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0年上映的动画冒险电影《姜子牙》中有什么笑点,那就非强迫症神明姜子牙莫属。一个能斩断宿命索,与天尊正面硬刚的神却有强迫症,不禁让人感叹编剧玩得一手反差萌。在片尾与《哪吒》联动的彩蛋中,制片方将姜子牙的强迫症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大呼沙雕。在这一段几分钟的小短片里,姜子牙的种种行为,也确实体现了强迫症患者的一些行为模式。而当哪吒频频毁掉桌上菜品的“完美”状态时,他的内心显然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以至于出现了经典的崩溃三连。“强迫症”是近几年被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网红”症。因为轻微的强迫行为实在是太普遍了,几乎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到不太舒服”的强迫症发作场景。一个名为“我的强迫症 OCD”的豆瓣小组,便有七万多名成员。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习惯使身边的一切物品井然有序,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强迫症行为:敲门时一定要节奏性地连敲三下,每敲一下便会喊一声对方的名字;鲜明的人物设定让谢尔顿这个角色变得立体,也让观众对角色的印象更加深刻。 丰富人设、充当笑点、活跃社交气氛……强迫症在大众认知里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一种可以随意调侃的“小症状”。但是实际上,患有强迫症远远没有我们印象里那么容易,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因为强迫行为而痛苦一生。在电影《飞行家》中,小李子饰演的霍华德休斯是一个飞行器方面的天才与专家,却也是一个被严重的强迫症与神经官能症折磨的人。他的后半生有许多年都沉浸在这种压抑、强迫、恐怖、可怕的气氛当中,他坚持拿东西的时候要垫上纸巾,终生不与其他人握手,更在晚年患上了严重的药物依赖。他去世时,多年的强迫症与神经官能症所带来的诸多折磨让他的面容都无法被人辨认,只能通过指纹来确认其身份。 接下来,我想说一说强迫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病理性强迫症与轻微强迫症状的区别。 患者会觉得这个想法令他痛苦而且是不恰当的,但它总是一再出现。强迫行为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被迫一次又一次地、以固定刻板的方式重复一个动作或者仪式,而他本身认为并不是有意识地想要这么做。(其实并不总是如此)比如说脑子里不停地循环播放“好日子”,或者是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出门前是否把窗关好。不过这些想法过去之后,我们就又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在ICD-10(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中,对于强迫性障碍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如若诊断,必须在连续2周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存在强迫症状并具有以下特点。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维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不再对其它症状加以抵制。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应该是令人不愉快的(单纯的为缓解紧张或者焦虑不视为有这种意义上的愉快)最常见的强迫观念是关于野心、对污秽之物的害怕,以及对于对称和规则的需要。我猜你现在正在想自己的强迫观念属于哪一种,嘿嘿嘿~但是如果是一遍一遍打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去检查门锁没锁,比如总是从工作岗位回家检查门锁,这便是强迫行为。一个典型的OCD病人的具有多种强迫观念,如他们也存在强迫行为那么和他们的强迫观念是相关联的。比如一个对污秽之物有强迫观念的人一般都会有频繁洗手的强迫行为,上文当中提到的霍华德休斯便是因为害怕细菌、病毒等污秽物将自己关在屋里,不让任何人进来,包括心爱的女人。值得一提的是,轻微强迫观念与行为与真正的强迫症绝对不能混为一谈,这一点非常重要。80%以上的人都承认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轻微强迫观念与行为,而且他们关注的方面确实与病理性强迫症患者关注的方面很像。这也就是说,正常人与病理性强迫症之间的主要区别似乎只在于程度的严重与否。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也不是一种病症。首先若涉及人格障碍相关的问题,一定是自小出现的,从童年出现症状逐渐延续至成年,而不是以前不是这样的突然变成了强迫。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过于疑虑,谨慎,道德感过强,追求井然有序、完美和控制,刻板固执等等。在强迫性人格障碍中,人们并不会去强迫性地做同一件事,而是会更加具有弥散性地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人会不合情理地坚持他人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比如说他会让生活中的其他人按照自己规定的不被理解的一些规则生活,比如一定要谁先洗澡谁后洗澡,一定要吃饭的时候每个菜吃几口,看电影需要按照自己认为的顺序等等。强迫症的英文为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直接翻译过来是强迫性的混乱,可从其中窥得强迫症对于人们生活影响的一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强迫症是世界上第十大导致能力丧失的原因,与失业、分居和离婚密切相关。强迫症会打乱患者的正常生活方式,使其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无法分神去努力工作以及维持人际关系等正常行为。举个例子,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会因为不能决定先穿哪条裤腿而坐在床上一整天,毫无疑问,这会严重影响他的生活与工作。 强迫症带给患者痛苦,强迫性人格障碍则可能会带领他们走向成功。有研究显示,在许多需要反复练习同一动作的体育运动中,比如棒球,网球,乒乓球中,优秀的球员往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心理,这会帮助他们克服训练上的枯燥与劳累,更快地走向成功。波士顿红袜子队知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姆斯也表现出了强迫性行为的特征,“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一直在练习投球”便是他的名言。 而享誉世界的贝克汉姆也被贝嫂爆料家中的饮料必须要按照某一种规则进行排放,当饮料的数目不一样的时候,贝克汉姆甚至会选择丢掉饮料。 一手创建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被他的自传作者指出他具有强迫性人格障碍,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才让苹果公司到达今日的成就。但是无疑也是因为他令人难以忍受的严苛与刻板,才会导致他曾被苹果公司除名。除了严重的强迫症需要按时有精神科医生进行复诊和专业的药物治疗,及目前比较常见的CBT治疗外,也有学者提出使用正念疗法治疗强迫。关于正念,最简单的正念概念就是《天使爱美丽》中讲的将手插进超市的豆子袋子里,去感受当下豆子对手的全方位的压力。正念训练可能是通过训练患者的观察、不评价、接受,而不试图改变或逃避,改变了个体对待想法和体验的态度,增加了患者面对负性情绪或者感觉的意愿,从而能增强其暴露于引发焦虑或恐惧的刺激、情境的信心。通过正念,训练患者以非判断性的态度观察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想法只当成心理事件,不试图改变它们。这种 “去中心化”可帮助患者有意识地应对它们而不仅仅对它们直接作出反应。开玩笑说自己有强迫症确实无伤大雅,不过在看完这篇推送之后,希望大家能够对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有了自己的理解,也能够明白,真正患有强迫症的人身处痛苦的深渊,用李成儒老师的话来说,那真的是……[1]劳伦·B.阿洛伊, 约翰·H.雷斯金德, & 玛格丽特·J.玛诺斯. (2005). 变态心理学:第9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刘兴华, 韩开雷, & 徐慰. (2011). 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5(012), 915-920.[3]喻东山. (2013).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临床荟萃, 28(10), 1182-1185.[4]肖泽萍, 张明岛, 王振, 徐勇, 邹政, & 陈珏等. (2003). 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7(009), 620-622.[5] 周云飞, & 张亚林. (2004). 难治性强迫症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