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教练-法律服务】解决合同纠纷最有效四步走

 昵称74129130 2021-07-05

签订合同与协议是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时,最常用的约束手段。但有些企业和个人,尽管牵了商业合同,却依然不遵守,不按照章程办事。那么在发生合同纠纷后应该怎么解决,今天的企业教练内容中,为大家做详细的梳理。

  

 

通常建议企业或当事人从四种有效途径中获取解决办法,分别是: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下文整理介绍了具体内容。

1、协商

协商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如果能达到效果,相信所有企业都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处理。

  

 

2、调解

调解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双方,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在商事纠纷走法律图及之前,这是最常见也比较有效的有种履约解决方式。

3、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这里指的是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只要在这一环节能解决纠纷,便不需要上法院。

  

 

4、诉讼

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结合双方签订的合同,双方举证,最终判决结果双方无条件执行,若被执行方不配合,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经济Plus认为:对于能够通过协商解决的合同纠纷,应当签订书面协商协议;对于无法协商解决的,应当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必要的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以最大限度保护单位利益。

  

 

合同纠纷处理的环节,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风险:

(1)未建立合同纠纷处理的有效机制,纠纷处理不当,导致单位利益受损;

(2)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单位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地位;

(3)为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可能导致单位应享有的利益受损。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发生的合同纠纷,应当明确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及相关审批权限和处理责任,纠纷处理过程中,未经批准,相关经办人员不能做出实质性的答复或承诺。

 

  


合同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合同纠纷也是民商事纠纷的主要类型。人民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应当坚持鼓励交易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应当依法审慎认定合同效力。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理解释合同条款、确定履行内容,合理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审慎适用合同解除制度,依法调整过高的违约金,强化对守约者诚信行为的保护力度,提高违法违约成本,促进诚信社会构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