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学】中考习题解析专题训练——质量守恒定律​(附电子版)

 长沙7喜 2021-07-06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学到唯一的一个定律,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内容。

为了让同学们在这类题型上不丢分,王老师专门为大家准备了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有需要的家长和同学可以按领取电子版复习,领取方式在文末。

图片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图片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解答】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
C.表述错误,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
D.表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15g=5g,为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了32g﹣2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30g﹣5g=25g,故未测的数值为37g﹣25g=12g。
A、该反应为:X+Q→Y,故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错误;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正确;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错误;
D、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
故选:B。
 
3.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图片


【解答】解:
A、在一密闭的容器中,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则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故选项图示正确。
B、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示错误。
C、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终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示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示错误。
故选:A。
 
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生成物
C.反应条件           D.反应物
【解答】解: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选:A。
 
5.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 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B.NO2C.NOD.N2O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35g﹣5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37g﹣12g=25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
A、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W,生成物是Y,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Y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30g:25g=6: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5:1 D.4:1
【解答】解: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1。
故选:C。

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图片
A.a=56%  B.b=6%  C.c=17%  D.d=8%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  )
A.N2OB.NOC.N2O3D.N2O5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有3个N原子、7个O原子、2个H原子,反应后有2个N原子、6个O原子、2个H原子,故X中含有1个N原子、1个O原子,化学式为:NO。
故选:B。

10.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
A.5.6gB.8.8gC.4.4gD.4.8g

图片


 
11.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五个“不变”:从宏观上看,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不变;从微观上看,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一定不会变化。
两个“一定变”:从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从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一定变。
一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故选:C。
 
12.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图片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2H4B.C2H5OHC.C2H2D.CH4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图片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
故选:C。
 
13.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
A.HClOB.ClO2C.O2D.Cl2
【解答】解:由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l2
故选:D。

1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图片

【解答】解:
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不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x=40+40+32-12=100;故a、d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
A、x=100,错误;
B、b为化合物,错误;
C、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错误;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28:32=7:8,正确。
故选:D。

16.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 CaSO4,则m的值是(  )
A.1B.2C.3D.4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钙原子的数目不变,则1×2=m,m=2。
故选:B。
 
17.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图片


18.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图片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B.COC.H2SD.SO3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图片4CO2+2X+6H2O,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A。
 
19.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解答】解: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g:19g=12:19,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0.化学方程式_____+3CO2图片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B.Fe2O3C.Fe3O4D.FeCO3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3、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所缺物质的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Fe2O3
故选:B。
 
2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解答】解:
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为治理SO2污染,某市环保部门派出飞机喷微x粉末吸收SO2反应原理为:2X+2SO2+O2=2CaSO3+2CO2,X的化学式是(  )
A.CaOB.Ca(OH)2C.Na2CO3D.CaCO3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3+2CO2,反应前钙、硫、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2、6、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硫、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2、1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O3
故选:D。
 
2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B.CH4OC.CH4D.C2H4O

图片

 
24.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 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B.ClHC.HClD.ClO2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X+HClO,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25.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B.Na2O和O2
C.NaOH和O2D.Na2CO3和O2
【解答】解: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选:D。
 
26. 3Cl2+6NaOH图片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A.O2B.NaClOC.HClD.NaClO3
【解答】解:由3Cl2+6NaOH图片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3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
故选:D。
 
27.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图片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4H4SB.C4H6SC.CH4D.C4H8S
【解答】解: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6O2中已有1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C4H6S 。
故选:A。
 
2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中S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是无毒的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化氢有剧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9.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  )
A.SiOB.O2C.SiF4D.SiF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反应前硅、氧、氟、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氟、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硅原子和4个氟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F4
故选:C。
 
30.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解答】解:
A.分子间存在着间隔,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的酒精的水溶液体积小于2毫升,故不合题意;
B.酒精与水混合,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溶液的名称是酒精的水溶液,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故符合题意;
C.在常温下,1g氯化钠不能溶解在1g水中,故不合题意;
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小于2g,故不合题意。
故选:B。
 
31.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图片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CuB.CuOC.Cu(OH)2D.CuCO3
【解答】解:由Cu2(OH)2CO3图片2X+H2O+CO2↑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5个,反应后应该是5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因此X化学式是CuO。
故选:B。
 
32.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丁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A、该反应为:丁→甲+丙,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8,错误;
C、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B。
 
33.在化学反应C+O2图片CO2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解答】解:
A、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4.在化学反应A+B→C+D.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7gB.5gC.8gD.6g
【解答】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A+B═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时,生成D物质的质量=6g+8g﹣9g=5g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5.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5.2 g(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解答】解:过氧化氢溶液在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过氧化氢溶液溶液的质量为:图片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5.2g-90g=5.2g。
故答案为:5.2g。
 
三.计算题(共1小题)
36.丁酸乙酯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O。
(1)含有丁酸乙酯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酯燃烧,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
(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 物理 性质。
(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
【解答】解:
(1)含有丁酸乙酯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酯燃烧,不能用水来灭火,这是因为丁酸乙酯密度比水小。
故填:不能。
(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填:物理。
(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图片
,故填: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