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第一硬汉。

 菊斋 2021-07-05

如果不研究明朝历史,很少有人知道他名字,不是他的事迹不够辉煌,事实上,他所做的事,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在500年后的今天,依旧没几个人能做到。

根据历史记载,在明朝的监狱里,他的双腿因为用刑"两腿肿粗……不能屈伸",之后便逐渐溃烂,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彻底废掉,可一个囚犯是没资格请医生的,于是他摔碎了监狱里喝水的瓷碗,用瓦片剜去腿上腐烂的肉,当时给他举灯的狱卒看到这一幕,彻底傻眼了,这个人该是拥有多大的大心脏才能忍受这样的一切苦难。

和这样的人为敌人,还能是好人么?

当然不是,他似乎给世人充分展示了一个战士应该有的品格,一个大臣应该有的初心,一个穷书生应该有的坚持。

他叫杨继盛,大明第一号勇士。

公元1516年五月十七日(6月16日),杨继盛出生在直隶容城县(今河北容城县)的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中,这样的家族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小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但老天爷没这个意思,似乎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吃苦。

七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尚未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走出来,父亲杨富就迫不及待地给他找了个继母,本以为这是个好的开始,却不想一头走入了万丈深渊。

继母是个善妒忌的女子,内心深处根本不知道博爱是爱惜眼前的孩子,从进门的那一刻,眼里就容不下这个孩子,做儿子是不可能的,只能做个杂役帮着放牛。

牛没吃饱,放牛的人就得回家饿肚子,零花钱更是想都不想,偶尔打破一个碗筷,对不起,迎接你是一顿毒打。感冒,跌伤了,看医生,不要想,你能扛过去就活下来,抗不下去那只能怪你自己不努力。这就是童工杨继盛的童年。

有人说,苦难是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只有在人生道路中与苦难交锋,才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

这话用在童工杨继盛的身上最为合适,他的人生第一笔财富在饱受苦难在他七岁那年得到了改变。

这一天,他牵着牛回家的时候,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读书,那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似乎对他很有魔力,一下子让他定住了,原来世间还有比放牛更好的事,还有比吃不饱饭更让人快乐的事。

那个下午,小小年纪的他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读书!”他等到哥哥放学,拉着哥哥的手,请求能够跟从塾师学习。哥哥说:“你还小,学什么?”杨继盛说:“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哥哥将这些对父亲说了,父亲并不答应,理由是家里没钱。在那个阳光昏暗的下午,他没有因为父亲这句话退缩,意志反而越发的坚定:“我要读书!”在他的坚持下,父亲最终答应了他去私塾旁听,但必须把牛放好。于是,历史留给我们我们这样一副让人心酸的画面,一个七岁的孩子牵着吃饱喝足的牛,站在窗外,忍受那些交足了学费的学生的嘲笑和鄙视,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所说的每一个字。那一刻,他是满足的,即便是吃不饱饭,即使老师每次投来厌恶的眼神,他都不在乎。

杨继盛 《苌池怪松记》

读书于他而言是一种奢侈,既享受了这个过程又何必在意哪些无聊的眼神和冷言冷语呢?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六年。

六年的坚持,不光打动了老师和同学,也感动了他的父母。几乎所有人都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意志力坚定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值得敬佩。感动的父母把愧疚融入了学费当中,站了6年的杨继盛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入了宽敞的教室,坐在干净的板凳上学习。学习对于杨继盛而言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史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做到了真正喜欢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必然做得非常出色。

杨继盛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天赋并不高,但他努力地做到了喜欢这一切,从而交出了让人意外的答卷。十三岁那年,他先后考中了秀才和举人。

杨继盛手翰墨迹

人生最耀眼的大门似乎已经为他缓缓打开,只要运气足够好,那么一脚踏进去,从此过上鲜衣怒马的生活似乎不再是奢望。

然而,杨继盛似乎没这个命,顺利初中毕业的他,不光找不到工作,甚至连一门像样的手艺都没学会,他的日子依旧穷,还是很穷的那种,如果不是他有免税通行证,估计早早就做了低保专业户。

为了迎接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他不得不走进了有国家补贴的国子监。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人。

这个人叫徐阶,是国子监校长(祭酒)。面带微笑的徐校长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开始关心自己的学生,在一个凡事看成绩的时代,这一届的学生升学率注定了他的仕途。

早就想大干一场的徐阶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进行了询问,人数虽多,但徐校长还是很容易就记住了杨继盛。

应该说是杨继盛的另类一下子吸引住了徐校长的眼球,在这所官僚子弟汇集的大学备考班里,杨继盛衣着破旧,带来的行李除了书之外,并无多余的东西,每天的生活早上一碗稀饭,中午、晚上一盘咸菜就着吃,没有娱乐,没有朋友,如此的生活条件,徐校长却没有从这个学生的眼里看到了一丝一毫的躲闪,相反他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尽管他吃不饱穿不暖,但脸上却洋溢着一股他从未见过的喜悦。徐校长明白这个学生真在享受着生活带给他的苦难。这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样的人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能力。

公元(1547),这是一个应该被记录的年月,因为在这一年,大明出现了历史上最牛的科举榜,我们可以轻松地在这一年的成绩单上找到了这个几个人的名字——张居正、李春芳、殷士儋、王世贞。

榜首的张居正就不用说了,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李春芳和殷士儋也是后来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而王世贞就更不得了,明朝后期的史学家、文学家、诗人,霸占大明文坛二十余年,据说他为了报仇写了一本《金瓶梅》,至今都是经典。

能上榜就不错,何况是这样的牛人榜,就是末位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嘉靖二十六年(1547)杨继盛科举一举中第,考上了北京大学,做了一名进士。

读到这儿,你以为他的好日子要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纵然是名牌大学生,没有好的运气,一样白搭,而我们的男主似乎天生就与好运气无缘,他宛如一颗天煞孤星一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了要经历人生种种苦难。

分配工作的时候,他被分配到了南京做了一名吏部主事,这是一个冷衙门,没前途不说,还没人气,按说这样的冷衙门来了也就来了,可杨同学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被调到更冷门的兵部做了一名员外郎,和他的同届同学张居正、王世贞相比,他的前途太不起眼。

然而杨继盛很满足,比起在家里干杂役,这里不光有书可以读,还能吃饱饭,每个月还有工钱可以拿,生活已经对我太好了,我还需要奢望更多么,那是不知足。

此后的日子里,杨继盛总是认真地打卡上班,努力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如果不出意外,他基本上可以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熬到退休,然后领着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金带着孙儿逛超市,人生就此而已。但这样的人生杨继盛似乎并不想要,在那颗大心脏里,他还记挂着一件事——报效国家。

这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一般人不敢想,就算想了也未必会认真去做,杨继盛不光想了,还认真去做了,作为一个放牛的孩子,朝廷给了他书读、给了他俸禄、给了官职他做、给了他温饱,他能做的不多,唯有精忠报国。

机会总在不经意间出现。

公元(1550年)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庚戌之变”发生了,看着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的同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站出来了写了一篇《请罢马市疏》的工作报告,反对马市。

一出手就得罪了大同总兵仇鸾,结果可想而知了,本着你得罪我,我灭你本人的意思,仇鸾立马就告了杨继盛的黑状:“这小子没有看到敌寇的厉害,应当将他撤职。”随后将其关进诏狱,并贬为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冲动是要受到惩罚的。狄道十分荒凉,以少数民族居多,在这样的地方做官,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了,然而杨继盛丝毫不在意,于他而言,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而已,既做了官,哪里都做官,报效国家,又分什么京城和边塞呢?

杨继盛

在这里,他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称他为“杨父”。对一个拥有大心脏的人而言,恶劣的环境或许更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并开辟出一片意想不到的乐土来。

不久,仇鸾密谋败亡,嘉靖想起了杨继盛的先见之明,立即觉得这人可靠,当即诏令他复官,先升他为山东知县,一月后升南京户部主事,三天后升刑部员外郎。这速度差不多赶上了神舟飞船了,不等杨继盛回过神来,嘉靖又来了一道命令,杨继盛返回京城任兵部武选司。

杨继盛能回京城有一半的功劳归严嵩,这位直接导致“庚戌之变”失控的罪魁祸首,对杨继盛并没有好感,只不过这个人是自己敌人的敌人,按照官场定律,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只不过严嵩没想到,敌人的敌人有时候未必是朋友,有可能是更大的敌人。在杨继盛的心中,仇鸾固然可恨,但比起严嵩来,就太小儿科了。在他看来,严嵩作为首辅长期把持朝政,期间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废弛边防,导致国家岌岌可危。十足的国之奸臣。这样的人必须除掉,否则国将不安宁。作为一个深受国恩的人,为国除贼,他义不容辞。

很多人不明白杨继盛为什么要这样做,好日子才刚开始,就不迫不及待地给自己找点苦难,难道好日子过得不香么?

好日子当然香,但一人香终究不敌过世人香,为了这个理想,他开始向严嵩下手了。下手之前,他的好友唐顺之劝说他:“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不要出头,以避祸患,留下有用之身,做更多的不朽之事。)

杨继盛微微一笑,并没有回话。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呢,那只有一件事了——报效国家。在上书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这是他人生最后的自由时光,他很珍惜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放牛、读书、做官、 办学校,似乎每一件事都是苦难,可这些苦难真的不好么?不,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应当在苦难中找到奋斗的源泉,要越挫越勇。

严嵩,我来了。

三天后,杨继盛写下了著名的弹劾报告《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为了防止严嵩从中阻拦,他从左顺门进宫直接将帖子递给了皇帝,义愤填膺地陈述严嵩的十大罪状。如此详实的报告并没有引起皇帝的惊喜,反而是愤怒,皇帝在第一时间将杨继盛大骂一顿,后不置可否。如此一来,结果可想而知了。打蛇不死,必被蛇咬。

杨继盛 《劾严嵩疏稿墨迹》

得知一切的严嵩,迅速做出了回应,于是留给我们的画面实在有些血腥。杨继盛被投入了监狱,廷杖一百。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地位,没有钱,甚至还没有人脉的囚犯,一百廷杖意味着九死一生,生与死之间,他本可以不必做这一切,但他依旧做了。

我的人生既是苦难,那么我希望苦难到我这儿就结束了,愿我的国家,我的百姓都活在快乐之中,活在幸福之中。

面对这样的处罚,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杨继盛表现出了他忍受一切痛苦的决心,一字一字的说道:“我杨椒山(杨继盛号椒山)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拿走!” 那同僚又说:"不要怕。"杨继盛回答:"岂有怕打的杨继盛!” 什么是牛人,这个就是牛人了。

按说杨继盛没有背景,也没钱、官做得也不大,就连江湖地位也比不上同班同学张居正,这样的人敢于得罪当朝首辅严嵩,活得可能性几乎为零,但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杨继盛挨了一百军棍,屁股被打开了花,露出了里面的骨头,可他竟活下来了,这是身体好,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谁又不敢说这是行刑之人的一点敬畏之心呢?

即便是如此,一百军棍也不是开玩笑的,杨继盛没死不假,但也只有半天命,你以为会有救护车,会有温暖的病房,对不起这些都没有,等待他的是臭名远扬的锦衣卫诏狱。 

诏狱的可怕不言而喻,据说万历年间,临江知府钱若赓被明神宗朱翊钧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终不得释,其子钱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直到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才将他释放。进了这样的牢房,基本上和死没什么区别。

换作一般人,差不多只做一件事——等死,但杨继盛不是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愣是干了一件足够骇人听闻,却又无比敬佩的事,这是一次挑战人类极限,挑战人类忍受苦楚的极限的事。

一百军棍打断了他的腿,骨肉没了皮一片模糊,被拖回牢房的杨继盛在昏暗潮湿的监狱里没有药,没有清水,伤口很快就被感染,黑色的血水流了一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碎磁碗,手割腐肉。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这一晚这个放牛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忍受苦难的强大毅力。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杨继盛活了三年之久,想来也是一个奇迹。

三年的苦难终于引起了同僚的侧目,一如当年他放牛听课一样,这是一个拥有强大心脏的好官员,这是一个正直而坚强的官员,这样的人不能让他这么一直蒙受着苦难。于是一时之间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杨继盛的事迹,目的只有一个,让严嵩释放杨继盛,并给杨继盛一个公道。

眼看事情闹大了,严嵩也有这个意思,偏偏那位著名的贪官鄢懋卿向他进言:“大人就没想过,这样的人放出来我们还有好果子吃么,这件事关系国家甚大,老先生还当为天下后世虑。”严嵩点了点头,这是一头猛虎,关着还咬人,放出来了还了得。猛虎必须打死,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恰在此时,他的干儿子赵文华送来对闽浙总督张经等人的论罪奏疏,严嵩犹豫了许久,终于提笔在这份奏疏之后写上了杨继盛三个字,盖上了公章交给了明世宗批复,明世宗在阅奏时并未注意,便草草同意处刑。

消息传出来,一个女人在一件茅草屋里完成了一封奏疏,这个女人是杨继盛的妻子,这个柔弱的女子和自己的丈夫一样拥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心脏,她对天下说道:“我的丈夫杨继盛误听市井之言,还习惯于书生之见,于是抒发狂论。圣明不即加戮,使从吏议。两次经过上奏被审判定罪,都承受皇上的宽宥之恩。现在突然阑入张经的疏尾,奉旨处决。我仰望的只有圣德,草木昆虫都想得到处所,岂惜回首一次,下察沉冤。倘若因为罪重,一定不可赦免,希望立即斩臣妾的首级,来代替夫君受诛。我的丈夫虽然远御魑魅,必能战死疆场,来报效君父。”这段话翻译过来只有两个意思,我的丈夫读的圣人的道理,学的是圣人的学问,做的是报效国家的事,他是不应该死的,如果非要一个人去死,我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我丈夫的性命。

可怕,太可怕了,纵横了将近20年的严嵩,头一次感到害怕,对于这女子的想法,他看都不敢看,直接丢进文书堆里。

局面就此不可扭转,已经被苦难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杨继盛在监狱里面见了他的好朋友王世贞: “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的后事就交给你了!”

王世贞哭着点头答应,尽管他不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一幕,但在现实面前,他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好友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最后舞台——刑场。临刑前,杨继盛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继盛就义。在这场毫无胜算的战斗中,杨继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便现实将他打磨得遍体鳞伤,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依旧用巨大的勇气坚持到了最后,亦如当年他放牛的那个下午。

作者:景志祥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