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唐诗“孤平拗救”说之不成立》一文指误

 芙蓉书阁 2021-07-05

《论唐诗“孤平拗救”说之不成立》一文指误

芙蓉书阁|邓旺林

以钟如雄教授为第一作者的《论唐诗“孤平拗救”说之不成立》一文(下简称“钟文”)[1]提出:所谓“孤平拗救”之说,“实为后人向壁虚造的诗学教条,是难以成立的。”

“钟文”错漏之处甚多,下依其文中顺序列举比较主要的几点如下:

  一、标错例诗的平仄。例如 :

  1、唐王勃五律《重别薛华》的第三句“楼台临绝岸”其平仄为“平平平仄仄”,而“钟文”中标为“仄仄仄平平”。

  2、唐王维五律《终南别业》的首句“中岁颇好道”的平仄是“平仄仄仄仄”[2],而“钟文”标为“仄仄平(平)仄”,即“仄仄平仄仄”【按:在“钟文”中,“(仄)”表示用仄声的改用平声,“(平)”则表示用平声的改用仄声。又,“(仄)”“(平)”的小括号原用小圆圈。下同】[3];这是将“中岁”的“中”识标为仄声了。第四句“胜事空自知”的平仄是“仄仄平仄平”,“钟文”却标为“仄仄(仄)平平”,即“仄仄平平平”。“钟文”还将此诗末句“谈笑无还期”的平仄标为“(仄)仄仄平平“,即“平仄仄平平”,其实该句的平仄是“平仄平平平”。一首才8句的诗,竟有3句的平仄被标错!

  二、多处举例失当

  1、为了说明“唐人律体是不避'孤平’的”,“钟文”举了王勃的五律《重别薛华》和王维的《终南别业》为例。

  王勃的《重别薛华》,按近体诗律来检查,确实存在“犯孤平”的问题(其第六句“柏遑共百年”平仄为“仄平仄仄平”)。但王勃是初唐时人,当时近体诗尚未成熟。故“钟文”举王勃的五律为例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而举王维的《终南别业》为例就更是不妥了。因为他的这首诗并非近体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全篇的平仄如下(见《唐诗三百首详析》[4] 第150页对本诗平仄的标注):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此诗只有第六句“坐看云起时”算得上是律句,属于赵执信所谓的“变而仍律者”[5],其余7句没有一句是合式的律句。可见这是一首古体诗。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增订本)[6]第二章(古体诗)第三十二节《古风式的律诗》中就将王维这首诗作为“全篇古体”的范例(详见该书第453页)。[7]

2、在谈到“平平仄仄平”式的变体一“(平)平仄仄平”式时,“钟文”举了两个例子:

(1)戴叔伦的五律《送友人东归》的首联“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按:此诗有不同的版本。诗题一作“逢许评事”,“出关送故人”亦作“出关逢故人”。[8],若是“出关逢故人”,那其平仄就不是“(平)平仄仄平”(即“仄平仄仄平”。下例同此)而是“变而仍律”的“仄平平仄平”了。因此,以此诗为例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2)许浑五律《早秋》的颈联“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远山晴更多”的平仄式是“仄平平仄平”,并非“(平)平仄仄平”。此例又重见于钟文称之为“平平仄仄平”式的“变体二”(即“仄平平仄平”)中。这才是对的。

3、在谈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式的变体时,“钟文”引用了李商隐《燕台四首·秋》中“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一联,作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即“仄仄仄平平仄平”)的例子,还说这首诗是七绝诗。其实,李商隐这首诗并非七绝,而是20句的七言古风。(见附录)

  三、自相矛盾,自我否定

  1、关于“一三五不论”

  “钟文”认为不应该否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诗诀”。他还引赵克刚先生的话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音韵学最重要著作——元代刘监《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所总结的诗学成果,非俗书,不可轻议。”

  但他又说:“前人为什么要从根本上否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诗诀”呢?“恐怕与律体诗平仄组合的四种基本形式有关。因为:

A式'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二个'仄’换成'平’变成'仄平平平仄’后,则不成律句;B式'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个“平”换成'仄’变成'仄平仄仄平’后,就成了孤平句;C式'平平平仄仄’和D式'仄仄仄平平’,倘若第三个'平’换成'仄’或第三个'仄’换成'平’,就变成了'平平仄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三仄调或三平调都是古风的句式,也不合律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律四病在律体五言诗中的分布和病因:'平头’,'平平仄仄平’的第一个平声音节不能换成仄声音节;'上尾’,'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的第二个仄声音节不能换成平声音节;'蜂腰’,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的第三个音节的平仄不能随意更换;'鹤膝’,'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的第四个音节的平仄也不能随意更换。”

   这就未免让人糊涂了:说“A式'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二个'仄’换成'平’变成 '仄平平平仄’后,则不成律句”,说“'上尾’,'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的第二个仄声音节不能换成平声音节”说“'鹤膝’,'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的第四个音节的平仄也不能随意更换”,这还可以用来说明“二、四、六分明”是有道理的,不该否定;而说“B式'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个'平’换成'仄’变成'仄平仄仄平’后,就成了孤平句;C式'平平平仄仄’和D式'仄仄仄平平’,倘若第三个'平’换成'仄’或第三个'仄’换成'平’,就变成了'平平仄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三仄调或三平调都是古风的句式,也不合律句。”说“'平头’,'平平仄仄平’的第一个平声音节不能换成仄声音节”,说“'蜂腰’,'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的第三个音节的平仄不能随意更换”,这不正好说明“一、三、五不论”这个“诗诀”存在局限性,有否定的必要吗?那不是至少部分地肯定了清代王夫之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批评吗(王夫之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种说法不合诗律)?而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指出王夫之否定这个口诀“是对的”,那不是也没有错吗?

  其实,“一三五不论”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早已备受指责。何世璂《然灯纪闻》[9]记王士祯[10]曾说过:“律句正要辨一三五,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翁方纲[11]在其《石州诗话》卷十中评点《然灯纪闻》时也说:“古体诗尚必以一三五为关捩,岂有律诗不讲一三五字者?此特俗塾之俚谈,所不消辨者。”启功先生在其《诗文声律论稿》[12]中也曾经批评“一三五不论”这个“诗诀”:“ 一、三、五的能换与否,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句式中都可以不论的……一、三有不论的,但B式句【按:此指七言诗的B式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三因怕四成孤平,就仍须论,五则没有不论的了。”[13] 启功先生甚至还称“一三五不论”为“谬说”。[14]

  2、关于“忌孤平”是“清代以来的诗学家们杜撰出来的、耸人听闻的诗学理论

 “钟文”说:“唐人律体是不避'孤平’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变体二’【指“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平仄平”】,也就是所谓'孤平拗救’,完全是一种平仄组合的偶然现象,并非律体诗创作的客观要求,更不是律体诗创作的'大忌’,只不过是清代以来的诗学家们杜撰出来的、耸人听闻的诗学理论而已。”

   而“钟文”又说:“《陆厥传》中提及沈约等人开创的新诗体禁忌'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种诗病,后世即谓之'永明体诗病’或律体诗病。律体诗病的第一病'平头’则是后世演绎出'孤平’说的根源。”这不正说明“清代以来的诗学家们”提出“孤平拗救”实是其来有自,并非出于“杜撰”、“向壁虚造”吗?

  四、不加调查,信口开河

  1、对王力的批评

  “钟文”说:“王力先生所说的'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在唐人的律诗中,很难发现孤平的句子’等结论,既无唐诗调查的可信证据,又无律体诗创造的实践依据,它仅仅是对王士祯、赵执信等人对唐人诗法的错误解释的另一种错误解释罢了。”钟文这样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不知道钟氏批评王力“无律体诗创造的实践依据”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批评王力教授没有用自己的律诗创作实践来肯定孤平拗救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吧?如果是的话,请问钟教授,你不是也没用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来否定“孤平拗救”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吗?

  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中说过:“我们曾在一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15]

  王力教授还在《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近体诗”)第七节《关于“一三五不论”》中,对第一章第一节(“律诗”)和第二节(“排律”)所引用的一共25首唐诗(其中五律7首,五言排律7首,七律7首,七言排律4首)的所有B式句(“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共207句(其中五言169句,七言38句)的平仄作了分析,发现在五言句中,除2句为“仄平平仄平”(“李衡墟落存”,“二毛伤虎贲”)外,其余均为“平平仄仄平”;而在七言句中,除一句为“平仄仄平平仄平”(“东望望春春可怜”)外,其余均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此处小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是王力教授称之为“孤平拗救”的句式。后王力教授又在该章第八节(“拗救”)中对34首唐诗和23首宋诗中共58个B式句(其中唐诗35句,宋诗23句)的“孤平拗救”作了分析。(可参看拙作《浅谈王力“孤平说”的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一文[16]

  由此看来,“钟文”批评王力教授“无唐诗调查的可信证据”,不是罔顾事实吗?

2、说“唐人律体是不避 '孤平

“钟文”说“唐人律体是不避'孤平’的”,“所谓'孤平拗救’,完全是一种平仄组合的偶然现象”。这才真是出于“杜撰”、“向壁虚造”呢。

  王维的古风式五律《终南别业》的第六句“坐看云起时”,如果放到近体五律来说,就是一句“孤平拗救”句(仄平平仄平)。当然,王维写这一句时肯定没有特地去作什么“拗救”,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古体诗不避“孤平”)。这很可能是王维的习惯使然。因为我们从“搜韵网”上下载到的102首王维的五律中发现,凡是B式句,只要是将首字改平为仄的,王维都将第三字改仄为平作了“孤平拗救”。其例如下:

(1)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送张五归山》次联)

(2)使气公卿坐,论心(一作交)游侠场。(《济上四贤咏成文学》第三联)

(3)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第二联)

(4)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送张五諲归宣城》第四联)

(5)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送孟六归襄阳》第二联)

(6)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被出济州》第四联)

(7)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与卢象集朱家》第二联)

(8)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第二联)

(9)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辋川闲居》第四联)

能说这都是出于偶然吗?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的诸雨辰和胡韧奋两位博士[17]曾共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15290首律诗(不含排律)[18]使用拗句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15290首律诗中五言诗9297首(占60.8%),七言诗5993首(占39.2%)。经“探测”发现:在这15290首律诗中的拗句共有13683句,占总句数(122320句)的11.19%;其中五言拗句10024句,占拗句总数的73.26%(占五律总句数74376的13.48%),七言拗句3659句占拗句总数的26.74%(占七律总句数47944的7.63%)。其中“将'平平仄仄平’拗救成'仄平平仄平’”的“出现1243次”,“拗而不救的'仄平仄仄平’只出现102次”。可见在五律中的“孤平”句占五律诗总数的比例不到1.1%,“孤平”句总数也不到“孤平拗救”句数的8.21%。这足以说明,唐代诗人写作近体诗时,“孤平”确是“诗人们极力避忌的一种形式”,避不了时也确是尽量加以施救的。(详见诸雨辰、胡韧奋《清人“拗救”说再审视——以《全唐诗》15290首律诗为样本》一文[19]

  无论是从王维个人的写作看,还是从诸、胡两位博士的调查结果看,“钟文”关于“仄平平仄平”句式“完全是一种平仄组合的偶然现象”这一判断,是经不起唐代诗人写作近体诗的实际检验的。

  标错例诗的平仄、举例失当,或可以视作“钟文”作者一时的疏忽;而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则是“钟文”作者的理论水平有限;至于不加调查,信口开河,则说明其做学问的态度大有问题,实在愧对“教授”二字。

  读“钟文”,让我想起在武打小说、武打影视中看到的那种总喜欢向武林高手挑战以图扬名立万的粗俗武士的拙劣表演。对“钟文”这篇错漏百出,不堪卒读的东西,就说到这里吧。

【附注】

  1.载2014年11月《云南师范大学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6卷第6期) 该文网址:https://www.doc88.com/p-0711468485181.html?r=1

 2.“颇”字在此句属上声哿韵。详见《康熙字典》。

 3.本文方头括号【】中的内容均属本人所作的说明。

4.喻守真编注,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二版,1982年2月北京第10印刷

 喻守真:名璞,萧山永兴杨家桥村人。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旋返母校临浦小学任教,后赴杭州当家庭教师。1925年,考取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以编写中小学教科书为主,亦参与《辞海》编辑。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喻守真毕生习文,擅长注释。其《唐诗三百首详析》以考证审慎,表达扼要,文字流畅,深受读者好评。该书1948年出版后,印数已超百万册。

 5.赵执信《声调谱》一书的第一卷(有人称之为《声调前谱》)中说:“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清代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十七岁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次年连捷中康熙己未科二甲第六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后升任右春坊右赞善。曾充任《明史》纂修官兼预修《清会典》等。

 6.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新2版,1982年5月第7次印刷。

 7.王力先生将“古风式的律诗”分为“全篇古体”“大部分古体”和“半古半律”三种。

 8.见“搜韵网”。网址:https:///QueryPoem.aspx”

 9.《然灯纪闻》:是清人何世璂记录同乡前辈王士祯谈诗的语录本。

 何世璂(1666~-1729):字澹庵,又字坦园,号铁山,山东新城县陈庄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曾任《大清一统志》等的纂修官,官至吏部侍郎,署理直隶总督事务。

 10.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二甲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诗论创“神韵”说,是神韵诗派代表人物。曾一度主盟诗坛。

 11.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12.由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1月第一版为手迹本,2000年4月新1版为“印刷体”本。本文所引启功先生的话均见新1版的“印刷体”本。

 13.见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五章《两字“节”》。

 14.见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八章《拗句与拗体》

 15.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近体诗)第八节《拗救》。

 16.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02/16/1146003_984822234.shtml

17.诸雨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胡韧奋:女,博士,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讲师。

 18.诸、胡二人在研究中所选律诗,从合律方面而言具有典型性。“删去属于《乐府杂曲》《横吹曲辞》《相和歌辞》等卷的乐府诗。”“删去题为《战城南》、《巫山高》等乐府诗。”“对其中因作者归属存在争议而重复的诗进行去重处理”“假设诗中若有五句以上(含)不符合基本格律,可视为古体或拗体,这类诗不纳入本研究的讨论范围,亦从样本资料中删除。”

 19.发表于《中国诗歌研究》2019年第1期。

2021.07.04

【附录】

唐·李商隐《燕台四首·秋》

月浪冲(一作“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按】李商隐《燕台四首》各咏春、夏、秋、冬。均为古风。其中《春》20句,《夏》16句,《秋》12句,《冬》16句。均平仄转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