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以放假的心态过春节

 林春亮 2021-07-05

今年过节不回家。

2017年,我看到李笑来老师对于节假日的重新定义,让我开始改变节假日的生活态度。

他提到自己这10年来都不回家过春节,春节他就在家附近定个酒店,远离热闹,但在非节假日的时候,他也会回家。

在春节这段时间,他都完成了很多重大的工作,比如《托福21天突破》《把时间当做朋友》都是在春节完稿;从新东方出来和同事合作做的英语培训班,也是在春节时候接了几单,已经开始产生盈利;还有一个做电商的全球网站,也是在春节期间搭建好,开始盈利,甚至网站排名在全球前1万。

他计算了法定节假日一年有差不多90天,也就是接近1/4年,如果这个时间不休假,工作4年的时间,就相当于凭空比人多了1年的工作量,工作8年的时间,就比别人多了2年的工作量,比十万小时定律威猛多了。

他重新打磨了法定节假日这个概念,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要求企业给员工的休假时间,为了保障员工的正常休息,但是这个法定节假日并不约束个人,尤其是自由职业者。

我回顾了下我的工作,我看起来像是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随时随地,但是实际上自由劳动者,不干活就会饿死。

理解了法定节假日,我已经把节假日这个概念从我的生活中剔除出去。

于是,除非是跟朋友白天相聚,不然我会不知道某一天是周六日,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节假日,因为对于我来说,每天都可以是工作日,每天也可以是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为了家人团聚或者是保持正常的休息,对于我来说并不需要,因为我离家很近,坐高铁3个小时,家里一声催我就可以回到家里,在老家继续办公,如果累了,我自己就会休息,没有人强制我过度劳累,除非我自己作死,那么就没有需要单独拿一天甚至好多天来休息这么一说。

很多人每天工作8小时,但是真正的工作的时间算起来,可能都不足2小时,根本就不需要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

2017年的春节,我是在以度假的心情过春节,我把放假和工作严格分割开来,于是就造成了春节后的度假综合征,工作日开始了,但是我的流量不大行了,销售的话术不熟悉了,不想成交学员了,写文章没灵感了,讲课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了...

2018年的春节之前,我养成了一个原则,不仅仅是习惯,我每天早上只阅读和写文章,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并且让我身边的所有人都知道,除了早上的日常开会,其他时间不要打扰我。

这个原则在春节也同样执行,下午和晚上才会安排聚会,还可以和家人做深度沟通。(把该处理的事情早上都处理完了)

这个原则我一直保持到开工,状态非常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假期综合征。

如果没有保持工作时的一些习惯,从节假日到工作的过程,就好像让你从一楼直接跳上10层楼梯,整个人还迷迷糊糊,但是如果一直保持工作时的一些习惯,开工的时候,就像从一层一层慢慢走到10层,整个过程并不算太难,至少身体能适应。

2019年的春节前后,我在云南的腾冲开完年会后,走了大理和丽江,再到四川的绵阳和眉山,最后在成都过年,初三再回老家汕头。

一路上我也是保持每天阅读,记录读书感想,并且每天日更记录过去和现在的所思所想。

阅读总能给自己带来惊喜,上个月阅读的《第五项修炼》给我冲击最大的是系统性思考,而这个月阅读的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让我对知识分子有了重新的认知,我一直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以为自己在做着教育行业,实际上还远远不够,我个人的水平还差的很。

如果没有阅读,我不可能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有意外之喜,如果没有乐趣,这生活得多么无趣。

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思想的进步,吃喝拉撒和性当然能让人快乐,但是那过程太短,不够持久。

一半身体在过节,一半身体在进步,这是我想过的最好的过节心态。

除夕夜祝大家新年快乐,多陪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