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奶,不是血崩!

 心翔PN 2021-07-06

图片

昨天大蓝筹股价集体下挫。

大蓝筹投资者哭声一片。

雪球上甚至有人发出“大蓝筹是不是已经死了”的呐喊。

腾腾爸的组合持仓,也普遍性地出现了下跌。

于是,有朋友又忍不住地跑过来质疑:腾腾爸,你不是说不要预测股价吗,为什么又说80元下的平安、30元下的万科,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呢?

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先看看中国平安——

图片

(中国平安PEV估值走势图)

这是平安过去10年PEV估值走势图。

在过去的10年里,平安的PEV值始终在0.8-1.7倍间波动。

价值中枢大约为1.1倍。

平安2020年底的内含价值约为每股73元。

在新业务价值0增长的前提下,仅剩余边际释放,就能为2021年至少贡献10%上下的内含价值增长。

也就是说,最保守测算,今年底,中国平安每股内含价值约为80元上下。

应该说,80元,就是目前平安1倍PEV的估值水平。

股价低于这个数,就是加仓买入的大好时机。

理论上,跌得越多,应该买得越多,这样将来的投资收益才会越丰厚。

在中国平安业务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它的股价在60元和140元间震荡,是正常的。

所以在平安股价逼近80元时,我说80元下的平安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在平安股价逼近70元时,我说70元下的平安可以随时来一波翻倍行情。

并且,今天我还要说:现价下的平安,哪怕股价翻倍,我也不认为它有多贵。

换言之,目前的平安,哪怕股价涨到140元,我也不会轻易卖出。

80元下的平安,我都认为非常便宜了,60元之下的呢?

当然是更便宜了!

说80元下的平安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这是价值判断。

说平安会跌到多少多少钱的,这是趋势分析。

我只做价值判断,不做趋势分析。

我的投资原则就一条:便宜了,我就买;只要有钱,越便宜越买。

我绝对不会干打左灯朝右拐的傻事。

再来看看万科——

图片

(万科估值走势图)

万科现在每年营收不过4000亿,但已售未结数据就高逾千亿!

这意味着企业两年停摆,也能保证财报数据。

更何况它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土地收储、项目开工呢?

所以我认为,以万科眼前的体量,是可以保证至少未来5年的经营业绩的。

以前调控政策没加码之前,我给万科未来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5%,调控政策出台并不断加码后,我给万科未来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0%。

参照格雷厄姆、彼德·林奇等大师给予成长股的估值公式,我采最保守估计,应该可以给当下的万科15倍的估值。

2020年,万科每股归母净利润3.65元,今年哪怕增长10%,也可以达到每股4元上下的水平。

给15倍估值,就是60元的股价。

打对折,30元。

万科过去10年的估值中枢大约是10倍。

4元的10倍也是40元。

若此,你说30元下的万科,是不是市场在给大家送钱?

当然,30元很便宜,并不是说股价到了30元就不会再跌。

现在股价23元附近,我只能说,现在的万科更便宜了。

30元下的万科都应该买买买,23元的万科呢?

没有钱,不能买——那就应该卖吗?

贵,或者急用钱,是甩卖资产的理由。

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碰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们也认为再正常不过,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便宜,绝对不是甩卖资产的理由。

股票不是易腐品。

不是白菜土豆,两个月不卖就有可能烂掉,所以价格便宜也得忍痛割肉——只要股票背后的那家企业一如既往地优秀,它就是收藏品!

现在万科的股息率已经超过5%了。

仅靠股息收入,就远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收益。

这是金子!

市场确实在下黄金雨!

当然,这是我的判断——未来,在顾及组合仓位和后续资金的情况下,我会继续竭尽所能地对它进行增仓。

在它股价涨超50元之前,绝对不会卖出哪怕一股——除非,组合中的其他股票,出现比它还要好的投资机会,但这种概率,我认为非常非常小。

昨天,美的集团也放量大跌。

因为前几天有网友问我“美的集团现在有长持价值吗”,我回答“有”,所以昨天美的股价大跌后,有朋友评论说:美的集团也被腾腾爸奶崩了。

这个问题很有趣,有讨论的价值,所以今天正面回应一下。

这是美的集团的估值走势图——

图片

(美的集团估值走势图)

过去10年,美的集团的估值最低8倍,最高37倍。

8倍的最低估值是2014年中、经过多年熊市打磨后形成的,而37倍的最高估值则是在去年(持续至今年一季度)的瘟疫水牛行情中形成的。

我个人认为,美的的合理估值应该在15-20倍间。

高于20倍的估值,我就认为它贵了;低于15倍,我就认为它便宜了。

正是基于这点认识,今年一季度,它股价冲高到100元上方,估值创纪录地超过30、35倍之后,我明确地发出了看空的判断。

并且身体力行,在98元股价中,一次性减仓50%。

之后至今,再无操作。

现在呢?

现在它的估值已经低于20倍,已经进入了合理区间——这就是前些天有网友问我它是否有长持价值、我给予肯定性回答的原因所在。

但实话实说,它还没有到我认为的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的地步。

所以,我只密切观察,没有伸手接飞刀。

如果——我是说如果——它的股价能在目前基础上,再往下调整20%,它就会触动我出手买入的机关按钮。

当然,再强调一遍,对股票我只做价值判断,不做股价的趋势分析——股价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做什么判断,然后拿出相应的操作决策。

如果它到了我的心理价位,我一定会想办法买入,第一目标位,是把98元时卖出的股份再买回来。

如果它跟平安、万科一样跌得无底线,我一定会想尽办法,买入更多。

如果它的股价和估值再升上去呢?

呵呵,那就算喽,不买,再等喽。

我组合中的股票,名气比较大、最近股价表现不佳的,还有腾讯控股和恒瑞医药。

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切图了。

只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吧。

腾讯目前的估值水平,在我眼里已经非常低了——25倍的估值水平,对一个增长还保持在20%上下的公司来说,确实不能叫贵。

它本身的商业模式,也是赚钱不辛苦的行业典范。

在可见的未来,我还找不到可以替代它的公司。

这样稀缺的公司,股价下跌难道不是好事情吗?

最近我亦在不断地增持它,这本身就表明了我的态度。

恒瑞为初建仓,目前仓位略近于无。

但建仓买入的行为本身就说明,这个价位上,我认为它已经走进了合理估值区域的上沿。

但离下沿还远,所以只是初建仓而已。

历史上,恒瑞的估值下沿是40倍上下。

我不知道它的股价下一步会如何走,我只知道它的股价越逼近下沿,我在加仓时越没心理压力。

换言之,我对它的仓位,会越大。

今天因为聊到组合中的个股,对大家比较关注的几只个逐一进行了点评,所以读起来显得比较拉垮。

但通过上边的分析,朋友们应该看到,我对各只股票的分析和操作,思路都是一致的。

只要不是带着成见,你把我这几个月来或者更长的这几年以来的观点和言论,梳理、归纳、综合,会发现我一直在按着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在进行操作。

也就是说,我的思路不仅在横向是一致的,在纵向上也是一贯的。

腾腾爸没有哗众取宠。

我一直在做着我自己!

我为什么可以长期生存于这个市场,而且过得似乎越来越好?

我为什么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我为什么面对漫天的质疑和嘲讽而不管不顾一直按着自己的节奏走?

原因就是:我从来没有想着去改变世界,而是根据世界提供给我的条件,在坚定快乐地做着我自己。

只有我自己可以改变我自己——其他谁都改变不了。

以前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未来也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以我对人性和大众理解力的理解,写到这里,我们必须再强调以下几点,方可尽量避免更多的质疑和吐槽:

1、历史的估值记录,只是一个参考——历史估值的最低点和最高点,都不是绝对的。

记录就是要打破的——高的可以更高,低的可以更低——尤其在资本市场,这就是常态。

但即便如此,历史记录,依然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历史最低点哪怕不能保证止跌,也至少可以说明,它已经不贵了;历史最高点哪怕不能保证止涨,也至少可以说明,它已经不便宜了。

2、估值走势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企业的经营。

如果只看看股票的估值走势图,就可以用来买卖股票,那投资也太简单了。

所以,我在分析企业估值时,前提就是企业的经营质量还得保持优秀。

我持有和我今天分析的这些股票,都是我认为品质优秀的企业——哪怕暂时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基本面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比如平安、腾讯,这两年的调控政策对它并不友好。

比如万科,这两年的调控政策对它可以说是相当不友好。

但这依然改变不了它们依然很赚钱的事实。

只要这一点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它们的股价下跌,我就不会害怕。

3、我的分析和观点,是指导我的操作的基本牵引和根本遵循。

我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我的认知和分析——我所有的分析和认知,也都是为了指导我自己的操作决策。

我最后的这番话,希望大家都能体谅,都能看明白。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判断和企业分析。

擅长撒泼、打滚、灌水、吹牛、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并且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