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文火0 2021-07-06

在深圳机场很快就排到了出租车,我拎着双肩背包坐到了后座。一上车,司机很礼貌的问好,并提示系好安全带。这个提示让我一惊:深圳的出租车已经领先北京那么多了吗?在北京,如果坐在出租车后座,即使想系安全带,也很难从那些或白或蓝的罩子里找到插口。

顺口赞扬了司机先生的安全意识,他却说,车上有监控,如果不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是要罚款的;我又改为称赞深圳出租车行业的规范,这一点司机先生倒是颇为自豪,与有荣焉,让我着实感觉到了他对行业的认真和热爱。

身为出租车司机,他和同行们大都养成了礼貌问候、沟通的习惯,也多半很为乘客着想:比如像我这样愿意交流的可以多说几句,遇到想要安静的可以全程保持缄默。而且公司也很关注司机们的安全,台风山竹肆虐的时候,有大胆的师傅还出车拉活儿,公司赶紧通知大家尽快收车回家,安全为重。安装摄像头录音录像、提醒每位乘客系好安全带,更是整个行业的要求。【征得司机先生的同意,说一下他所属的公司是金鹰,车牌号码:粤BDD5292】

司机先生有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知道我也是东北老乡,就打开了话匣子。

大叔今年54岁,已在深圳开出租车5年,也在这号称拉丁舞之乡的地方跳了5年拉丁,更是亲身见证了深圳这5年的发展。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无数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贡献,是几乎所有人都是异乡人。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移民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防备心极重。大叔说起学习拉丁舞,也是被逼无奈,若不是学习跳舞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直都找不到个可以说话的人。顺便说一下,跳舞的人的确不一样,大叔坐在车里,也看得出身形挺拔。

这防备心有多重呢?比如在乘客上车时问句“先生你好”,就有不少人会警惕的问“有什么事”,让大叔觉得挺尴尬的。所以大叔觉得和乘客多说几句都容易被人笑话;遇到来自东北的乘客总是特别开心,多半是可以多聊几句的。有一次载了3个女孩子,东北女孩坐在副驾驶,与大叔聊得挺开心;后座来自湖南和湖北的妹子听得也很开心,时不时的笑出声,大概是觉得像听相声吧。

大叔是吉林松源人,原本是油田家庭出身——老父亲是油田的、他曾在油田,儿子也在油田工作。母亲不在了,父亲如今已再组家庭,生活上不需要大叔照顾;儿子已29岁,娶了个当老师的妻子,小夫妻暑假还来深圳看望大叔,直呼天气闷热的受不了。

大叔却是喜欢深圳冬天的暖和,也习惯了多雨和海风,不过提起山竹直说“太可怕了”。也许和大叔丰富的经历有关,在儿子6岁那年与妻子离了婚,就没再婚;后来去珲春做过人参、鹿茸之类的生意,还在大连生活了8年。走过这么多地方,最终爱上了深圳的气候,也是缘分。

大叔现在冬天都不想回老家,觉得太冷了。但是对家乡的牵挂在言谈中是无所遁形的,会关注到华为在农安建厂,也感慨家乡的用工成本低。又说起家里那边办多小的事都需要找关系,在深圳习惯了照章办事,哪里还能适应回到那样的日子呢。

关于未来,大叔也有着美好的期待:好好学习拉丁舞,考个舞蹈教师资格,将来考虑转行做拉丁舞老师。

约好了回程还坐大叔的车,酒店到机场也是个“大活儿”;大叔提前到了等我,省了我在细雨中叫车的麻烦。依然是一路畅聊,不过发生了点小意外:走了几公里之后,大叔才想起忘了打表……用大叔的话就是“说出去让人笑话”。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