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S店不能生存的品牌,新零售照样死路一条

 斗子侃车 2021-07-06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唱衰4S店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专家、大咖都在为一些所谓的汽车新零售平台呐喊助威,大声嚷嚷应该“去4S店”化,将线下的交易转移至线上。而进入2019年后,恰逢整个汽车行业开始呈现增长乏力甚至下跌之态,少数终端销售不佳的品牌,面临诸多4S店无法生存的残酷事实,便想当然的认为专家、大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乎,什么特斯拉、宝沃啦纷纷宣布关闭终端店铺,开启所谓的新零售,竟然引来一片叫好。但斗子认为,这种连4S店都不能生存的品牌,选择新零售照样是死路一条!

汽车新零售看上去很美

汽车新零售认为4S店的成本太高,一是因为有“加盟费”,二是高昂的建店费用及房租。而采取新零售之后,只开体验式小店,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这里面明显存在着问题,首先就是我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20年了,从未听说过哪个汽车品牌要收经销商的加盟费,不知道他们口中的加盟费是指什么?第二就是关闭4S店后,这里确实省却了不少费用,但位于市中心的小体验店就不需要房租?线上引流不需要费用?流量可是很贵的哦。

为什么嫌4S店费用高?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销量不行!那些销量好的一线品牌比如长城、吉利、大众等,他们的4S店比一般2-3线品牌要贵而且也更多,但他们的经销商绝大部分却活得很滋润,即使偶尔有那么一段时间销量不佳,也因为市场保有量庞大,售后维修能给予支持。所以,斗子认为,宝沃或特斯拉幻想通过所谓的新零售来挽救销量只能说是想得美。

脱离了4S店的新零售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2016年开始,汽车电商不怎么行,人们便开始琢磨汽车新零售,至今也算是有点年头了,也不能说汽车新零售一无是处,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比如宝沃宣传要搞“千城万店”,能不能搞起来不说,但想法是好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的购车便利。可实际上,“千城万店”有那么容易开起来吗?即使开起来,销量不好能维持下去吗?一万个店,不收取加盟费,提供样车摆放,确实很豪迈!以一个店摆放4辆样车计算,就是4万辆,每辆车的价格平均10万元,就是40个亿!若不欠供应商的款,那我得说神州优车真有钱!

“千城万店”绝对是个好点子,但不是这么玩的,这样让自己把巨大的资金压在市场上,只能玩死自己。汽车主机厂哪个不是先见到经销商的款再给发车的?所以,正确的玩法应该是基于传统的4S店,由各地的4S店去落地执行,厂家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即可。这样,有4S店作为背书的“千城万店”才是真正的将销售终端前置,彻底拉进与消费者的距离,才能让用户买得放心。所以说没有4S店做支撑的新零售,别说是“千城万店”,即使是“万城亿店”,那也是“空中楼阁”而已!

4S店的服务和信息反馈功能任何模式都无法替代

4S店到底能存活多久?10年?20年?这个我不去断言,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4S店的服务和信息反馈功能是任何其他模式无法替代的。汽车消费跟所有其他商品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其售前体验和售后服务,这恰恰是传统4S店最能让用户满意的关键点,不管新生的模式换成任何说法,也不管为其加持休闲、娱乐、办公、购物等多少种额外功能,这个关键点不可能会变。

靠互联网能精准掌握用户的消费心理吗?我看未必!正因为互联网太发达,大数据太吓人,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互联网里面刻意施放烟雾弹,留下诸多虚假的痕迹。所以,要想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消费心理进行准确的把握,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和交往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闭掉所有4S店,没有终端销售顾问之后,汽车厂家将成为只依赖于互联网的“瞎子”,新车型如何研发?营销方案如何制定?想想真的很令人担忧。

以上,仅为斗子一家之言,朋友们若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