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七)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与照耀同行 2021-07-06

今天开车,101.8播出这首中学时代的歌,看着北京清晨大雨后的晴朗天空和朵朵白云,听着这首老歌,好怀念那些跟着感觉走的年代啊。

5000年前青海湖畔的马家窑人,可能也是在一次次彻夜狂欢中跟着感觉尽情挥洒他们的笑容。

远古人类在以万年为单位的与大自然相处岁月中,在视觉听觉和身体运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旦开始了收获巨大的农业生产和安稳的定居生活,这些经验就迅速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人类最初的文化艺术,除了绘画和雕塑,音乐和舞蹈也出现了。

国家博物馆集中展出了著名的贾湖遗址骨笛,河姆渡文化骨哨,客省庄文化陶铃,当然最吸引的还是来自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

距今5000年前,带来华夏之光的仰韶文化结束了,中原地区的彩陶被后起的龙山文化黑陶取代,眼看着中国彩陶史就要中断,这时在甘肃的临洮地区突然兴起一支新兴文化,取代了仰韶文化的地位,并且迅速扩展到西北地区。这支文化于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还是那个瑞典人安特生干的,因此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通过几十年的考古研究,已知马家窑文化出现在距今5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1000多年的发展,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是由仰韶文化向西发展而成的一支地区性独立文化,而后可能受到来自西亚的青铜文化影响,被四坝文化和出现中国最早青铜器的齐家文化取代。

马家窑文化充分继承了仰韶人的彩陶手艺,并且把彩陶艺术推上了更高的顶峰。马家窑彩陶不仅数量众多,陶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器表非常细腻,而且红黑白三彩共用,图案繁缛多变,形成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一大批令人惊叹的彩陶艺术精品,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在西宁北边不远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一个叫上孙家寨的小村,如果从西宁出发去门源看油菜花,会经过那里。1973年秋天,考古人员对上孙家寨的史前墓址进行清理,墓址中最大的一座墓被编号为M384,属于马家窑文化早期的马家窑类型,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称为大通舞蹈纹彩陶盆,现在因为知名度太高了,就特称为马家窑文化彩陶蹈纹盆了。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

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被认为代表了马家窑文化的新内涵,是我国史前社会美术和舞蹈的实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

这件彩陶盆发现时一多半盆底和一小段盆壁已经缺失,文物技术人员用白石膏进行修补,后来又用原色进行彩绘复原,现在如果挨近了细看,还能看到修补的痕迹。

这可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物,当初修复就很费功夫,原样复原彩绘也下了很大决心,所以千万别说“没事,他可以再修复”,因为修复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损坏,而且修复的越多离历史原貌就越远。

陶盆是用细泥手工制成,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器型比较大,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腹中部应该有两个对称的突起钮,用于系绳,不过已经缺失了,大概因为缺少可参考实物而没有复原。

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公开资料一般认为这是模拟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其实这三道并不完全平行,是在突钮处合三为一,上面还有个上翘的勾纹,像个结扣,被考古人员称为纽结纹。这种纹在彩陶上见得不多,主要在绘有人物形象的彩陶外壁上,被认为是与内壁绘图相配适的具有标志性含义的专用纹饰。

出土这件盆的M384是遗址中最大的墓,墓主人为女性,应该是部族的显赫人物,她使用和陪葬的器具也应该与众不同。

当然,精彩的还在内壁上。

内壁腹部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

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行圆圈线,有观点认为代表了水面,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史前人的构图需要,可以让舞蹈人上下纹饰对应,不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反应当时已经有了充分的绘图观念。

著名的人面鱼纹盆等彩陶盆,内壁是按对等分割来安排绘图,也就是说把盆内壁以直角对分为四块,这种对称分割圆周可以算是人类最初的几何观念。而舞蹈纹盆在几何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将盆的圆周分成三等份,这样组合出的图纹形象更加生动。

当时的马家窑人还没有文字,但几何学应运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想一想,几千年后的现在,给你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应该怎么把圆三等分呢。

舞蹈纹盆最核心的,就是那三组手拉手的十五个舞蹈人像。

这些舞蹈者每组五人,以剪影的方式表现出他们手拉手的舞蹈场面。个个身材纤细,手拉着手,似乎以右腿支撑身体作为转动的轴心,左腿在向右边摆动,头也都一致地甩向右边,这就跟现在拉大圈跳集体舞时的动作一样。

外侧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推测这可能是表现舞蹈时手臂幅度较大的挥摆动作。

他们的动作非常一致,所以应该有音乐或节拍的伴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马家窑文化的锯齿纹彩陶鼓,也曾在国家博物馆借展过,就陈列在舞蹈纹盆旁,说明几千年前人们的业余生活已经丰富多彩了。

人像的头上有个小尾巴,有的认为是头饰,有的认为是发辫,还有的说是披散的头发,总之争议不大。争议最大的是在每个人物下部的体侧也都有一尾状物,这直接影响到对这件舞蹈纹盆性质的判断。

有观点认为这是阳物,舞蹈者都是男性,他们赤裸身体,跳着求偶舞,吸引四周观看的女性,然后进行一场原始社会的狂欢。因此,这件陶盆象征了马家窑人的生殖崇拜。

不过另有观点认为,青海地区在几千年前也是比较凉爽的,晚上不可能不穿衣服,因此这些尾状物应该是兽皮衣或麻布衣上的装饰品,舞蹈者应该都是身材苗条的女性,彩陶盆反映了原始社会的集体生活,人们正手拉手地跳集体舞,或是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宗教仪式。

虽然关于这件彩陶上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看法,但一致认同的是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西北地区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目前国内一共发现三件马家窑文化的舞蹈彩陶,日本还有一件,另外还有比马家窑文化晚一千年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四坝文化的舞蹈陶器。这些不同年代的舞蹈陶器一再出现在西北地区,说明自古那里的人民就能歌善舞,这一传统经久不衰,一直保持到今天。

关于这些喜欢跳舞的马家窑人的族属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从文献和民族学研究来看,很有可能是羌人的一支,他们曾广泛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与现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很多民族有直系血缘关系,现在四川境内还有一个民族就叫羌族。

从中国人基因溯源上看,羌人也非常重要,他们可能是汉族的兄弟。大约十万年前,可能从北方草原南下,也可能从南方珠江流域北上,有一支晚期智人到了黄河中游的陕甘地区,然后向东向西分成两支,向东前往黄河下游的后来发展成了华夏族,向西进入青藏高原的,成为了羌人,也是藏族的祖先。因此,北方草原以南,不仅是同族的蒙古人种,而且也是同属的汉藏语系。

在这个族群大发展阶段,羌人应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开垦了青藏高原,而且联接起了整个黄河文明。

甘肃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核心,甘肃省博物馆设有甘肃彩陶文明展,完整介绍西北地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演变,非常精彩,有机会应该去看看 甘肃省博物馆 彩陶二

关注我们

与照耀同行ID

walkingwithshining

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