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轻智能」到「全智能」,什么样的手表更接近未来?

 520jefferson 2021-07-05
图片

苹果、华为、OPPO、魅族、小米等手机大厂智能手表策略详解


- shenzhenware -

什么是「轻智能」,什么是「全智能」?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智能手表市场的情况。

根据 Counterpoint 最近发布的数据,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 35%


排名第一的 Apple Watch,仅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累计出货量破亿。排名第二的华为,也几乎从零开始,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全球市场份额突破 14%,并最终稳定在了 8% 以上。除了 TOP5 的榜单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如华米、小米、OPPO 和 realme 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

图片

图片

2021 年第一季度与 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市场份额对比,点击图片查看数据解读 | 图源:Counterpoint


智能手表市场的异军突起,成为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热点。也带动了几乎所有一线手机厂商的跟进。

在去年 8 月的一篇特别报道《上半年智能手表出货量接近 4200 万,下半年手机厂给你好看》里,深圳湾准确预测了各大手机大厂的新品动态。在之后的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陆续发力,无一例外地推出了智能手表,补齐了各自在腕上设备的占位。

深圳湾在对这些手表进行评测和解读的过程中,归纳出手机大厂「造表」的几条不同的发展路线。总结的维度很多,但其中,「轻智能手表」和「全智能手表」,这两个方向最具代表性。

通过纵向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希望窥见未来智能手表的样子。

图片

图片

作为手机配件的「轻智能」手表纷沓而至

代表:小米手表 Color、Redmi Watch、vivo WATCH、OnePlus Watch
特点:丰富的「智能」体验、性价比、长达 7 天甚至半个月的续航能力、生态拓展空间有限

在几家国产手机厂商中,华为最早入局智能手表,始于 2015 年的 WATCH 1 和 2017 年的 WATCH 2,此后四年里,这一主打独立通话功能的系列并没有新的迭代产品,取代其市场地位的是近年来华为主推的运动手表 WATCH GT 系列

小米首款智能手表于 2019 年 11 月上市,市场反馈并不好,后来又推出了两款「轻智能」的手表,一款是圆形表盘的小米手表 Color,一款是方形表盘的 Redmi Watch 小方屏,主打时尚的设计和亲民的价格,在全球可穿戴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图片


受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的带动,vivo、OnePlus / 一加、Realme / 真我、RedMagic / 努比亚红魔等品牌,陆续在 2020 年和 2021 年上市了首款智能手表。

尽管这些智能手表设计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无不强调了丰富的「智能」体验:不仅具备了天气、闹钟、通知等基础应用,以及听音乐、刷公交卡、支付宝支付等生活应用,还与时俱进地升级或增加了心率、血氧、睡眠、运动等常用的健康监测功能。

同时,几百块、最多一千出头的价格,以及长达 7 天甚至半个月的续航能力,也让它们与 Apple Watch 对标起来,有了不少竞争力。再加上丰富的表盘设计、颇有活力的配色和表带,使它们成为年轻人的腕上智能「基本款」。

但相比 Apple Watch 的丰富功能和背后所赖以生存的强大的苹果生态,这些智能手表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未来的可玩性和拓展性,都显得要「轻」很多。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大多是作为手机的配件,服务和生态的集成度不够,能够为手机厂商带来的长远价值还十分有限。

图片

有「健康」和「生态」后盾的智能手表凸显张力

代表:Apple Watch Series 4/5/6、OPPO Watch ECG、魅族 MEIZU Watch、华为 WATCH GT 2 Pro 和 WATCH 3
特点:独立的操作系统、跨设备协同能力、家庭关爱模式、心电图检测和其他高阶健康监测能力、以做手机的态度做手表

健康是 Apple Watch 的一张「王牌」。2018 年 9 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Apple Watch Series 4 发布:双核芯片架构、用于心电图检测的电极式心率传感器、新的触觉反馈系统、新的苹果 W3 无线芯片等等,让心率/血氧/睡眠/ECG 等健康监测功能,成为智能手表的最重要的功能板块,这也让 Apple Watch 完成了从可穿戴配件到可穿戴健康设备的转型。

图片

苹果完成了手表传感器、处理器和关键零部件的升级,同时还陆续增加了跌倒检测、睡眠监测、步态稳定性监测等基于不同场景的应用,而 Apple Fitness+ 的健身课程的推出,更是苹果服务生态的延伸。

Apple Watch 的另一张牌则体现在基于苹果生态的跨设备协同,Apple Watch 具有其他智能手表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用 Apple Watch 解锁 MacBook、解锁 iPhone,最新的 watchOS 7.4 版结合面容 ID,即使在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解锁 iPhone X 及后续机型。

图片


但 Apple Watch 也有弱点——续航不行。即便是经历了 6 代产品的迭代,手表传感器、处理器等关键零部件均已升级,但手表续航仍不过 18 小时——这极大地限制了 Apple Watch 其他高阶健康功能(如全天候心率监测、连续血氧监测、睡眠检测等功能)的发挥。好在有传言称,下一代 Apple Watch Series 7 并不会增加新的传感器,以节省出更大的空间,塞进更大的电池,提升续航能力。

Apple Watch 在续航上的缺陷,为其他立足于「腕上智能」长远发展的 Android 手机厂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OPPO 的首款智能手表诞生于去年 3 月,采用了基于 Android 自研的 ColorOS for Watch 操作系统,实现了智能手表可扩展性和可玩性的双提升,甚至有一些玩家在 OPPO Watch 上刷 B 站、跑赛车、玩王者荣耀等等。

图片

△ 用 OPPO Watch 打游戏:王者荣耀、极品飞车、滑雪大冒险、地铁跑酷 | 截图来自:极客湾


并且,OPPO 率先为手表开发了可以与电视联动的功能,比如将表盘变成电视遥控器。在连续血氧监测等睡眠监测技术的基础上,OPPO 还率先实现了电视与手表的情景联动:佩戴 OPPO Watch 入睡,电视通过手表感知用户入睡后,就自动进入「睡眠感知」模式,电视画面出现是否进入休眠的提醒,如果用户没有响应,电视即自动息屏进入休眠状态,节电又贴心。

图片

OPPO Watch 也是最早推出「家庭关爱模式」的厂商,甚至早于苹果 watchOS 7。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在家人间共享健康信息,在健康 App 中查看医学专家的解读,集中管理全家人的健康状态,这些不仅为家庭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还间接的发展了 OPPO 的健康生态。尤其在推出国内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并上市的 OPPO Watch ECG 版手表后,OPPO 的健康生态进一步完善。

图片

OPPO 在跨设备联动方向上的诸多创新,让 OPPO Watch 这款手表成为 OPPO IoT 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为 OPPO 在「健康」和「生态」两个方向上的战略布局打好了基础。

魅族首款智能手表 MEIZU Watch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预热,直到今年 6 月正式发布,单从营销策略上就已经体现了魅族「以做手机的态度做手表」的态度。

图片

在产品设计上,MEIZU Watch 采用了高通去年 7 月推出的新一代骁龙 4100 可穿戴芯片,基于 Android 独立开发了 Flyme for Watch 的操作系统,带来了很多手表的新玩法。比如,手表与魅族手机联动,实现音乐控制、遥控拍照,手机和手表支持相互查找,手机可以帮助手表解锁。用手表控制智能家居,实现情景联动。用手表还能解锁车门,等等。

华为则在可穿戴产品线上做了更为「宏大」的规划,操作系统已经经历了三代演进:从最初基于 Android Wear(现已改名为 Wear OS)到后来自研 LiteOS,再到去年,在新款华为 WATCH GT 2 Pro 试点鸿蒙 HarmonyOS 2.0,直到今年 6 月,将华为 WATCH 3 作为搭载鸿蒙系统的战略级终端。

华为 WATCH 3 最大的亮点是带来的「鸿蒙互联」功能。基于鸿蒙 HarmonyOS 的分布式技术,华为 WATCH 3 实现了跨设备应用流转,成为华为手机之外贴身的控制中心。

图片

结合不同的场景,华为 WATCH 3 可以将视频电话和赛事点播等功能切换到智慧屏上;还可以与动感单车、智慧屏同步显示配速、心率、热量等运动数据;遥控手机拍照也有了升级,搭配旋转表冠的交互功能,可以放大和缩小取景画面。

图片

双芯架构、双模式、长续航的「全智能」健康手表更接近未来

代表:华为 WATCH GT 2 Pro 和 WATCH 3、OPPO Watch
特点:双芯片架构、智能和长续航两种模式、兼顾性能与续航、快充能力

手机厂商正在致力于将手机的服务生态延伸至手表。

然而,受硬件条件限制,目前手表的运算能力还无法与手机相提并论,同时,大多数用户都不能忍受要为手表一天一充电的现状。而那些炫酷的应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吃掉了很多手表有限的电量,不用可惜,用了才真是鸡肋。如何在智能和长续航之间做平衡,成为了新的课题。

为解决性能与续航无法兼顾的问题,华为去年发布的 WATCH GT 2 Pro 和最新的 WATCH 3 均采用了自研的双芯片架构。其中,麒麟 A1 和 LiteOS 组合,负责运行超低功耗运算,实现运动追踪、音乐播放、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多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当手表算力飙升时,则切换至高性能芯片,通过鸿蒙 HarmonyOS 的分布式技术,与手机端协同处理。

其实,OPPO Watch 比华为更早的采用了双芯、双模式策略。OPPO Watch 基于高通芯片和 Apollo 芯片组合,通过自主研发的双擎动力续航架构,为手表带来了续航达 40 小时的智能模式和续航达 21 天的长续航模式。两种模式兼顾高性能与低功耗需求,与普通的只能查看时间的长续航模式不同,OPPO Watch 即便是进入长续航模式,也能收到 OPPO Watch 的电话震动提醒,运动追踪、心率监测、睡眠监测、NFC 刷地铁公交等也都能正常使用。

在此基础上,OPPO 还首次将手机的闪充技术应用到了手表上,Watch VOOC 闪充技术,使手表充电 15 分钟即可使用一整天,75 分钟即可充满,进一步地减轻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图片


在上个月的一场媒体沟通上,OPPO 透露了即将发布的新一代 OPPO Watch 2 的多个功能点——电竞模式、拍照助手、更长续航时间等等。更重磅的是,OPPO 还将与 Ambiq 深度定制 Apollo4s 芯片。

我们的猜测:这款手表将延续前代双芯、智能和长续航双模式,在续航和系统性能上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ColorOS for Watch 操作系统或许也会与手机端的 ColorOS 操作系统进一步融合,结合手机的生态和能力,实现更好的协同和互融。电竞模式等新功能,就是这一策略的体现。

图片

湾里小结

一直以来,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大力发展「软件+硬件+服务」的「铁三角」,而对于手机厂商大力发展的智能手表,其发展方向一直还没有定论。

深圳湾认为,手表不应该是腕上手机,手表也不应该止步于手机配件。手机厂商应该致力于「全智能」手表的开发,在确保性能、体验与超长续航的基础上,让手表与手机的系统融合,能力融合,让手表成为手机服务生态的延伸和补充。

微信号:shenzhenware / 深圳湾
主笔:周全
编辑:陈述


智能手表专题






图片
心率、ECG、血氧、医疗大数据,Apple Watch 健康之路全回顾

图片

三星基于 Wear OS 打造了 One UI Watch,看起来与鸿蒙很像

图片

华为 WATCH 3 并非首款运行鸿蒙的智能手表,肩负互联使命,它更独立智能了

图片

OPPO 能出心电图的手表来啦!这里是我们的完整体验



快到「湾」里来



深圳湾正在招聘:

真知灼见的科技记者

四通八达的运营编辑

才华横溢的市场策划

技能爆表的活动运营

热情四射的社区达人

简历传送门:

shining@shenzhenware.com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创办于 2014 年,是最早也是最活跃的硬件创新媒体和社区。深圳湾还有一个英文名:shenzhenware,起源于 software + hardware。深圳湾不仅是地标,更是大湾区创新的动力,用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推动产业创新!


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欢迎读者和社会各界与我们联系,创始人「深圳湾的炫姐姐」欢迎你随时来湾里做客

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

深圳湾
深圳湾
深圳湾是最早也是最活跃的硬件创新媒体和社区。深圳湾还有一个英文名:shenzhenware,起源于 software + hardware。深圳湾不仅是地标,更是大湾区创新的动力,用精致有料的科技报道,推动产业创新!
22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