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冷生——如果有一天,让你在考试时大笑,你会干吗?

 大土豆说书 2021-07-05
0dd7912397dda144f2c95b01b9b7d0a20df48644.png
0
1
原文

平城冷生,少最钝,年二十余,未能通一经。忽有狐来,与之燕处。 每间其终夜语,即兄弟诘之,亦不肯泄。

平城,在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东。这个地方有个姓冷的书生。说生,就是说这个的职业就是念书,一般职业读书的,家里多少都富裕点,不然就挣钱去,哪有时间专门读书。

过去也有兼职读书的,家里穷,又喜欢读书,就一边生活一边念书,汉朝朱买臣就这样。

这个冷生就是专业读书,可是读书也分聪明的,笨的。冷生小时候就是笨的,而且是很笨的那种,笨到什么程度。到了二十多岁,还没能读通一本书。这就不是一般的笨了。

按说念书不灵,换个职业不就行了,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认死理。这天他家里来了只狐狸,就跟冷生住一起了。

两个人相处得还挺融洽,过得挺好,也不知道是公狐狸母狐狸。就这样,从狐狸来了之后,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冷生那屋里说话。

过去书生是夜读,可也没声音,要不大半夜的就睡觉。他这大半夜的,他那屋里两个人说话,是说相声的在那对词呢。

有听见的就觉得新鲜,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那折腾什么呢,就问冷生,你大半夜说的什么,折腾什么呢。冷生什么也不说,即便是兄弟问,他也不说。倒是嘴挺严实,适合做保密工作。

0
2
原文

如是多日,忽得狂易病:每得题 为文,则闭门枯坐;少时,哗然大笑。窥之,则手不停草,而一艺成矣。 脱稿,又文思精妙。

就这样,过了很多天,忽然有一天,他就得了精神病了,一个人老是自己自言自语,时间长了,不精神分裂才怪了。看来古人和我们一样得精神病。

虽然得了精神病,可做文章的时候,拿到作文题目,就是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会儿的时间,就开始哈哈大笑。

一有不寻常的动静,人们就过去看,到那一看,他正拿着笔不停地写,一气呵成,一下就把文章做完了。

大家还以为他胡写的呢,拿过来一看,文思巧妙,写得是真好,绝对一百分。

人们总说: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冷生也是一样,得了个精神分裂的毛病,没事大笑,可学业算是成功了。

src=http___pic1.zhimg.com_v2-0d21cc55361b643dd58b4437b984ddb6_1440w.jpg_source=172ae18b&refer=http___pic1.zhimg.jpg

0
3
原文

是年人泮,明年食饩。每逢场作笑,响彻堂壁, 由此“笑生”之名大噪。幸学使退休,不闻。

学问好了,就要去参加正规的国家考试,求取功名。就这样,当年他就考中了秀才,第二年考中了禀生。一级一级地考。

只是考试时有个毛病,就是大笑。每逢考试做文章的时候,就大笑,要不写不出来。而且还笑得特别大声,弄得周围别的房间的人都听得到。

按说考试那场合挺严肃的,而且都是单间考试。他这么一闹,考得又好,就得了个外号,都管他叫'笑生’。

还好他考试的时候,当时的学政没在场,出去休息去了,没听见他这么闹腾。学政就是当时管这一方教育工作的官员。

0
4
原文

后值某学使规矩严肃,终日 危坐堂上。忽闻笑声,怒执之,将以加责。执享官代白其颠,学使怒稍息, 释之,而黜其名。从此佯狂待酒。著有“颠草”四卷,超拨可诵。

他每天这么闹,不可能老听不见,而且学使大人不是一个,好些人呢。有一回碰上个比较敬业的学政,一考试就在那坐着。

结果他又大笑,被这个学使给抓到了,很生气,就把他给弄出来了,你这算扰乱考场,要治罪。

边上有监考的老师,老听他笑,也听习惯了,知道他这个是生理性的病,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就替他跟学使解释这个事,说他有精神病,别跟他一般见识。

这样,学政就想通了,试想谁跟精神病一般见识呢,就这样,就把他放了,可他的功名也就完了,国家不可能让个精神病当官啊。

虽然冷生没了功名,可大笑的毛病还在,学问还是不错的,成天的沉迷诗酒,后来出了几本书,'颠草’四篇,写得相当不错。值得一看。

0
5
原文

异史氏曰:“闭门一笑,与佛家顿悟时何殊间哉!大笑成文,亦一快事, 何至以此褫革?如此主司,宁非悠攸!”

蒲松龄说:就这样关上门一笑,这跟佛家的瞬间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笑就写出好文章,这也是一大快事。

何至于因为这个就让人家下岗呢?这样的主考官,肯定也是个书呆子,不是什么聪明人。

0
6
原文

学师孙景夏,住访友人。至其窗外,不闻人语,但闻笑声嗤然,顷刻数 作。意其与人戏耳。人视,则居之独也。怪之。始大笑曰:“适无事,默熟 笑谈耳。”

学师孙景夏,去找朋友玩,到了他家的窗外,没听屋里人说话,就听屋里那光笑,而且笑了好几次。

他以为朋友跟别人说话笑呢,进屋一看,屋里就朋友一个人,就问朋友:你自己一个人傻笑什么呢。这么奇怪。

朋友笑着回答说:刚才没事,忽然想起个可笑的事,就笑了。

f31fbe096b63f6242b23209a5bda14fe1b4ca356.jpeg

0
7
原文

邑宫生,家畜一驴,性窒劣。每途中逢徒步客,拱手谢曰:“适忙,不 遑下骑,勿罪!”言未己,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村里有个姓宫的书生,他家里养了一头驴,这头驴脾气不好。过去家里养驴,一般除了肉驴用来吃,拉磨什么的,主要的就是用它来当脚力。类似于现在的汽车。

可这驴脾气不好,老不好好干活,不干好本职工作,老让宫生出丑。什么时候闹罢工呢?

每当宫生骑着驴出门,他开车出去,大部分都是没车的,碰上熟悉人了,人家走路,他在驴上跟人家打招呼,说:我这挺忙的,我就不下驴了,您别见怪。

每当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这个驴就直接躺地上,宫生就从驴上轱辘下来,而且每次都这样。弄得宫生挺尴尬。

估计这驴也是觉得宫生假客气,说自己忙,不下来,直接就把主人扔下来了。

0
8
原文

宫大惭恨,因 与妻谋,使伪作客。己乃跨驴周于庭,向妻拱手,作遇客语。驴果伏。便以 利锥毒刺之。

自己家车出了毛病,就修理呗。这驴老弄得宫生这么没面子,他肯定生气,回家跟老婆商量,怎么治这驴。

两个人商量好了,两个人演小品,还说那两句话。夫妻两个就在自己家院子里,老公骑着驴,冲着老婆拱手说:我这忙,就不下去了。

驴哪知道这逗它玩呢,果然往地上一躺,宫生又轱辘下来了,下来宫生就拿下了个锥子扎驴屁股。

这个方法应该是挺管用的,让动物产生记忆,你一做这个动作,就会得到什么后果,就像训狗一样。

0
9
原文

适有友人相访,方欲款关,闻宫言于内曰:“不遑下骑, 勿罪!”少顷,又言之。心大怪异,叩扉问其故,以实告,相与捧腹。 此二则,可附冷生之笑以传矣。

夫妻两个就在院子里演习,这一天就跟这驴杠上了。老是这两句,结果这时候外面来了个朋友。

朋友来找他玩,到门口刚要敲门,就听里面宫生说:我这忙,就不下驴了,你别生气。过了一会儿又说一遍,朋友听着奇怪。

赶紧敲门,进去就问,我怎么老听你说这几句话啊。宫生这才把自己跟老婆在家里训驴这个事告诉朋友,两个人听完哈哈大笑。

这个故事,跟前面冷生那个大笑,有点像,就放在一起了。

在现实生活里,真要是有本事,笑就笑呗,别说笑,只要不妨碍到别人,不违法的情况下,干什么都行。

何况还是真有本事,能完成任务,别说大笑,你拿大顶都没事。

故事里的那个学政,一看就是迂腐得够呛,就因为笑了几声,就让人家下岗了,一看这就是国企,得要脸面,你再有本事,再能完成任务,你在这种场合这么大声笑,我也不用你。

其实呢,他一直这么笑,边上考试的人,监考的人都没说什么,有本事就行了呗,你管人家笑不笑呢。

可过去就是那个制度,没办法,要是放在现在,这么多私企,冷生要是在放到现在,我想不至于失业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土豆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

公众号ID:聊斋土豆说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