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怼赢亲戚不算赢!心梗一个谁受得了?你该这样做……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7-06

每个春节都注定了是单身狗被折磨的季节。累了一年,吃了一年的快餐,回家和父母过大年,如果你的终身大事还没有任何进展,那么被亲人问候“婚否”就成了经典曲目。

电影《饮食男女》

一般亲爹妈,感情深,大致是这么个问法:

“你啥时候结婚呀?”

“嗯……”低头玩手机。

“我问你啥时候结婚?”

“我这还没女朋友呢!”

“那你什么时候找女朋友,谈多久结婚?”

“找到女朋友谈个一两年再结婚吧?”

“那结了婚多久要孩子?”

“两年?结婚以后看情况吧。”

“你都28了,你找女朋友花两年,谈恋爱再花两年,要孩子再花几年,等孩子出来管你叫爷爷啊?”

女性也不能幸免被催婚的经历,不过是有的父母直接点,有的父母拐个弯。

有个闺蜜28,回去过年总要见见同学朋友,临出门搭衣服配了半天觉得不好看,说问问老妈的意见吧,老妈幽怨地给了一句:

“搭了半天,也没搭个伴回来,光衣服配套了,人也不说给搭个对,带回一个来,有啥用……”

更有雷人的,一哥们说,那年他29,过年时候老妈趁着大团圆,跟着大伙喝了点酒。

正觥筹交错、团聚开心的时光,亲妈在酒桌上,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问:“你不交女朋友,生理问题可怎么解决啊?”

好几桌的亲戚都在场,老妈又有点微醺,这哥们脸红到了脖子根,尴尬的就差去撞墙了……

有的单身朋友甚至被催婚5、6年,每次回家过年本该开开心心的,结果就像回去受审问、挨批斗一样,想起来就让人觉得压力大。

怎么办呢?父母为什么这么热衷催婚呢?

首先你得搞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催婚。

他们是故意为了折磨你,让你难受而催婚吗?大多数情况肯定不是的。

上一代人,他们恪守着婚姻幸福才圆满的朴素人生哲理,到了某个阶段,就认为该做这个人生阶段应该做的事情。

电影《剩者为王》

而这一代人经历的信息变化、技术更新,可能是上一代人一辈子都没能经历的速度,他们也无法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拓展出对人生更多选择的接受度。

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他们对你的终身大事的关心,体现出来的,是关爱,是担心,虽然这个关爱表达的可能并不让你舒服。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在你的幸福中,希望给自己带来满意、满足和安全感。

我想,作为成年的儿女,这么朴素、直观的父母哲学,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他们的表达和态度,更多地带着那个年代父母的统一文化色彩,也有可能背后也隐含着他们对你其他的方面已经失去了管束的遗憾,而婚姻可能是他们唯一可以体现父母权威、管理的出口。

电影《剩者为王》

从小被父母管大的,难道还不熟悉这一套吗?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再问一下自己:

为什么你会被催婚影响到心情呢?

有的人甚至在父母的催婚下,影响了自己对婚姻的决定,仓促恋爱、仓促结婚,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为什么成年了,却依然要被别人的话语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呢?

无论我们是觉察到了我们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与事情之间的关系,最终都是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

无论对方说的是什么话题,人如何对待外界的意见、建议、评价,其实都涉及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你对他人言语的反馈机制。而对他人意见建议的反馈机制,源于一个人自身的自尊的水平。

自尊水平越高、越稳定,就越不会被他人的评价、意见、建议所困扰。

自尊是什么?

国际自尊协会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把自尊称为:意志免疫系统。他对自尊的定义是:“相信自己的才智,认定自己有权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自尊的本质。”

著名的《哈佛幸福课》的导师本·沙哈尔教授将自尊的发展总结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无条件自尊。

这三个自尊的层级是慢慢发展、逐步提升的。而依赖性自尊是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层次。

在这个阶段,人对自我的认同,由他人的表扬、肯定来确认。

父母催婚的言语行为,往往就隐含了另外一层信息:你不结婚是不正常的、不对的、不好的、不幸福的。当你内化了这样的外界评价作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就会感动痛苦和压力。

自尊的第二个层级是独立性自尊,拥有独立性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判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标准而确定,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自己,他们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思考自己能力、价值的时候也不会盲目地去和他人比较,而是和自己的过去比较。

当父母催婚的言语,并不能让你否定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你就会对他们的催婚有了免疫力,说就让他们说吧,催婚就催吧,又能如何呢?

独立性自尊水平较高的人,外界的评价不会影响到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不太会受别人的成功、幸福与不幸的影响。

他们生活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关注点、兴趣点以及人生目标。

电影《金都》

无条件自尊,是自尊的最高境界。

表现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已不再依赖于外在,而是全面接纳自己,坚定、自洽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对外界和所有的一切保持开放,不封闭、不狭隘,对别人的成功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无条件自尊的人,表现在价值不依赖于任何事物和他人,能力是互相依存又互相独立的。

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无条件自尊的出现,一般是发生在50岁左右,或50岁以上的人。

智者向内寻求力量,愚者向外寻求改变。他人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当遇到和他人相处的不快,当自己的心情、甚至终身大事都要被对方影响的时候,我们不妨向内寻求。

看看到底是为什么,自己会受这样话语的影响。

真正让我们免受催婚之苦的顶级内功,不是回避、不是抱怨,而是怎么能让自己在单身的状态下,依然肯定自己单身的价值,并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排斥他人对婚姻的意见建议,哪怕只是参考。

面对催婚,如何反馈才是智者选择?

面对花样催婚,最底层境界是沉默,虽然避免了争执,但是也回避了关系、回避了沟通。长时间的沉默要不变成冷暴力,要不激发了对方更多的控制欲。良好的沟通一定是积极主动的。

怎么积极主动去沟通呢?爸妈想让你快点结婚,你要是主动沟通这个事情,得有素材、有故事告诉他们,仓促结婚是有风险的啊。

比如:

如果你妈这么问你:“你都28了,你找女朋友花两年,谈恋爱再花两年,要孩子再花几年,等孩子出来管你叫爷爷啊?”

你可以先给她讲个故事A:

“去年有个北大的女生,后来因为遇人不淑,一直摆脱不了那人的精神控制,就是所谓的PUA的,后来搞到自杀了,您知道吧?真的是很惨呢,死在了ICU。

她可是按照一个家长正常的期待,上大学就找男朋友了,那男的看条件也很好呢,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他们可能也计划着毕业就结婚呢,结果呢?不好好挑人,非得着急,不但没幸福,连命都没了……

您使劲催我找,我万一一着急,也找这么一位,您是打算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么的?还是您和我爸最近身体调理好了,打算着再生一个养老?”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

新闻里的报道可能老人会觉得离得远,就不妨再给讲一个身边的例子B:

“前年年初,我们公司有个技术,挣的多人也帅,也有个妈跟您似的天天催婚。

那哥们脑子给催蒙了,人给介绍了一个,看着人踏实、漂亮,也没多处处,就结婚了。

结果那女的他妈是个“伏地魔”,就是天天压榨闺女贴补她家儿子的,她就三天两头往娘家贴钱,帮她弟弟买电器、还房贷,我那同事挣的多也禁不起这么折腾啊,后来听说她那弟弟还搞投资,结果P2P暴雷了,他丈母娘天天哭诉说让他们一定要帮帮她弟弟,把窟窿给补上。

本来挺好的人,就是瞎着急结婚,那日子过的真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你说离婚吧,孩子都快生了,你说不离吧,娶一个等于养了一家。”

顿一顿,然后用个邪恶的小眼神,看看老妈:“诶我就琢磨着,你说这会子,他妈是不是得特后悔啊?”

韩剧《杀了我治愈我》

对付催婚,你除了讲故事,还可以选择打岔歪楼,想法用其他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话题,争取去把催婚这个话题带跑偏。

提前想想,在生活中还有没有除了你的婚姻之外,让他们更感兴趣、更能体现他们存在感、价值感的话题。

喜欢八卦的父母你就多聊八卦,喜欢走亲戚的你就多问问亲戚,爱健身跳舞的,你就和她聊健身跳舞,爱买保健品的你就多问问他吃了保健品以后的效果。

如果你不想让他们聊你不喜欢的话题,你就要主动想到让他们更喜欢的话题。

等他们潜移默化地被你的话题带着走,发现你是如此懂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可能过不了10分钟就忘掉了自己本来是要施加催婚大法给你的,被你的九阳神功幻化于无形了。

还记得《倚天屠龙记》中那句九阳真经的心法吗?“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无论催婚多强势,只要自身一口真气足,你就能应对自如。而这口真气,来自于你对自身未来的乐观,以及对自我选择的确信。

催婚也让你更清楚、坚定自己的选择。

无论单身的你,是想谈恋爱而未果、亦或是不想谈恋爱持守单身,你都能够内心笃定,想的通透。

想结婚的你,确信未来一定有适合自己的,只是需要时间,而不用急在一时。而不想结婚的你,也知道自己的当下是经过深思熟虑、自洽舒适的选择。

这样的确信和淡定,才是面对催婚,不被困扰的内心法宝。

电影《海蒂和爷爷》

婚姻对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内心的坚定更重要。

父母的话虽然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你个人的选择更重要。

回家过节虽然重要,但是,吃好喝好、开开心心地过节才更重要。

电影《剩者为王》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杨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