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河,那山,那人

 与照耀同行 2021-07-06

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峰,终于进入了喀纳斯景区,蓝天蓝得不成样子,空气新鲜得就像纯氧一样让人沉醉。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相传800年前,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被喀纳斯湖的美景所吸引,亲自下马欢捧湖水畅饮,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的水称作“王者之水”。

不过成吉思汗也只是这块土地上的过客之一,在这块深山密林中,历史上先后或同时有塞人、呼揭、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蒙古、哈萨克等草原民族部落在此生活,并曾先后被鲜卑汗国、柔然汗国、突厥汗国、铁勒汗国、回纥汗国、蒙古汗国、准噶尔汗国等地方政权管辖,直至大清、民国和人民共和国。

景区是沿喀纳斯河而设,这是一条由中蒙边境的友谊峰流下的雪水汇聚成的高山河,在雪山下形成了著名的喀纳斯湖,而后蜿蜒向南流出大山注入布尔津河,再流入额尔齐斯河,最终汇入北冰洋。

我们是沿喀纳斯河溯源而上,喀纳斯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气候带,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河流与森林相映相辉。因为山势回转喀纳斯河形成了很多河湾,其中最有名的是卧龙湾、神仙湾和月亮湾。卧龙湾是因河的小岛看似躺着的龙得名。

神仙湾是因为河中的小岛幽静神秘,似为仙境而命名。

月亮湾是因河湾如蓝色月牙,宛如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

喀纳斯河依山势而下,因此宽阔的地方比较平缓,狭窄的地方有些湍急,险要之处则非常汹涌。

阿尔泰山富含多种矿物,不同的河段因流量差异较大,水会因卷带起数量不一的河底沉积物而显出不同的颜色。又因为山势高大,浮云密布,天气瞬息变化很大,同一河段在不同时间或不同角度也会有很大的颜色差异。因此喀纳斯河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变色河,也是摄影爱好者最想去的地方。

河边的草甸是牧场,林中就是家乡。

喀纳斯的山也是无以复加的美丽。

喀纳斯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喀纳斯湖及周边雪山、草原、白桦林共同组成的秀美风光闻名遐迩。山都是有常年冰雪的高海拔山,自上而下垂直分布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喀纳斯成为亚洲唯一具有瑞士高山风光的地方。

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看着蓝天,呼吸着最清净的空气,最想唱一首欢快的歌,在东方阿尔卑斯山上没有比Sound Of Music里的Do-re-mi更合适的歌了,大声唱吧,Do-re-mi-fa-so-la-ti!感谢喀纳斯,让我们享受到了人家八十年前的快乐生活。


成吉思汗不仅在喀纳斯留下了美丽的地名,还遗留下了一支后裔,这就是一直生活在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阿尔泰山中四处可见的白色毡房属于哈萨克族,他们以是家庭为单位散居,而图瓦人定居在木制房屋,并且共同生活在一个村落里。

几百年来,图瓦人一直生活在被群山环抱的喀纳斯湖边,过着打猎放牧的简单生活。虽然现代化已经沿着公路推进了深山,图瓦人也通过现代社会可以过得更好,但这里依然象是一个世外桃园。

家的旁边就是青山,出屋抬头就是伸手可摸的蓝天,牛儿自在地吃草,雄鹰随意地翱翔,木屋烟囱飘出的炊烟告诉外来者,他们依然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童话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在兴奋地吹着蒲公英,心情回到童年。而我在畅想啥时能有这么一块地再有这么一头牛,每天躺在院子里欣赏春光,躺够了就起来在篱笆下采采菊花,抽空再多看几眼南山上的牧羊姑娘。这种生活真让人向往,不过一般来看这种春天里的生活中会没有信用卡,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还没有空调、可口可乐、外卖、大片,甚至会把村子里的鸡全吃光了,想一想还是算了吧。香格里拉永远美好,但你永远到不了,因为你到了就不是香格里拉了。

身穿传统民族服装的图瓦家庭为我们介绍过去图瓦人的生活,从他们的服饰上就可以看出图瓦其实就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目前全世界有大概20万图瓦人,大多数生活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另有3万多人生活在蒙古,中国境内只有几千人,全部生活在喀纳斯湖周边的禾木村、白哈巴村和喀纳斯村,他们户口本上的民族都是蒙古族。

这个戴眼镜的图瓦小伙子就是在内蒙古上的大学,能说蒙古味较重的汉语,不过他的身材跟横扫欧亚大陆的祖先差的太远了,也难怪,现在他穿着民族服装从事民族旅游,等暑假一过就要回伊犁的中学继续从事老师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啦。

楚尔,也叫“楚吾尔”,是图瓦人的民间传统乐器,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吹出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外形似笛子一样,但上面有三个孔,由一种名为“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成。楚尔的三孔能够吹出五个声、六个音,很是特别。它的吹奏方式更加少有,是开口吹的,靠舌尖来控制进入楚尔的气量吹出优美的旋律,非常奇妙。

强壮的青年哈萨尔,哦不,是图瓦人,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喂饱你的马儿带上你的冬不拉。

图瓦人的生活习惯也是蒙古式的,那个图瓦小伙子就用哈达捧着马奶酒敬给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按习俗我用手指蘸酒敬天敬地,然后双手捧杯一饮而尽,感谢主人的热情招待。马奶酒还是挺有度数的,一口下去真有点不适应,要是再送一锅手抓羊肉就更好了。在这高纬度高海拔的大山里当客人还真难得,我这阿米尔冲的还不错吧,她当古兰丹姆也挺象,正津津有味地喝着奶茶,趁热喝味道还不错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