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女性强直症状有哪些
2021-07-06 | 阅:  转:  |  分享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及四肢大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发病者多为男性,男女之比为10:1,和遗传有关。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B27(HLA-B27)阳性率为95%。



早期临床表现为背部、臀部呈间歇性,在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晨起和工作一天后症状较重,天气寒冷和潮湿时症状可恶化。有些病人还出现虹膜炎、全身疲劳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等症状。晚期病人可见脊柱僵硬,腰脊弯曲而致残疾。



一般认为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比男性晚、发病率较低、外周关节受累多见、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多见于10—30岁的人群,20—3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后发病少见,女性发病较男性晚。



女性患者发病率:50年代男女比例为9~16:1;西方认为男女比例为5~8:1;我国男女发病比例为2:1~10:1.。以往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多见于男性,近年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男女发病率的差异逐渐缩小。



发病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患者存在着遗传易感因素。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0.1%,而在已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亲属中,患病率高达4%,比一般人群高40倍。这一现象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强的家庭遗传倾向。



女性患者临床表现特点

1、外周关节受累明显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关节受累多见,如肩、肘、腕、膝、踝、趾、颞颌关节等,而胸椎、腰椎等受累较男性减少。女性患者的膝关节受累、颈部受累、耻骨联合受累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在病程相同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较少涉及整个脊柱,影像学改变也以早期征象多见。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椎间骨桥的形成/脊柱竹节样改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这些差异的原因不清,有人认为可能与女性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2、关节受累以外的表现

女性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男性高;心脏受累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见,但也有研究报道男性心脏受累多于女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其原因不清。



3、实验室指标

女性患者急性期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的异常发生率和平均值均较男性升高。但近年多数研究显示:男女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有报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女性AS患者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患者可能较男性更易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些轻度骶髂关节炎改变的患者,普通X线检查难以准确显示真正的病变结果,采用CT检查可以准确测量、评价骶髂关节间隙,提高关节面侵蚀、囊变和皮质中断等的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所以对于可疑病例建议应用CT检查。



有条件的患者如在CT检查后仍不明确则应加做MRI检查。MRI可以显示CT所不能显示的关节旁骨髓脂肪沉积和骨质(髓)水肿,大面积的脂肪沉积可能与骶髂关节炎的修复有关,骶髂关节旁骨质(髓)水肿间接反映了炎症的存在和活动。所以CT及MRI的应用可以尽早明确骶髂关节的炎症的存在,有利于早期诊断。



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确定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果其表现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制定的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也应列入此类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观察。



献花(0)
+1
(本文系三河惠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