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溪古镇|百年历史的沉淀

 木香草堂 2021-07-05

碧溪古镇位于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坐落在县城北部,距离县城约十公里,是一座青山环抱、建筑古朴、乡里和睦的古镇,也是普洱市历史风貌保留较为完好的一个古镇。

走进碧溪古镇,一种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眼前的古老民居、青石板路,尤其是城楼和八角楼,更是让你联想到很久很久的以前,这里必然是一个人来人往,非常繁华的镇子。

碧溪古镇东城门,城门高八米多,宽六米多,楼上建有瞭望台,楼门的正前上方镶有篆字 “碧朔”二字,这就是碧溪古镇的前称。

走进城门,就可以看到青石板街道两边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大门朝街,是土木结构的四合庭院群,其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房屋上面雕梁画栋、格窗镶花,传承了汉族庭院式建筑风格。

碧溪古镇在解放前就有三百多户人家,直到现在,古镇仍然保持着旧貌古韵。在文化、习俗方面,汉文化与哈尼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十字街口的八角楼是碧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一栋三层土木建筑,底层四面畅通,人畜都可通行。二层和三层的房檐飞翘八角,楼亭顶上铸有大铜葫芦。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过去,古镇还有义仓楼、财神庙、大庙、观音阁、地母庙等建筑,现在大多都改成了学校和公共场所了。

碧溪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上碧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商客云集,南来北往,每天都有成千的马匹从这里经过。古镇上家家都有饮马井、栓马柱,为过往马帮提供周到的服务。

在古镇有一种贡茶叫“须立茶”。据《墨江县志》记载:“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出产地之一,而域内碧溪须立所产的'须立茶’是清代的贡品茶。民间故事《他郎茶》对“须立茶”作了详细的故事记录。须立茶喝了能使人长精神、添力气、除疾病。

它的名声在他郎抚彝厅传开后,他郎抚彝厅通判献茶给府伊,府伊又献茶给巡抚,巡抚又将此茶送进京城,正赶上皇亲国戚举行盛宴。皇帝亲自品尝后称赞“朕尝了一盅你(巡抚)从云南普洱府弄来的茶,真乃世间稀罕也。你想得周全,办得很好,以后每年送些这样的好茶来。”他郎抚彝厅的碧溪须立茶,这样成了朝廷的贡品茶。

碧溪曾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叱咤风云,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佳话。

庾恩荣(1878—1953),子承父业,立意经商,抚育诸弟成长。清未在昆明登仕街开设荣庆和商号,经常往来京、沪、粤、汉等处经商,他重义轻财,在省城曾任墨江旅省同乡会会长,常资助在省城的墨江学生和同乡。他还投身政界和社会活动,曾任富滇银行总办和云南省整理金融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会长,1949年当选为省参议员。

庾恩旸(1883—1918),别名墨江枫渔。曾任民国总统府军事咨议官,获陆军中将衔;获中央奖二等文虎勋章。张勋复辟时,云南组成靖国军,庾恩旸兼任联军总司令部参赞。1918年2月18日,庾恩旸在联军总司令部贵州毕节行营被刺,年仅35岁。死后被民国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庾恩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作家,著有《庾枫漁诗集》、《中华护国三杰传》、《护国军神蔡公传》。

庾恩锡(1886—1950),号空谷散人,由长兄庾恩荣抚养成人,随长兄经商;创办云南第一家机制卷烟工厂“亚细亚烟草公司”,所生产的名牌“重九烟”,即是为纪念其兄庾恩旸曾领导云南辛亥重九起义而起名;开办凤仪金丹矿。他还致力于政界和其它社会活动。曾任云南水利局局长、昆明市市长,在一年多的任期中,重城市建设,拓宽街道、整修道路、整顿市容、修建金碧古幢,圆通公园,翠湖公园,大观公园,龙泉公园和太华公园等。

碧溪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古镇。走在坚硬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我们的耳旁仿佛一直在回荡着古镇那铿锵有力的遗韵,久久不能消逝,好似过去与现在就是一步之遥。(本文转自 普洱发布公众号 刘庆明)

来源:普洱发布 刘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