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明日大雪飘 2021-07-0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对满眼废墟,满目疮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

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的《人民文学》,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脚步,从文学艺术角度,反映了建国初期的这段艰苦创业的历史进程。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就连它的装帧画页,也都以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地描绘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大珊老师 从家中收藏的《人民文学》期刊中,选取了1949年创刊号到1955年12月号有代表性的封面及画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光辉创业史。

01 恢复与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1949年10月25日的《人民文学》创刊号,其封面配图是木刻《抢修发电机》,里面的插页是《鞍山炼铁炉之修复》。

在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三省是最先解放的,接着成为支援全国的战略大后方,作为工业基础雄厚的辽宁,其生产能力的恢复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创刊号的插页特意选了《鞍山炼铁炉之修复》这幅木刻画。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创刊号封面画:《抢修发电机》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创刊号插页:《鞍山炼铁炉之修复》

《人民文学》1950年新年号及2月号的插页,仍然突出工业生产的恢复与重建。

1950年新年号插页的两幅作品分别是《锻工》和《电焊》。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新年号插页:《锻工》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新年号插页:《电焊》

《人民文学》1950年2月号的封面画是《伐木》,插页作品是《生产竞赛》。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2月号封面画:《伐木》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2月号插页:《生产竞赛》

《人民文学》1950年5月号封面画是《修火车头》。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5月号封面画:《修火车头》

《人民文学》1950年8月号的内文插页名为《流送》,“流送”指的是伐木工人将木材做成木排,利用河流运出林区。建国初期,钢铁与木材是最重要的建设物资,所以这两个生产题材的美术作品较多。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8月号插页:《流送》

《人民文学》1950年10月号画页是《马丁炉之修复》。马丁炉即“平炉”,法国冶金家马丁于1865年以生铁和熟铁在反射炉内炼钢首次获得成功,故以他命名。这幅画似乎还是以鞍钢为素材的。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10月号插页:《马丁炉之修复》

02 土地改革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率先进行了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继续进行,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民文学》1949年12月号(总第二期)的插页作品是《地照到家》,反映了农民分到土地的喜悦。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49年12月号插页:《地照到家》

《人民文学》1950年3月号的插页是《说理》,内容是控诉地主的剥削和压迫行为。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3月号插页:《说理》

《人民文学》1951年7月号的插页选用了大画家蒋兆和的画作:《领到土地证》。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7月号插页:《领到土地证》

到了1952年,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逐步进行土改运动。《人民文学》1952年第8期的插页,选用的是雕塑《分到羊啦!》,反映的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土改”。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2年第8期插页:《分到羊啦!》(雕塑)

农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人民文学》1950年6月号插页是农村选举人民代表的《选举图》。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6月号插页:《选举图》

分得土地,就要珍惜,通过努力劳动过上幸福生活,当懒汉是不行的。《人民文学》1950年4月号插页:《懒汉懒汉再不改,俺就和他两分开》。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4月号插页:《懒汉懒汉再不改,俺就和他两分开》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们踊跃上缴公粮。《人民文学》1950年6月号的封面画是《集体缴粮》。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6月号封面:《集体缴粮》

03 解放全中国,保卫胜利果实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之中,当时国民党在大陆还有白崇禧和胡宗南两股武装力量,占据着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包括海南岛在内的沿海岛屿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追剿顽敌,同时打击敌人对新中国的破坏,这成为《人民文学》的装帧画页的重要题材之一。

《人民文学》1950年4月号的插页《行军途中》,画中的板报有“向西南进军”的字样。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4月号插页:《行军途中》

建国初期,东南沿海一带,国民党特务经常登陆搞破坏,民兵是协助解放军保护胜利果实的重要武装力量。《人民文学》1950年7月号的插页是《浙南民兵造像》。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7月号插页:《浙南民兵造像》

全民皆兵,让敌人闻风丧胆。《人民文学》1950年9月号的封面作品名字叫《召集》,画的是敲钟召集村民集合。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9月号封面画:《召集》

《人民文学》1950年10月号的封面是一座雕塑,名称为《保卫祖国大地和财产》。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10月号封面:《保卫祖国大地和财产》(雕塑)

《人民文学》还多次选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画卷,以此缅怀历史,激励人们不忘过去的峥嵘岁月,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坚决捍卫胜利果实。

《人民文学》1951年9月号的封面是油画《参军》 ,内文插页是《地道战》。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9月号封面画:《参军》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9月号插页:《地道战》

《人民文学》1953年第7、8期合刊,其内文插页是雕塑《刘胡兰》。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04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侵略者赶回了三八线!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人民文学》1951年5月号的封面是《抢修江桥》,描绘了军民齐心协力抢修江桥,保障前线供给。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5月号封面画:《抢修江桥》

《人民文学》1951年6月号的封面,仍然是紧张地抢修铁路桥,作品名称是《夜晚十点要通车》。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6月号封面画:《夜晚十点要通车》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一部攻克道城岘,达成对南朝鲜军第2师、第5师各两个团的合围。

《人民文学》1951年8月号的封面《攻克天险道城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描绘的就是这次战斗场面。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8月号封面画:《攻克天险道城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人民文学》1953年5月号的内文插页是《活跃在阵地上的歌手》,这是赴朝前线画家的速写,这幅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雕塑家伍时伟为黄继光雕塑的塑像,被《人民文学》1954年6月号所选用。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6月号插页:《黄继光》(雕塑)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世上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人民文学》1954年7月号,刊登了上甘岭战役的2幅速写。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7月号插页:《水》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7月号插页:《阵地之家》

05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

建国初期,在中苏友好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学习借鉴了苏联经验。《人民文学》1952年2月号有1张插页是《学习苏联金属高度切削法》。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2年2月号插页:《学习苏联金属高度切削法》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1952年5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

《人民文学》1952年9月号的插页是《母女学文化》(雕塑)。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2年9月号插页:《母女学文化》(雕塑)

《人民文学》1954年2月号的插页是《为国家工业化而学习》,工人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是当时工厂车间的真实场景写照。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2月号插页:《为国家工业化而学习》

《人民文学》1955年4月号的插页是《读报》,工人们在休息的间隙也不忘学习。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4月号插页:《读报》

进山探宝,勘探资源,是一项重要工作。《人民文学》1953年第7、8期合刊选登了4幅素描《探宝山》。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3年第7、8期合刊插页:《探宝山》 (一)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3年第7、8期合刊插页: 《探宝山》 (二)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3年第7、8期合刊插页: 《探宝山》 (三)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3年第7、8期合刊插页: 《探宝山》 (四)

《人民文学》1955年2月号的《远方来客》这幅画,构思很巧妙:帐篷里主人公不在,但勘探设备显示了他的身份,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2月号插页:《远方来客》

那个年代,生产竞赛与技术革新开展得如火如荼,鞍钢技术工人张明山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发明了“反围盘”自动喂钢装置,从而结束小型轧钢厂27年用手工喂钢的历史,初步实现自动化喂钢。他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当选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人民文学》1954年5月号选用的插页就是《劳动模范张明山》。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5月号插页:《劳动模范张明山》

官厅水库是海河水系永定河上历史最久的大型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人民文学》1954年6月号的插页是:《官厅水库的建设工程》。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6月号插页:《官厅水库的建设工程》

梅山水库坐落在史河上游梅山城区,是淮河流域重点工程,1954年3月动工,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也是驰名中外的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长虹卧波横跨在高峡平湖之中。

《人民文学》1955年7月号的插页《梅山水库在施工中》展示了这个壮观工程。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7月号插页:《梅山水库在施工中》

《人民文学》1954年8月号的彩色插页《城郊大道》,公路上交通繁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8月号插页:《城郊大道》

道路在不断地扩建,《人民文学》1955年8月号的封面《晨》,是一幅筑路工人早晨就开始忙碌的场面。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8月号封面画:《晨》

1952年7月动工修建,1956年7月建成通车的宝成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人民文学》1954年12月号的插页《会师——宝成铁路工地速写》,描绘了宝成铁路建设中一个隧道贯通后的历史瞬间。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12月号插页:《宝成铁路工地速写》

看完道路建设,我们再来参观一下港口。

《人民文学》1955年新年号的插页是《烟台海港的一角》。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1月号插页:《烟台海港的一角》

这幅《新港船坞》,刊登在《人民文学》1955年8月号上面。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8月号插页:《新港船坞》

下面是军港,人民海军逐步强大起来,油画《停泊》是《人民文学》1955年8月号插页其中的一幅。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8月号插页:《停泊》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

《人民文学》1954年8月号的插页《长江大桥的钻探工程》,用画笔记录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8月号插页:《长江大桥的钻探工程》

土地改革很快带来了直接成效,新中国成立后的3年中,农业产量逐年上升。到1952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解放前最高水平,棉花产量超过50%以上,相当于1949年的3倍。

为了改变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局面,在互助组、合作社试点的基础上,从1953年到1956年,国家组织农民进行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文学》1951年4月号的插页是年画《农村新气象》,从画中的牌匾上可以看到,互助组织已经兴起。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4月号插页:《农村新气象》

《人民文学》1953年3月号刊登的年画是《幸福婚姻》,门上对联的主题词是:“婚姻自主”和“生产互助”。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3年3月号插页:《幸福婚姻》

在这个主题内,插进一幅画,《人民文学》1954年4月号的插页是《约会》,感觉那时农村的自由恋爱很浪漫,呵呵~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4年4月号插页:《约会》

《人民文学》1955年新年号的画页是《收获》。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1月号插页:《收获》

小小的少先队员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人民文学》1955年6月号的插页《先把秧苗送到田里去》。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6月号插页:《先把秧苗送到田里去》

《人民文学》1955年9月号的封面是《参观联合收割机》 ,农业现代化已初见端倪。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9月号封面画:《参观联合收割机》

社会主义的春风吹到了少数民族地区,1955年2月号的插页《春到康藏》,藏民们也在集体耕种。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2月号插页:《春到康藏》

边疆地区也办起了《托儿所》(《人民文学》1955年3月号的插页)。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3月号插页:《托儿所》

辽阔的牧场,一片祥和(《人民文学》1955年10月号的插页《牧场》)。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5年10月号插页:《牧场》

0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人民文学》1950年6月号的插页是《入党誓言》。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6月号插页:《入党誓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人民文学》1951年1月号的插页是《毛主席和农民谈话》。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1月号插页:《毛主席和农民谈话》

《人民文学》1950年10月号在封二和扉页上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毛主席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命令。

在泛黄的老杂志上,看到当初公布的国徽图案以及毛泽东签署的主席令,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建国7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笔者心情万分激动,由衷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和建设者们致敬!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10月号封二与扉页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0年10月号插页

《人民文学》1951年12月号的插页:《中国共产党万岁!》。

63张《人民文学》老插画,让我们眼含热泪回忆共和国的童年

1951年12月号插页:《中国共产党万岁!》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