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轶闻两则

 风舟微纪录 2021-07-06

范六爹儿和孙七爹儿


范六爹儿和孙七爹儿是塆里的两个名人。——先说明一下,这“爹”字后接一个“儿”字,是本地方言常见的儿化现象,虽是两个字,却只发一个字音,跟“钉儿”是一样的。——孙七爹儿瘦瘦的,尖下巴、圆眼睛、三须八字胡;个头不高,却有一股威严之气;他说的话是没有人不相信的,塆里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就去问他,他一发话,就得了主意。范六爹儿比孙七爹儿大两岁,胖脸蛋儿、圆下巴,稀稀几根黄胡须,慈眉善目,一脸的和气;他也想在塆里说得开话,可人们根本不信他,哪怕他说“今天好热啊”,别人会说,“今天热?我倒说蛮凉快呢。”他越想说话,别人越不信他,所以他也就成了塆里的名人。

一日,范六爹儿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伢们儿,桐子树开花了,要浸谷种啊!”话音刚落,立刻有贾四爹儿反驳:“瞎说!哪里就浸谷种呢,还早得很!”大家一片嘲笑声。但有人给贾四爹儿使了个眼色,说:“是要浸啊,孙七爹儿也说要浸呢。”贾四爹儿马上改口:“啊?孙七爹儿也说要浸啦?那要浸,那要浸!”又高声对大家说:“伢们儿,孙七爹儿说要浸谷种啊,要快浸啊,莫误了季节啊!”嗐!范六爹儿说对了也不算!

六月里一整个月没有下雨。孙七爹儿带着全塆的男人求雨,打着赤膊在太阳地里跪了三天,雨还是没有落下来。孙七爹儿说,一定是上香的时候有人摸了屁股。大家都说那肯定是的。有人还望了望范六爹儿。孙七爹儿说,这烧香摸屁股的事儿太坏事了,得罪了龙王菩萨,看来还要求三天。大家都说对对对,求雨的时候手都要放在面前。到了半夜里突然雷声大作,哗哗啦啦落了半夜的甘霖。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就聚在孙七爹儿的门前,对孙七爹儿说:“还是您老儿说得好啊,您说还要求三天,龙王菩萨过意不去,就把雨落下来了啊!哈哈!”嗐!孙七爹儿说错了也是对的!

范六爹儿和孙七爹儿都过世多年了,可他们的故事还有人接着在演。看看周围,谁是范六爹儿,谁是孙七爹儿?还有贾四爹儿…… 

大狗儿和弱狗儿

祠堂塆有户农民薄有田产。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大狗儿,一个叫弱狗儿。大狗儿强壮些,留在屋里种田;弱狗儿单薄些,让他读书。大狗儿想读书没让他读,心理有点儿不平衡,对弟弟很是嫉妒。弟弟放学回来只抱着书看,屋里事是“横草不端直草不拈”,像个公子哥儿;哥哥种田是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很是辛苦。哥哥先是抱怨父母不公,继而对弟弟意见更大。

弱狗儿读书聪明,从乡下读到了武汉;十六七岁毕了业,却因内战即将爆发,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吃闲饭。

他一个学生出身,从小没做惯,家里大小事儿都不会做。这一天,大狗儿正忙昏了头,见弱狗儿无所事事,就没好气地说:“缸里没有水,你去挑担水也挑不得?”弱狗儿理亏,没说什么就去挑水。一担水战战兢兢地挑到门前上台阶,不料扁担从肩头上滑了下来,水泼了,桶滚了,乒乒乓乓滚到高岸下,砰砰两声响,破了……大狗儿见此情形,脸都气白了,指着弟弟的脸,语无伦次地骂起来:“你……你……你将来要是…….要是有用啊,要是有用,你用棒儿,用棒儿撬屎我口里吃!”当时门前正有好多人看热闹,再加上这一顿辱骂,把个体面的秀才羞得无地自容!于是门也不进,扭头就跑了。

弱狗儿跑出一两里远,渐渐冷静下来了,心想:“我身无分文,又没带行李,这如何是好呢?”到底是读书人脑瓜儿灵光,一下子想起前面有个榨坊,榨坊里有个油渣佬儿是本塆的长辈,又是个单身汉,就跑去找他打主意,说,“我想跟你借点儿钱。”平时常有人找油渣佬儿借钱,他总是不肯借,这次又是个嘴巴无毛的学生伢借,就一口回绝:“我哪来的钱借给你呢?”弱狗儿无话,转身就走。走出一二十步,只听后面油渣佬儿喊:“转来!”弱狗儿回转身,油渣佬儿问:“你借钱干什么?”“去读书。”“啊,是读书啊,那我借给你。二十个银洋少不少?”“不少,不少!”……

弱狗儿这一去,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他得了一个机遇,进了共产党办的革命大学。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弱狗儿的进步也很快,上革大不到一年就派到地方当了干部。以后逐步提升,从组长、队长当到区长、县长,到文革前已官至某省副厅级。在他当县长的时候回过一次祠堂塆,目的是报油渣佬儿当年借钱的恩德。但恩人已过世多年,他只好在天黑之后一个人偷偷跑到坟前,烧了一大堆纸钱,还磕了几个头。

再说哥哥大狗儿。他家比别人多了几斗山冲田,土改时划了富农成分,他本人也就戴了顶帽儿,成了标准的富农分子。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富农分子的日子可想而知,特别是文革期间,戴高帽子游乡、挂黑牌子陪斗,命运悲惨可怜。

塆里人常提起两弟兄的事,年纪大的会对大狗儿说:“老哥,还记得'用棒儿撬屎吃’的话么?”大狗儿脸有羞色,忙说:“莫提旧话喂,旧话莫提呀!”年轻一辈的也拿他取笑,说:“大狗伯,'用棒儿撬屎吃’是个什么话啦?”他扬手作势要打人:“你欠打!”大家一哄而散。一些小顽童捡了大人的话,也对他乱喊:“大狗爹,棒儿,棒儿!”他笑着说:“听话啊,用心读书,用心读书……”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从两兄弟身上,塆里人得了许多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再穷也要让孩子们读书,二是一句格言:只谅人吃屎,莫谅人做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