水杉、银杏、法国梧桐等随处可见,春夏之交,各种树木葱茏茂盛、苍翠欲滴,为校园撑起了一个绿色的伞棚,秋风起时,满地金黄的落叶,踩踏上去沙沙作响,引起人无限遐思;暮冬时节,铅华褪尽的枝干依然千姿百态,也颇具一份肃杀沉静之美;绿荫掩映中,更有夹竹桃、樱花、蔷薇、月季等植物,渲染出一幅绚丽缤纷的图画,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上海的市花“白玉兰”了。

光华楼前的广场。


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

复旦校园的确美丽宁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里的建筑华丽而挺立,既蕴含新古典浪漫主义的优雅,又散发着现代气息。置身其间,不仅能品味到百年复旦的深厚积淀和文化底蕴,也能感触到新时代复旦的强烈脉动和勃勃生机。

(以上图片为“牛粪拍手”章国英 的摄影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