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东岳论丛》1981年第3期的、庞朴的《荀子发微》,我是在《荀子二十讲》里看到的。里面提到了三段式,作为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图式或方法,屡屡出现。
《荀子·子道》有段托为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说了三种对知与仁的看法,体现了三个修养境界: A、 子路: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B、 子贡: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C、 颜渊: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2. 治国驭民术 《富国》中,从利、爱、用的角度,谈及了治国驭民之术的不同层次: A、 利而不利也,爱而不用也者,取天下者也 B、 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也 C、 不利而利之,不爱而用之者,危国家也 3. 人伦 《儒效》中说起人的类别,也可分三种:
4. 强者、霸者与王者 《王制》中谈论了强者、霸者与王者:
5. 王者之兵、诸侯之兵与盗兵——《议兵》里谈及的三种军队 6. 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强国》里谈及的三种威严 7. 小人之辩、士君子之辩、圣人之辩——《非相》里提及的三种辩说 8. 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王霸》里的三种道义 最开始看到三段式,第一反应是想起了逻辑课上的三段论;一看内容,原来并不是,而是把事物看作并列或递进的三个层级。按照这个思路去看,倒也颇有乐趣。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