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林窟

 与照耀同行 2021-07-06

从锁阳城和塔尔寺出来,驶向不远处的榆林石窟,这是我们此次丝绸之路朝圣之旅的重要一站。实话实说,榆林窟的名气不大,甚至一般人可能都没听过,但在石窟文化圈里可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原因很简单,莫高窟和榆林窟离的不远,属于同一个文化圈,而且两个石窟的修造年代相同,莫高窟繁盛期石窟佛像和壁画的作者,同时也是榆林窟的修建者,甚至两处石窟的出资人都一家人,河西老曹家。同样的作者,使得二者的风格和艺术成就相当,所以学术界把莫高窟和榆林窟称为姊妹窟,只是莫高窟规模更大些,而且因为有藏经洞经文发现,具有更高的文化内涵,敦煌学的名声远播,因此也可以把榆林窟视为一个小的莫高窟,榆林窟文化也可视为是敦煌石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林窟的位置也很特殊,以前去洛阳龙门,大同云冈,还有这次的武威天梯山,石窟都是沿山而建,大老远都能看到,但我们的车停到停车场后,下车四目一望全是茫茫荒漠和沙石,石窟的影子都没有。

原来榆林窟是修在一个深深的河谷里,我们下车的地方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一条长长曲折的坡道,下到河谷里,才发现到了另一个世界,

河谷岸边绿树成荫,峭壁上一个个石窟由栈道相连,还有挂着“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管所”牌子的售票处。原来榆林窟与莫高窟一样,也是由敦煌研究院统一负责管理和研究。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万佛峡和上洞子等,位于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两岸榆树成林,从峡谷中穿流而过的河水得名为榆林河,石窟也因此称为榆林窟。

榆林窟的始创年代因无文字记载而无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应当开创于隋唐以前,其后的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壁画内容和风格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国唐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炎热的盛夏,从光秃秃的地面下到绿树连荫、游人稀少的河谷,感受阵阵水汽,听着滚滚水声,顿时觉得酷热全无,也没了车马劳顿,还在树荫下有了难得的清静。

我把敦煌莫高窟作为此次河西走廊之旅的重头大戏,甚至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所以一开始只把榆林窟当作莫高窟的热身,但参观完后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因为这里的石窟艺术,特别是壁画非常丰富精彩,而且大部分保存得特别好,后来去莫高窟时都感觉那的壁画没有榆林窟的好,很多细节和颜色都没保存住,而在榆林窟这里全都有。另外这里的人不多,可以看的很仔细,讲解员也讲的很细,游览学习的效果都比人山人海的莫高窟好多了。所以,推荐想去敦煌莫高窟的,一定也要去一次榆林窟,能弥补上在莫高窟的很多遗憾,何况这里的壁画上还有孙悟空的最早形象。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不过基本都是清代重塑的。在河西众多石窟寺中,清代就意味着衰败和终结,所以榆林窟重要的是那5650余平方米的历代壁画。

榆林窟保存的壁画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是国内规模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

唐代洞窟有14个,保存完整的仅存第25窟。五代、北宋时期,兴建和重修洞窟23个。壁画题材主要有经变画、尊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瑞像故事画和供养人画像等五类。西夏、元时期,共兴建和重建洞窟16个、使榆林窟出现了最后的兴盛局面。

榆林窟东西两崖隔河谷相望,现在西崖石窟不对外开放,东崖的第511121317192627窟作为日常开放,14 15 16 23窟作为调节开放,第23425窟作为特别保护洞窟,俗称特窟,是要另花钱买票参观的。

松林窟里最精华的壁画大多集中在4个特窟里,像第3窟里东壁南侧的西夏“五十一面观音变”,绘制了很多西夏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社会科技价值,特别是“冶铁图”和“酿酒图”,证明西夏和元代时,中国已经有了鼓风技术和蒸馏酒技术,李约瑟将此写入他那本在中国知名度和引用量都极高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而在西壁南侧的“普贤变”中,绘出了唐僧取经图,除了身披袈裟的唐僧,还有嘴牙咧嘴的猴脸孙悟空,这比明代《西游记》里的孙猴形象早了300多年。

窟里不让照相,这些全是网上找的照片

在第2窟中也有唐僧取经图,它们都是迄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西游记》故事绘画。

中唐时期的第25窟壁画,是榆林窟,也是敦煌艺术体系中最精华的壁画,以唐代吴道子一派的兰叶描法,通过人物动态、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来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思。色彩上以青绿色为主调表现出典雅、清淡之美,是唐代壁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主窟正壁绘密宗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变,北壁绘弥勒经变,描绘了弥勒世界妙花园(华林园)的美满和谐生活,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描绘了佛教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场面。其中的音乐演奏和乐舞场面,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的盛况,好像高中历史课本的封面就是选用的这幅经变中的舞伎人物。

4个特窟要另收550块钱,团员们都表示愿意掏钱,很可惜,特窟下午三点就停止售票了,我们因为先去的锁阳城,下午四点多才到,所以只能很遗憾地跟孙悟空还有高中课本封面女郎错身而过了,心里有些翻腾。

没办法,只能看上正常开放的几个窟。因为洞窟大多在崖壁上,窟内空间也很小,为了安全,更为了保护文物,游客只能分拔由讲解员带进去,每一拔参观之间要隔上一段时间。石窟内部严禁照相,拿不用闪光的手机都不行,而且连相机和背包都不能带上去,顿时我的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但为了保护文物和让我的孩子们和孩子的孩子们还能看到这些千年文物,还是应该的。

 

榆林窟的洞窟都开凿在河谷两岸的沙土壁上,不像莫高窟是开在山上,因此洞窟除了受风沙侵蚀外,河谷里的水汽也是很大的侵害,特别是雨水天后,积水会通过崖壁顶上沙土层的渗到石窟中,很多洞窟中顶部的壁画都受到渗水的破坏,崖体也存在松散的危险。而且古代也没有现在的栈道,是在石窟里开了一条把所有洞窟连起来的通道,人是在山体里行走。所以,解放后,哦不,新中国成立后,哦也不,应该是建国后,对松林窟的灾害整治中,用水泥把整个崖壁全包上,把洞窟里的通道全封上了,又修上了方便的水泥栈道,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千年文化遗存。

一个非常非常帅的帅哥当插我们这拔儿的讲解员,他带领我们一个窟一个窟地进去,然后在漆黑的洞窟内,用柔光手电给大家指看雕塑和壁画。他的讲解确实非常好,因为我也当过博物馆的讲解,所以很清楚背词和讲解的区别,他说的很流利,而且是指到哪说到哪,是把自己的所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是把别人写好的话背出来,对于集历史、佛教、美术、雕塑于一体的松林窟,不是科班出身或是真认识研究过的,肯定越说越乱,或是简单一带了之了。在这里不是性别歧视,我发现对于历史和文化,好象还是男的更感兴趣,所以讲的也更好,我在国博、龙门、云冈和茂陵遇到的男讲解员都讲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自然生动,让人听着就过瘾,遇到的几个女讲解员就全是在背词。也许理性的历史文化更需要男士们吧。

因为不让拍照,也不能带相机,所以在就栈道上的洞窟外,用手机拍几张石窟的大门。

看完洞窟中的壁画,确实非常震撼,不仅因为高超的艺术水来,还因为保存的非常好。松林窟的洞窟有一个不同于莫高窟的特点,所有的洞窟都是两进的,外面是一个开间,类似于院落中的天井,然后是一个向里的过道,最里面才是主窟,这种设计无意间帮壁画和雕塑躲过了一千多年阳光照射的破坏,所以在漆黑的主窟内的壁画仍然能保持着一千多年前的色彩,特别是唐代画工用含铅的颜料,时间一久铅氧化,画像含铅的部分就全成黑的了,所以在莫高窟里很多飞天都是黑人,在榆林窟我才看到原来她们原有的光彩面容。

我们沿着东崖上的栈道依次参观完几个窟,按栈道的单行线从北口下来,到地面的5号窟参观,里面有一尊10米长的涅槃佛塑像,也是通称的卧佛,据认为是唐代塑像,清代重新上色。

清雍正四年,榆林窟主持吴根栋清理5号窟积沙时,在铺地方砖洞中偶然发现一尊象牙造像,外形很像人的手掌,分两片扣合,内分54个小格,雕刻了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画,演绎了佛陀从出生到成佛的曲折历程,雕刻人物多达279人,还有12辆车马,无不鲜活生动;两片合在一起就是一尊骑象的普贤菩萨。造像表现了印度建佗罗艺术风格,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携归,是一件在榆林窟历经一千多年保存下来的稀世珍品。目前瓜州博物馆里存有复制品,真品送到了北京,有的说在故宫,有的说在国家博物馆,真是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了。

如同其他窟一样不能照相,参观完出来后,门口和台地上有一群与山体同色的小塔,看着不大,也没有色彩和雕饰,简直带有浓浓的横店风格。但其实,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西夏的舍利塔。蒙古征灭西夏战争中对西夏进行了毁文灭种式的彻底破坏,导致长期以来西夏文字无人知晓,西夏的建筑更是残存无己。

2012年时,这些饱经风雨的舍利塔又受暴雨,多座塔坍塌和破损,所以现在整修后的塔看上去显得很新。如今,这些安放高僧大德的西夏舍利塔,如同曾辉煌又尘封的西夏王朝一样,静静地立在东崖下,默默地任由一拔拔游客从身边经过。

山上山下一圈走下来,已经5点半了,工作人员们开始收摊了,抽空跟他们聊了几句,原来这些由敦煌研究院派来的工作人员都家住敦煌或瓜州,每天早上坐班车来榆林窟,晚上再坐班车回去,真是好辛苦啊,大概以后北京的公务员们也会这样奔波。

我们也要出发了,抓紧时间跟敦煌研究院分号的金字招牌合张影啊,榆林窟再见了,最美的石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