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猎豹—超级闪电刺客,美丽速度杀手

 零壹贰012 2021-07-05

《大耳朵图图》里面有一句歌词:“什么动物跑得快,什么花儿向阳开”,很多人看到这局歌词前半句的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脱口而出两个字,那就是“猎豹”。

猎豹这种动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它们不产于中国,但是在自然纪录片中,这种动物也算得上是当红热门了。片中,猎豹伸开大长腿飞快地追逐羚羊的画面可是让不少观众折服于都被它美丽的外表和闪电一般的速度所折服。

图片

短跑冠军的秘密

猎豹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呢?看看它的“完美身材”就知道了-瘦长的身体配上有力的长腿和长尾巴,灵活的脊椎让它的整个身体在奔跑的时候可以交替收缩和伸展,长长的尾巴可以帮助它快速转弯。短钝的爪子则是辅助它跑步的钉鞋,让它能轻轻松松地抓紧地面-这也使它成了唯一不能把爪子缩回肉垫里面的猫科动物。

图片

猎豹捕猎

而体内强壮的心脏和硕大的肝脏则是它跑步时候续航的发动机,让它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高速追猎—猎豹可以持续跑个好几百米,这个距离我们人类来说可能不算啥,毕竟普通人也能轻易跑上好几公里,专业运动员跑完马拉松也不在话下。但是在猫科动物中,多数猫科动物依赖伏击而不是追猎,绝大多数狩猎的攻击距离只有十几米或几十米,根本比不过猎豹。与其他猫科动物结构不同的内耳也赋予了猎豹头部运动更高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它得以追上猎物,并且在高速奔跑时候也能目不转睛地保持目光锁定猎物的状态。当追上猎物的时候,则会亮出它致命的武器--这里说的不是牙齿,而是大拇指。为了扑抓和绊倒猎物,猎豹的大拇指始终保持锋利的状态,即使在奔跑中,大拇指的钩爪也不会和地面摩擦。

图片

猎豹的脚爪

花豹?猎豹?

当我们欣赏猎豹的高速追猎时,它身上的黑色实心小圆斑和黄色的皮毛则让我们大饱眼福-毫无疑问,很多猫科动物都是外形美丽而又优雅的猎手。我们知道老虎有白色的特殊个体,花豹也有被称为“黑豹”的特殊色型,而猎豹也有特殊的颜色--有些猎豹毛皮的黑色斑点是大块的,条纹状的,这样的猎豹被我们称为“王猎豹”。当然王猎豹正如野外的白老虎和黑豹子一样,相对少见,它们的毛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突变,很可能两只正常色型的猎豹交配后就会生出王猎豹。

图片

图为王猎豹

有的人分不清花豹和猎豹,但实际上这两种动物区别很大。猎豹属于猫科下的猫亚科猎豹属,亲缘关系更接近于家里的猫咪,而花豹属于猫科豹亚科,和狮、虎、美洲豹、雪豹的关系更近。在外观上,花豹身上的斑点呈现黑色的空心圆圈状,也和猎豹的实心斑点不同。花豹身体相对更加健壮,头部也更大,而猎豹则相对更瘦小一些。两种动物身体形态的不同,也暗示了两者的习性和生态位有差别:花豹的身体素质更均衡,速度和力量方面都比较强,既能捕食小的猎物也能捕食较大的猎物,从小型的鼠到几百公斤的牛都可能成为它的猎物。而猎豹是一个速度型的杀手,它更加倾向于高速追猎,力量不足-这一点从相对短小的犬齿和纤细修长的四肢就可以看出来。

图片

左为花豹,右为猎豹

图片

左为花豹头骨,右为猎豹头骨

猎豹的常规猎物多是体型不超过60公斤的中小型羚羊,当然猎豹如果生活的地方小羚羊不够多的话,也会去挑战像角马这样的大型猎物。

大型猎物不好抓怎么办?那就抱团合作狩猎就好了,雄性猎豹会集群合作追捕角马,大羚羊这样的大猎物,当然这个集群也就是几只在一起合作,而且合作成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

图片

雌性猎豹则不会和别的雌性合作抚育后代,而是自己单独把孩子拉扯大。这种抚育后代的方式可难度不小。不管是狮子还是斑鬣狗、花豹,一见了猎豹就会动杀心,毕竟猎豹身体瘦小又力量不足,即使是成年猎豹见了这些猛兽如果不及时躲开也是死路一条。

许多猎豹活不到成年也是因为这些捕食者的存在。为了避免被这些捕食者伤害,幼年猎豹背上长着上部白色下部深灰色的毛发,据说可以增加隐蔽性。同时为避开这些捕食者的竞争,猎豹往往选择白天出来捕猎而非黄昏或者晚上,但它们的猎物依然有被这些强大猛兽抢走的风险。不过好在猎豹一天只要吃几公斤的肉,饭量也就是狮子的十分之一甚至还不到。

猎豹也还算比较能生的,一胎能生三到六个孩子,目前的猎豹没有种群退化的倾向。

图片

不仅如此,猎豹的生存仍然面临其他潜在的危机,如今在野外猎豹数量仅有10000只左右,而其中又只有数十只猎豹龟缩在伊朗的一小块土地上,其余的全生活在非洲草原上。

而那些非洲草原上的猎豹生存状态也好不到哪去-野生的猎豹面临栖息地破坏和偷猎,数量大不如前,非洲猎豹分布范围在近一百年内减少了80%,对它们的另一个威胁是中东土豪的购买。许多年幼的猎豹被人抓去卖给中东的土豪,而更多的猎豹幼崽死于运输的途中,对于中东的土豪们来说,饲养猎豹,无非是为了炫富。

图片

图片

在过去,中亚和印度等地的文明古国曾经在围栏里驯养大量猎豹用于狩猎羚羊,而当时有的猎豹也曾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些猎豹在中西方多个国家的文明中留下了身影,在当时的很多艺术作品中均有猎豹的形象出现。

图片

《元世祖出猎图》中的猎豹

图片

画家威克斯描绘的印度拉贾斯坦出列场景,画右下角有猎豹

但是,由于猎豹本身孤傲难驯,又很难在驯养条件下繁殖,人类并没有成功将猎豹驯化成猎狗一样的狩猎伙伴。

对于桀骜的捕食者猎豹来说,那自由的野外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园。那些曾经驯养它们用的围栏也好,中东土豪的房间也罢,都不是它们的最好归宿,它们真正的归宿是自由的原野。那为什么人们还要给予它们生存的压力?让它们无缘无故地成为狩猎和炫富的牺牲品,还丧失栖息地?

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猎豹可以得到安宁,可以在自然界中自由地生活和繁殖,而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做到拒绝饲养,食用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